- 相伴蜂产品多活二十年
- 乞永艳编著
- 604字
- 2020-08-27 23:27:56
第三章 惊蛰节气养生:滋阴养肝 谨防流行病
·惊蛰——春雷鸣
每年的3月6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意味惊动了蛰伏藏匿起来的生物,它们开始出洞(出动)活跃起来了。有说法认为是“立春”以后,天气开始转暖,春雷开始震响,动物们震惊而出。但实际上,并不是隆隆的雷声惊动了那些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动物,而是因为动物们都感受到了渐暖的天气,于是开始苏醒,虫卵也开始孵化,大自然一派欣欣向荣之象。
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与之后的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一样,都是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指在惊蛰节气有些地区会出现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候鸟北飞等景象。从农事上讲,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
惊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又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民间常根据惊蛰时的天气对后期天气、农事等做一些预测,如:“冷惊蛰,暖春分”、 “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等谚语在民间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