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异质性、人口分布与经济增长
- 曾永明
- 1811字
- 2021-04-02 20:39:36
1.4 论证方法与创新
本书运用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人口地理学理论和空间分析理论对人口分布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整个研究过程是一个“综合工程”,因此结合了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是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典型的例子是对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论证,是依据多种增长理论模型依次推进论证的:从假设、模型建立到推导等都是遵循理论的逻辑推导过程,得到基本的理论框架,为实证提供理论基础和模型基础;而实证分析是对理论论证的检验,综合现实数据,经过多种计量模型进行检验,为理论提供实证数据支撑。
其次是宏观与微观研究的结合。典型的例子是对全国分县、分市、分省尺度的人口分布研究,有微观、中观和宏观尺度,还有人口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和全球国家尺度及中国地级城市不同尺度的实证检验等。
最后是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定性是对问题的基本趋势、特征进行描述,包括研究结论总结、结论所隐含的政策以及本书各种直观的GIS分布图;定量是对问题的确切状态进行界定,就通篇来说,以定量分析为主,主要遵循“让数据说话”的原则。
本研究自始至终都贯穿空间和空间效应的思想,所以应用了多种关于空间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具体来说这些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GIS地图分析(第3、5、7章),全局空间自相关G-Moran'I和局部空间自相关L-Moran'I(第3、5、7章),空间常系数回归模型(含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第5章)和空间变系数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第5章),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含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第7章),空间经济学理论(第6章)。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比如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第5章)、普通面板模型(第7章)、概率统计分布理论(第4章),等等。这里不再依次罗列,具体见各章节。
基于研究方法上和内容上的创新,成为本研究的第一个创新。研究将人口地理学与空间经济学结合起来进行,对目前国内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同类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和创新努力。人口地理学基本以地理学者为主,空间经济学基本以经济学者为主,两者还存在一定的割裂性。本研究综合两者的优势和特点,将空间、人口和经济三个基本要素融合,试图做到学科的大交叉研究,跨越多个学科,将研究议题综合化、全面化和立体化。
第二个创新是选题视角。创新之处在于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非人口本身或者其他诸如人口结构等。基于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等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已非常成熟,但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在低生育率和人口数量低增长、人口红利削弱的背景下,人口分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做这个研究,试图给人口分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个微观基础。另外,人口分布是人口的空间属性,这也印证了第一个创新,强调人口空间属性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三个创新是研究方法。本研究始终关注空间效应:一是强调空间因素的作用,所以在研究中尽量考虑空间理论;二是在实证中尽量考虑用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包括从“死板”的数据到直观的空间图,这是从直觉、想象到视觉、可观测的空间转变。总而言之,就是在人口分布研究中把握其本质的内核——空间及空间效应。这个视角也是本书最大的创新。事实上本书对文献进行分析时已发现这是之前研究的一个非常大的不足,因此本书几乎都是基于空间技术进行分析,避免了传统研究的不足,也得到了相比于之前的研究更令人信服的结论。尽管这不能完全反证之前部分研究仅仅是因为缺乏空间视角而不显著或不可靠,但至少是原因之一。考虑空间及分析技术后,相比之前许多研究成果,结论确实更为可靠。
第四个创新是回答了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率的二次型倒“U”形函数曲线关系,同时实证检验显示两者的关系符合理论模型。众所周知,人口密度太小了不好,过大也不好,可是其中的机制是什么?能否理论化?本书对此做了尝试性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了回答。
第五个创新是给人口布局引导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本书最后的政策意义落在了这样的逻辑线上:中国人口分布不平衡—不平衡性将持续—中国特大城市拥挤效应凸显而人口限制迁入政策效果甚微—人口分布对经济增长既有聚集效应又有拥挤效应—资源再分配引导人口主动再分布—特大城市人口降低,新兴增长城市人口增长—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都增长。这条逻辑线隐含在本书的分析框架内,虽然没有直接显示出来,但是有非常清晰的推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