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产业发展报告(2018)
- 宣烨
- 9287字
- 2024-10-30 07:55:34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提出与内涵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指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五个特征,包括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六个重点领域。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强调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部分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战略重点,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创新能力和实体经济水平的重要战略性举措。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规模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2.71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幅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7年,中国三产结构的比例分别为7.9%、40.5%和51.6%。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发展质量提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体经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以解决。
(一)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2017年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1)为29.3%,从温饱阶段逐步发展过渡到小康水平,正向全面小康迈进。在此背景下,人民生活的需要不再仅仅是需求数量的满足,而是需求质量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不仅要求更高水准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对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等形成美好期盼。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生产方面,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地生产水平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甚至某些方面的生产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高铁、航天、北斗导航、网络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行业不平衡等方面。领域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发展较快,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生态领域则相对发展较慢,与经济领域相比有较大差距,产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中西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以及城市内部、发达地区内部、不发达地区内部的不平衡。从经济总量看,2018年上半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GDP超过2万亿元,位列前五,引领着中国经济;最后五名青海、宁夏、海南、甘肃、黑龙江则低于0.63万亿元,与前五名经济总量差距较大,前者是后者的3倍还要多。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为全年58987元,收入最低的省份是西藏,为15457元,二者比值为3.8。2017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最高收入省份上海与平均水平的比值为2.27。从城乡收入差距看,2018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差距最大的省份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近10倍。行业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各行业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例如,农业占经济的比重过高,发达国家农业占GDP的比重大约在3%以下,是我国当前水平的1/3。服务业比重偏低,科技、知识产权、商业服务等行业占GDP的比重仅为发达国家的1/3,即便与东亚国家(地区)的历史产业结构相比,这一比例仍然很低。金融服务业发展过快,7.25%的占比已经超越美国7.2%的水平,远高于日本、韩国与德国。发展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依靠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科技、信息、知识等要素对经济的贡献度还较低,发展新动能较弱,制造业和服务业都需要向高端化迈进。
因此,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加以解决。
(二)经济发展动能转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全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6%,福建、广东和浙江经济增长超过了400倍,江苏、山东经济增长超过了300倍,大多数省份的增长都超过了200倍。但已有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资源的粗放利用基础上的,主要依靠的是劳动力、土地、能源等初级要素的投入,带来了雾霾天气多发、城市河道水体黑臭、“垃圾围城”、土壤污染、危废处置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出现了经济增长越快,环境污染越严重的不良现象。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需要通过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依靠生态科技、人力资源提升等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相协调。
(三)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提升的需要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实体经济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一个经济体的兴衰,最终取决于其实体经济的效率、规模和总体实力。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不仅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成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舞台彰显实力的基础。但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随着人口红利的衰减,我国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减少,实体经济运营成本不断攀升,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的低水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存在大量的“僵尸企业”,而高端产业发展不够和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占有不足,关键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基础软件等严重依赖进口和外资企业。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能不足并存,发展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实体经济产业仍然侧重于产品的模仿跟进,创新意愿不强和创新能力不足并存,产品档次、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标准水平和可靠性不高,多数行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进,我国实体经济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例如,2015年我国研发支出1.42万亿元,仅为美国的45%,2017年研发投入强度为2.1%,低于美国的2.8%。欧盟2017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376家上榜企业研发支出中值为480万欧元,约为美国的70%,中国上榜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为8.6%,而美国企业高达29.7%。2017年A股上市企业总研发支出5468亿元,仅为美股的22%,平均研发支出1.9亿元,仅为美股的13%(2)。另外,“工匠精神”缺失。“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工匠精神”通过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价值诉求,提升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但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低端需求的广泛存在,市场经营者的短视行为还不能被市场有效淘汰,导致部分低质、污染、有害、假冒产品等产品仍然留在市场。中国的消费市场可能是世界上消费层次最多元、消费质量最多样、消费倾向最多变的市场,既有消费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又有对质量要求的巨大不同;既有商业模式和业态上的多样化,又有经营主体的复杂性。这些都影响了“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而导致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低端徘徊。
(四)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开始与各领域技术深度融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调整,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家电社交、移动互联网医疗、大数据服务等新兴业态将不断涌现,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难得的机遇。同时,欧美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积极布局“快工业化”,将高端制造与IT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作为制造业复兴的重要内容。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机遇和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调整,需要通过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重塑竞争新优势。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和构成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呼应和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类型,并且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相衔接,其基本内涵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众多学者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如刘志彪指出:“在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中,实体经济是本、是纲,必须大力纠正脱离发展实体经济轨道、虚拟经济自我循环的不良倾向。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要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血液系统,要使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最宝贵资源,要使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提高实体经济从业者的社会地位、职业声誉、经济收益。”(3)张培丽指出:“推动三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4)黄汉权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产业体系的新论述,强调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提高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要增强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资源,要优化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观点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是一致的。”(5)因此,现代化产业体系由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个部分构成。其中,实体经济是主体,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否能够成功构建,取决于实体经济能否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动能转换提高发展质量。科技创新是基础,离开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会失去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现代金融是助推剂,有效引导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信息资本等进入各个产业,激励企业创新。人力资源是源泉,在现代经济中,无论是实体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的突破,还是现代金融的扩张,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推动。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存量,直接影响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质量。
(一)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
