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孔丽
- 5字
- 2020-08-27 22:09:29
第1章 绪论
1.1 白光LED的发展
照明一直与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从钻木取火到1886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继而荧光灯广泛应用于照明,使人类的生产、社会活动时间延续至全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但是,目前以荧光灯为代表的照明光源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如发光效率低、消耗能量多、使用寿命短、产生汞等有毒废弃物,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照明技术的现实需求[1,2]。这些缺点亟待一种全新的照明光源来解决。
半导体照明就是具备这种魅力的新技术。所谓半导体照明,是指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作为光源的固态照明。20世纪90年代蓝光LED技术上的突破及产业化极大地推动和实现白光发光二极管(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W-LED)的发展,成为照明工程科技领域中的一大成就[3,4]。由于白光LED具有寿命长、效率高、抗恶劣环境、光谱范围宽、可视距离远、绿色环保无污染、节能、安全、显色性好、响应时间短、无频闪、体积小等诸多优点,而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市场,被视为21世纪的绿色照明光源,已经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被寄予厚望。有人认为,白光LED的研制成功将像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一样,引起照明工业的一场革命,并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5-8]。
从20世纪60年代第一只发光二极管问世以来,LED已经走过了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9,10]。早期所用的发光材料只能发红光(λp=650nm),光通量只有千分之几流明,发光效率只有0.1 lm/W,只能用来作指示灯。20世纪70年代,LED能够产生绿光(λp=555nm)、黄光(λp=590nm)和橙光(λp=610nm),光效提高到1 lm/W,其应用进入显示领域。80年代以后,出现了采用GaAlAs作发光材料的LED,封装技术也逐步提高,红光、黄光LED光效可达10 lm/W。90年代初,发红光、黄光的GaAlInP和发绿光、蓝光的GaInN两种新材料开发成功,使LED光效得到大幅度提高。1993年日本日亚化学公司率先在蓝色氮化镓LED技术上取得突破[3],并很快实现了产业化;进而于1996年实现白光发光二极管[11],并于1998年推向市场作为照明光源使用,为LED找到了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