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与建立

第一节 园林苗圃的管理区划

一、苗圃的合理布局

园林苗圃是培育和繁殖苗木的基地,其任务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投入,有计划地培育出园林绿化美化所需要的乔、灌、草、花等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苗木。因此在各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就必须对苗圃的数量、用地、布局等进行提前选择和规划。

一般园林苗圃尽可能地安排在城市城区的边缘地带,围绕城区分布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四面八方。现许多苗圃建在交通主干线和公路的两旁,可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对于产品销售非常有利。

《城市园林育苗技术规程》规定:一个城市园林苗圃面积应该占建成区面积的2%~3%,不同规模的城市,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园林苗圃,对大中城市来说,园林苗圃的规划与布局显得更为重要。苗圃以距离市中心不超过20千米为宜,并在四周均匀分布。

园林苗圃的建立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根据对树种种类和规格的规划选定不同规模和类型的苗圃来完成。随着我国苗木市场的繁荣,市场经济规律在苗圃布局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中国花木网等苗木信息网的初步调查,我国苗圃的分布已经呈现出区域性集中分布的特点,分别围绕我国三大经济圈,即北京与渤海湾地区、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北方、东方、南方三大产区。经济发展与市场变化对苗圃布局的调节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如何在合理规划布局当地苗圃的同时统筹兼顾异地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当地的政府部门、园林建设主管部门及从业人员调查研究。

二、园林苗圃用地划分及面积计算

园林苗圃用地一般包括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两部分。

(一)生产用地

1.面积

生产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培育苗木的土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设施育苗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等所占用的土地及暂时未使用的轮作休闲地。

生产用地一般占苗圃总面积的75%~80%以上。大型苗圃生产用地所占比例较大,通常在80%以上。随着苗圃面积缩小,由于必需的辅助用地不可减少,所以生产用地比例一般会相应下降。

计算苗圃生产用地面积,应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考虑,即:每年生产苗木的种类和数量;某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育苗年限,也即苗木年龄;轮作制及每年苗木所占的轮作区数。

计算某树种育苗所需面积,按该树种苗木单位面积产量计算时,可用如下公式:

式中 S——某树种育苗所需面积;

N——每年计划生产该树种苗木数量;

n——该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

A——该树种的培育年限;

B——轮作区的总区数;

C——该树种每年育苗所占的轮作区数。

目前,我国一般不采用轮作制,而是以换茬种植为主,故B/C为1,所以所需育苗地面积为1亩(1亩=666.67米2)。

这样按上述公式计算的结果是理论数字,在实际生产中因移植苗木、起苗、运苗、贮藏以及自然灾害等都会造成一定损失,因此还需将每个树种每年的计划产苗量增加3%~5%,并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以确保如数完成育苗任务。

计算出各树种育苗用地面积之后,将各树种用地面积相加,再加上母树区、引种试验区、温室区等面积,即可得出生产用地总面积。

2.生产用地的区划原则

(1)耕作区是苗圃中进行育苗的基本单位。

(2)耕作区的长度依机械化程度而异,完全机械化的以200~300米为宜,畜耕者以50~100米为好。耕作区的宽度依圃地的土壤质地和地形是否有利于排水而定,排水良好时可宽,排水不良时要窄,一般宽40~100米。

(3)耕作区的方向,应根据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和圃地形状等因素综合考虑。坡度较大时,耕作区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一般情况下,耕作区长边最好采用南北方向,可以使苗木受光均匀,有利于生长。

3.各育苗区的配置

(1)播种区 播种区是播种育苗的生产区,是圃地完成观赏灌木苗木繁殖任务的关键区域。由于幼苗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弱,对土壤条件及水肥条件的要求较高。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好、最有利的地段作为插种区。要求其地势较高而平坦,坡度小于2°;接近水源,灌排方便;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便于防霜冻;且靠近管理区。

(2)营养繁殖区 是指在圃地中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地区,与播种区要求基本相同,应设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灌排方便的地方。嫁接苗区要同播种区相同。扦插苗区可适当用较低洼的地方。珍贵树种扦插则应用最好的地方,且靠近管理区。

(3)移植区 即培育各种规格移植苗的区域。由播种区、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苗木时,则多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依规格要求和生长速度的不同,往往每隔2~3年还要再移几次,逐渐扩大株行距,增加营养面积。所以移植区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一般可设在土壤条件中等、地块大而整齐的地方,同时也要依苗木的不同习性进行合理安排。

(4)大苗区 大苗区是培育树龄较大、根系发达、经过整形有一定树形、能够直接用于园林绿化的各类大规格苗木的生产区。在大苗区培育的苗木,体型、苗龄均较大,出圃的不再进行移植,培育年限较长。大苗区的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苗木大。一般选用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低而且地块整齐的地区。为了出圃时运输方便,最好能设在靠近苗圃的主干道或苗圃的外围运输方便处。

(5)母树区 在永久性苗圃中,为了获得优良的种子、插条、接穗、根蘖等繁殖材料,需设立采种、采条、挖蘖的母树区。本区占地面积小,可利用零散地,但要土壤深厚、肥沃及地下水位较低。对一些乡土树种可结合防护林带和沟边、渠旁、路边进行栽植。

(6)引种驯化与展示区 用于引入新的树种或品种,进而推广,丰富圃地苗木种类。其中的实验区和驯化区可单独设置,也可混合设置。在国外,很多的苗圃都将二者结合设置成展示区或展示园,把优质种质资源和苗木品种的展示结合在一起,效果良好(图2-1)。