随着政府对实体经济振兴日益关注,“实体经济”一词被反复提及,但已有文献大多是探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区别,很少有对实体经济概念的明确界定。刘志彪明确指出:“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提供有用的消费和服务的活动,就是实体经济活动;如果不是创造财富,而仅仅是分配财富,并且整个活动过程不增加财富的总量,也不能提供人类所需要的生产和消费服务的产品,就是虚拟经济活动。”(6)他还以房地产业为例进行了解释,如果房子的建造和购买最终目的是居住,那么这个活动就属于实体经济,因为“住”是人类的消费品,属于人类的财富;而如果这个房子被建造之后不是用来居住,而是被当成一种炒作的媒介,那么这个活动就是虚拟经济。在实证研究中,多数学者的样本口径都是认为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是虚拟经济,除了这两个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都是实体经济。(7)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出现“脱实向虚”现象,加上制造业中高端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产业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分流,实体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就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核心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五次提到“实体经济”,明确指出了当前实体经济发展问题:“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指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方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重点是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制造业水平。在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虽然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包括诸多供给问题和需求问题,但供给侧的结构性失衡是主要问题,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不能满足需求结构和需求升级的变化。因此,实体经济要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发展方向,坚持“三去一降一补”,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二)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
创新在中国是一个高频词,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则强调了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基础。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发展成就显著。载人航天、深海探测、超级计算、煤化工、人工智能等持续突破,带动了相关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发展。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高难度油气田、核电、超级水稻等领域的技术逐渐成熟,开始向国外出口。铁基超导、中微子、量子信息、外尔费米子、纳米科技、空间科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生命起源和进化等若干前沿和新兴领域研究取得一批世界领先的重大成果。(8)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需要相比还明显落后,也难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科技创新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资源分配不合理、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足、科技与实体经济“两张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在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基础上,优化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与开发、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独特作用,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持续驱动力。
(三)现代金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助推剂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业通过合理组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并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金融有不同的最优均衡比例要求,低于或高于这一水平,不仅会损害金融功能的发挥,而且还会影响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
在党的报告中,现代金融首次于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了现代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则强调了构建包括现代金融在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很快,金融业规模处在世界前列,但同时,也存在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或在金融系统内空转、产能过剩行业占有大量资金、新兴产业和中小微型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得不到金融供给的有效支持等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现代金融对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支撑作用,就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绿色金融、风险投资、并购投资、保险等金融工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增强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供高效便捷、功能多样、成本合理的融资服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社会资源从低附加值、落后产业向高附加值、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转移。
(四)人力资源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人力资源大国,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随着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素质在不断提高,各类知识和技能人才储备迅速增加,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人力资源基础。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人力资源总量出现下降、高级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高精尖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脱节等。在我国人力资源总量下降的背景下,必须以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弥补劳动力资源总量下降的不足。因此,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开发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掌握交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工匠精神,大量培养掌握精密制造技术的工程师和工匠人才。
(五)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位协同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一个体系,只有四者协同发展,才能顺利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我国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和竞争优势,但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还没有形成有机整合,共同发力于实体经济建设。只有把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组合起来,以现代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积累、制造业扩张,以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提升支持现代金融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和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良性循环。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配置和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既要依托于现实经济发展,又要根据经济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进行前瞻性部署,因此,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动态性和阶段性特征;而且能够不断吸纳先进制度和先进技术,不断创新和协同,在发挥市场导向的基础上,辅以政府调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持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
(一)动态性和阶段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变迁,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现代化的动力和源泉不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容和标准也就有所差别。从历史上看,产业体系经历了由以农业为主向以轻工业为主再到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工业化完成的国家又经历了知识化、信息化和服务化的发展历程。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发展,众多产业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又在改变着产业体系的构成和特性。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容会不断发展变化。
(二)先进性和协同性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动态演进过程中,资本和知识不断积累,不断创造和吸收先进技术,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原有的产业体系向更高级的产业形态转变。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的转变,蒸汽机的普及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改进带来了机械制造、采掘业的繁荣。二战后,汽车、钢铁、化工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得到大力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又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软化。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软化过程中,产业价值链和产品价值不断进行新的裂变和组合,分工深化和产业融合并存,构成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协同的现代化产业网络体系。
(三)高端要素支撑性和可持续性
虽然土地、能源、劳动力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投入要素,但与传统产业体系不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依靠现代生产技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信息资本等高端要素为主要投入的产业体系。主要以知识创新体系为支撑,强调以研究开发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人才发展体系等知识创新为支撑,其发展和变迁主要取决于科技、信息、人才等的积累和增长。由于这些高端要素可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积累和增加,而且多数要素还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因此,现代化产业体系又具有可持续性特征。
(四)市场导向性和政府调节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是以市场为基本的资源配置手段,各类资源在市场机制、价值机制、竞争机制等的引导下,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为消费者提供符合需要的产品。市场需求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必要条件,庞大的市场有助于整个产业获得规模经济并降低产品成本,能够容纳更多的企业同时进入同一个产业,维持产业内部良好的竞争状态。不断出现的新兴市场能够鼓励企业扩大投资、改进技术和更新设备,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在市场无法出清、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进行有效的供给补充和市场调节,保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良性运行。
(1)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根据恩格尔系数的高低,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进行划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
(2) 中国企业:研发提升,空间有多大?[EB/OL].和讯网http://news.hexun.com/2018-05-30/193111140.html.
(3) 刘志彪.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重点[N].人民日报,2018-06-24(05).
(4) 张培丽.新时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新内涵与新任务[N].光明日报,2018-06-12(15).
(5) 黄汉权.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N].经济日报,2018-05-10(05).
(6) 刘志彪.中国实体经济究竟病在哪里?[EB/OL].搜狐网http://www.sohu.com/a/136787801_481396.
(7) 黄群慧.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7(9):5-24.
(8) 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EB/OL].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227456332_46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