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群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王晓梅 程嘉 余沛等
- 5635字
- 2020-06-25 06:33:19
三、城市群地域及空间特征
一般来说,城市群的地域范围及空间形态具有以下四点特征:
(一)城市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化
城市群内各不同性质的城市,其规模、结构、形态和空间布局等均是在不断变化之中,那些区位条件好并具有优越发展机遇的首位城市,其动态变化就呈现稳定上升的发展趋势;反之,呈衰落下降趋势。首位城市的变化影响着区域性城市群的每个城市。从这一点来看,城市群的出现,也是地区经济集聚发展的产物,是区域经济集中化的高度体现。地区经济集聚主要反映在工业项目的布局集中、人口集中、技术集中、区域性基础设施集中,使城市群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
而其中城市的发展程度可以由首位度及其改进法来进行判定,在实际研究中人们常采用一定区域内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即城市首位度,也称为二城市指数(S2),来作为一种对区域内城市规模分布状况进行衡量的常用指标,首位度比较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称为首位分布,如式3-3-1所示。
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其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未免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为了避免首位度二城市指数过于简单化,有人对此进行了改进,提出了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4城市指数如式3-3-2所示:
11城市指数如式3-3-3所示:
式中,P1,P2,…,Pn为按城市按规模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以后,人口规模排在第n位城市的人口规模。
根据首位度的相关理论,正常的2城市指数值为2,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值为1。由于这三者都关注于第一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比例关系,因此被统称为首位度指数(79)。
(二)城市群具有区域城市的空间网络结构性
城市群不是城市单独个体的发展,具有更广泛的空间网络结构性,主要反映在城市群网络的大小(Network-Size)、城市群网络的密度(Network-Density)、城市群网络的组合形式(Type of Network-Composition)这三个要素上,这三个要素反映了城市群网络结构的基本特征。每个城市在城市群内具有特定的联系关系,城市群整体结构反映了各个城市在一个群体内的集合功能以及形成的千丝万缕的网络状联系,既是城市个性的体现,又反映了城市相互作用的共性关系(80)。
一方面,城市群内部由交通运输和电力通信等线性物质组成的物质性网络、通过要素资源流动而形成的非物质性网络组成的区域网络化组织发育,网络化组织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纽带和支撑。城市群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需要,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不断密集导致了城市群地区的网络化组织发育,而城市群内部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网络化组织的发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城市群内部的各级城市、内部的网络化组织、运行于其中的各种流、不同地域单元之间的复杂联系将城市群构建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化组织(81)。
城市群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城镇自身的增长能力,更有赖于其间的网络系统。由于经济社会联系的性质差异,网络形态千差万别,概括为物质网络(如铁路、公路)和非物质网络(如资金、技术);横向网络(如城市群组之间)和纵向网络(如首位城市与次级城市之间),网络系统是城市群、城市群组发展与综合功能发挥的基本途径,交通网络是网络系统的核心(82)。
网络结构的密集性和稀疏性的特征体现了网络整体的开放程度和获取资源的能力,反映了网络中资源和信息的流动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区域内企业交易成本的高低,网络越密集,整体网络和其中结点的吸收、传递和处理功能就越强。联系紧密的整体网络不仅为其中的个体提供各种社会资源,同时也成为限制其中个体的重要力量。一般来说,城市群网络中成员个体间的联系越多,网络密度越大,各城市成员受到来自网络结构的约束越明显,单个城市自主行为的能力越弱。
(三)城市群具有区域内外的连接性和开放性特点
区域内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能孤立地发展,需要广泛地发生区域联系,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引进新的机制,才能使各个城市在区域中认清自己所处的地位,取长补短,进行发展(83)。
城市群内外部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首先,城市群内部各个地域单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根植于城市群密切联系的城市群经济系统及城市群地区不同等级的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更为紧密。其次,城市群内部逐渐形成了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体系,随着区域分工的深化、区域合作的发展,城市群地区相应的地域系统之间经济联系的强度也在不断加大。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相互联系的强度越来越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的原因,不仅城乡之间区域功能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而且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随着城市规模的变化而拉大(84)。
城市群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首先,城市群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区域经济系统。城市群在进行内部的分工与合作的同时,也进行着与外部的城市区域、城市群的分工与合作,城市群经济系统向外面输出各种经济要素的同时也从外面输入各种经济要素。其次,城市群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区域系统,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群存在着向外扩张的倾向,由此,城市群的地域空间成长存在着向外扩张的过程,地域空间的外向扩张必然导致城市群经济系统的开放性(85)。
(四)城市群内的城市具有相互之间的吸引集聚和扩散辐射功能
城市群内各城市以首位度为基础,以物资、人员、技术、金融、信息等形式通过经济协作网络和运输通信体系发挥集聚和扩散作用,实现集聚效益和扩散效益的有机统一,使城市群体的整体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在特定的城市范围内,首位城市起着核心作用,具有较强的吸引功能。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集聚与扩散规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当然,在区域范围内,各个城市(非首位城市)也同样具有集聚与扩散功能,只不过由于经济实力的差异,其作用力有大有小而已。城市群以物资、人员、技术、金融、信息等形式通过经济协作网络和运输通信体系发挥集聚与扩散作用,实现集聚效益与扩散效益的有机统一,使城市群体的整体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市群内部的调节与协调作用将越来越明显,这样又加强了地区城市群的引力与扩散力。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产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的生产生活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各地区的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特征日益明显,要求加强各城市之间的生产、文化和科技等多种联系,增加交流的信息量,增强城市群的互补性。可以充分利用相对集中的特大型城市或大城市的雄厚经济实力促进中小城市发展,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这样同时也强化了特大城市本身区域经济的基础依托(86)。
(1) 焦秀琦.世界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J].城市规划,1987(2):34-38.