图2-1 苗圃展示区

(7)温室和大棚区 通过必要的设施提高育苗效率或苗木质量,是苗圃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主要措施。根据各苗圃的具体育苗任务和要求,可设立温室、大棚、温床、荫棚、喷灌与喷雾等设施,以适应环境调控育苗的要求。近年来在我国的苗圃逐渐增多,温室和大棚已成为新的育苗技术的主要方式。温室和大棚投资较大,但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北方可一年四季进行育苗。在南方温室和大棚可以提高苗木的质量,生产独特的苗木产品。该区要选择距离管理区较近、土壤条件好、比较高燥的地区(图2-2)。

图2-2 温室栽培区

(二)辅助用地

1.面积

辅助用地又称非生产用地,是指苗圃的管理区建筑用地和苗圃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带、晾晒场、积肥场及仓储建筑等占用的土地。

苗圃辅助用地面积一般不超过总面积的20%~25%,大型苗圃辅助用地一般占15%~20%,中、小型苗圃一般占18%~25%。依据适度规模经营原则,应减少小型苗圃建设数量,特别是不要建设综合性的小型苗圃,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辅助用地的规划设置

苗圃的辅助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带、管理区的房屋、场地等,这些用地是直接为生产苗木服务的,要求既要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要设计合理,减少用地。

(1)道路系统的设置 苗圃中的道路是连接各耕作区与开展育苗工作有关的各类设施的脉络(图2-3、图2-4)。一般设有一、二、三级道路和环路。一级路,也叫主干道,是苗圃内部和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多以办公室、管理处为中心设置一条或相互垂直的两条路为主干道,通常宽6~8米,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20厘米。二级路,通常与主干道相垂直,与各耕作区相连接,一般宽4米,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10厘米。三级路,是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2米。环路是指在大型苗圃中,为了车辆、机具等机械回转方便,依需要设置的道路。在设计出圃道路时,要在保证管理和运输方便的前提下尽量节省用地。中小型苗圃可不设二级路,但主路不可过窄,一般苗圃中道路的占地面积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7%~10%。

图2-3 圃地主干道

图2-4 园林苗圃工作道

(2)灌溉系统的设置 苗圃必须有完善的灌排水系统,以保证供给苗木充足的水分。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常见的灌溉形式有渠道灌溉、管道灌溉和移动喷灌。

渠道灌溉,土渠流速慢、渗水快、蒸发量大、占地多,不能节约用水。现都采用水泥槽作水渠,既节水又经久耐用。水渠一般分三级:一级渠道是永久性大渠道,一般主渠顶宽1.5~2.5米;二级渠道一般顶宽1~1.5米;三级渠道是临时性小水渠,一般宽度为1米左右。一、二级渠道水槽底部应高出地面。三级渠(毛渠)应平于或略低于地面,以免把活沙冲入畦中,埋没幼苗。各级渠道的设置常与各级道路相配合,渠道方向与耕作区方向一致,各级渠道相互垂直。渠道还应有一定的坡降,以保证水流速度。

管道灌溉,主管和支管均埋入地下,其深度以不影响机械化耕作为度,开关设在地端使用方便。用高压水泵直接将水送入管道或先将水压入水池或水塔再流入灌水管道。出水口可直接灌溉,也可安装喷头进行喷灌或用滴管进行滴灌(图2-5、图2-6)。

图2-5 苗圃地喷灌

图2-6 苗圃地滴灌

移动喷灌,主水管和支管均在地表,可进行随意安装和移动(图2-7)。按照喷射半径,以相互能重叠喷灌安装喷头,喷灌完一块地区的苗木后,再移动到另一地区。此方法一般节水20%~40%,节省耕地,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土壤不板结。并且,可结合施肥、喷药、防治病虫害等抚育措施,节省劳力,同时可调节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这是今后园林苗木灌溉的发展方向。

图2-7 移动式加压滴灌

(3)排水系统的设置 排水系统对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及降雨量集中的地区更为重要。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大排水沟应设在圃地最低处,直接通入河、湖或市区排水系统。中小排水沟通常设在路旁,耕作区的小排水沟与小区步道相结合。在地形、坡向一致时,排水沟和灌溉渠往往各居道路一侧,沟、路、渠并列。排水沟与路渠相交处应设涵洞或桥梁。一般大排水沟宽1米以上,深0.5~1.0米;耕作区内小排水沟宽0.3~1米,深0.3~0.6米。排水系统占地一般为苗圃面积的1%~5%。

(4)防护林带的设置 在风沙危害地区,要设防风护林带(图2-8)。防风林带能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和苗木的蒸腾量,提高地面空气湿度,改善林带内的小气候;还能防止风蚀圃地表土;防止风吹、沙打和沙压苗木;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防风林带能增加积雪,改善土壤墒情,并有保温作用。因此在风沙危害的地区,设置防风林带是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防风林带的主林带与主风向垂直,宽度根据圃地面积大小和气候条件确定。

图2-8 苗圃防护林

为防止野兽、家畜及人为侵入圃地,可在苗圃周围设置生篱或死篱。生篱要选生长快、萌芽力强、根系不太扩展并有刺的树种,如女贞、木槿、野蔷薇、侧柏等。死篱可用树干、木桩、竹枝等编制而成,有条件的地方可砌围墙。近年来,在国外为了节省用地和劳力,也有用塑料制成的防风网、防护网,占地少且耐用(图2-9)。

图2-9 圃地防护网

(5)办公管理区的设置 该区域包括房屋建筑和圃地场院等部分。前者主要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仓库、工具房等,后者包括运动场、晒场、肥场等(图2-10、图2-11)。苗圃管理区应该设在交通方便,地势干燥,接近水源、电源,但不适于种苗种植的区域,可设在苗圃的中央区域以便于管理。在国外,可以在管理区周边结合绿化展示本圃的优良种苗,可以使前来购买的人马上看到景观效果或绿化效果,一箭双雕。

图2-10 圃地办公区

图2-11 苗圃规划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