(2)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3)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5) 陈必壮,杨立峰,王忠强,顾煜.中国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研究[J].城市交通,2010(1):7-13.
(6)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 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人文地理,2003,18(3):13-17.
(8) 林先扬,陈忠暖,蔡国田.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热带地理,2003,23(1):44-49.
(9) Gottmann J. 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J]. Economic geography, 1957, 33 (3): 189-200.
(10) 唐路,薛德升,许学强.19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带研究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学刊,2003(5):1-5.
(11) Mcgee T.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 expanding a hypothesis[J].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 Sustainability, 1991.
(12) 王旭.20世纪后半期美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趋同现象及其理论意义[J].世界历史,2006(5):4-14.
(13) 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人文地理,2003,18(3):13-17.
(14)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5) Zhou Y X. Definition of urban place and statistical standards of urban population in China: problem and solution[J]. Asian Geography, 1988.
(16) 唐路,薛德升,许学强.19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带研究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学刊,2003(5):1-5.
(17)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18) 侯启章.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体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1993.
(19) 孙一飞.城镇密集区的界定——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1995(3):36-40.
(20) 代合治.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2):40-43.
(21)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2) 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1999年2月1日颁布实施。
(24) 周玲强.长江三角洲国际性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0,27(2):201-204.
(25) 徐清梅,张思锋,牛玲,等.中国城市群几个基本问题的观点述评[J].城市问题,2002(1):18-22.
(26) 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人文地理,2003,18(3):13-17.
(27) 夏安桃.长株潭城市群整合发展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4.
(28) 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6):101-103.
(29) 徐清梅,张思锋,牛玲,等.中国城市群几个基本问题的观点述评[J].城市问题,2002(1):18-22.
(30) 肖金成.我国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十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J].改革,2009(9):5-23.
(31)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32) 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6):101-103.
(33) 陈群元.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4)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5) 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J].经济与经济管理研究,2005(12):10-16.
(36)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7) 金元欢,王建宇.区域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38) 吴传钧,甘国辉,刘建一.现代经济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39) 任军,马咏梅,赵晓辉.增长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中,西部增长极战略布局[J].税务与经济,2008(4):11-16.
(40)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1):1-5.
(41) 贺有利,张仁陟.点轴群理论的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1):1-5.
(42) 王雪晶.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旅游经济发展及互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43) Haggett P. Contagious processes in a planar graph: an epidemiological application[J]. Medical Geography, 1972: 307-324.
(44) 秦玉.基于GIS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与模型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45)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6) 张建军.区域网络开发战略模式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7(1):146-147.
(47) 王静.区域经济发展中网络开发战略模式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76-78.
(48) 年福华,姚士谋,等.试论城市群区域内的网络化组织[J].地理科学,2002,22(5):568-573.
(49) 阎小培,林初升,许学强.地理·区域·城市:永无止境的探索[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0) Friedman, J., Alolso.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a Reader[M]. Cambridge, Mass: M. I. T Press, 1964.
(51) Friedman J. Urbanization, planning,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M]. Sage publications, 1973.
(52) Friedmann J, Weaver C. Territory and function: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planning[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53) 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4) 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中文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5) Weber A.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9.
(56) 黄旭平.小城镇发展需要企业集群[N].中国改革报,2001-03-19(8).
(57) 萨乌什金,毛汉英.经济地理学:历史、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8) 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9) Rondinelli D A. Balanced urbanization,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Asia[J]. Ekistics, 1980: 331-339.
(60) 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1) 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2) 潘朝相.中原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及一体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
(63) 赵勇.国外城市群形成机制研究述评[J].城市问题,2009(8):88-92.
(64) 赵勇.国外城市群形成机制研究述评[J].城市问题,2009(8):88-92.
(65) 苏雪串.中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在城市化中的作用——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1):46-49.
(66)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67) 肖金成.我国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十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J].改革,2009(9):5-23.
(68) 肖金成.我国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十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J].改革,2009(9):5-23.
(69) 黄征学.城市群空间扩展模式及效应分析[J].中国经济时报,2007-04-09(5).
(70) 史雅娟.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多中心网络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71) Harris C D, Ullman E L. The nature of cities[J].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1945, 242 (1): 7-17.
(72) 刘晓萌.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44-45.
(73) Fishman R. America’s new city[J]. The Wilson Quarterly, 1990, 14 (1): 24-55.
(74) Batten D F. Network cities versus central place cities: building a cosmo-creative constellation[M]//The Cosmo-Creative Society.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1993: 137-150.
(75) Batten D F. Network cities: 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J]. Urban studies, 1995, 32 (2): 313-327.
(76) 姜博.辽宁中部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77)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6.
(78) 肖金成.我国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十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J].改革,2009(9):5-23.
(79)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0) 蔡勇美,郭文雄.都市社会学[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5:137-139.
(81)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6.
(82) 薛东前,孙建平.城市群体结构及其演进[J].人文地理,2003,18(4):64-68.
(83) 肖枫,张俊江.城市群体经济运行模式[J].城市问题,1990(4):8-12.
(84) 赵梅,姚士谋,彭立华.中国城市群规划的创新理念[J].上海城市管理,2007,16(1):11-13.
(85)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6.
(86) 课题组.城市群客运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及系统框架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