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异质性、人口分布与经济增长
- 曾永明
- 7035字
- 2021-04-02 20:39:37
2.2 人口分布基本研究问题综述
2.2.1 人口分布内涵及其研究简议
人口分布是什么?叶东安(1988)在《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和特点——人口分布问题研究综述》一文中有过总结分析。他认为关于人口分布的定义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认识过程,简单的提法是“一定时期居住在一定地区的人口数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1983)认为“人口的地域分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认为是研究这种过程在时间上的演变和空间的差异,而且包括人口再生产、人口结构、城镇化、迁移和民族分布等广泛内容,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吴汉良(1998)认为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表面的存在状况,广义的人口分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人口在地域上的平面分布,二是指人口在居民点体系中各级居民点上的分布。第一层含义容易理解,即一般意义上的人口分布;第二层含义作者并没有进一步解释,不过直接表达就是城市、区县、集镇、农村居民点等在人口上的分布。赵荣、王恩涌和张小林(2006),卢晨(2014)等认为人口分布是指特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分布状态,它是通过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不断调整的人口再分布过程的瞬时表现,也是人口动态变化的静态映象。具体来说,它是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民族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
根据以上学者的定义,一般意义上的人口分布是指人口空间分布,简称人口分布。对于人口分布的研究,学界由来已久,尤其在人文地理学领域。其中人口空间分布研究可以追溯到人文地理学奠基人之一的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拉采尔(F. Ratzel,1891)。他发表《人类地理学》第二卷时所用的副标题是“人类的地理分布”,其论述了几个重要的议题:一是地球表面居民的分布;二是作为人类迁移结果的分布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三是自然和环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现代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美国地理学家特瓦萨(G. T. Trewartha)于1953年在美国地理学家学会年会上的大会演说提出了人口地理学的定义和范围体系,清楚地阐明了人口地理学与地理学整体之间的关系,确认了它在地理学中的核心地位,认为人口是其他地理要素的参考点。
在国内,地理学家竺可桢(1926)发表了中国人口分布研究的开创性论文《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文章以人口密度度量人口分布,指出中国面积虽然很大,但是“包罗大漠,囊括世界最高之高原西藏,大部皆为不毛之地”。该文利用江苏、浙江两省人口统计数据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比较,计算出此地人口密度远远大于其他地区。在此之后,翁文颧、张印堂和胡焕庸等陆续发表了多篇经典人口地理学论文,开创了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的先河(祝俊明,1994)。胡焕庸(1935)的《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一般简称《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是中国人口分布研究的代表性著作,该文是对“中国人口分布之现状,先有一确切之了解”的答复。文章最大的贡献,也是为后人所熟知并称道的是,其明确画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即瑷珲—腾冲线,后被称为“胡焕庸线”。该线勾画出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宏观格局。其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研究渐渐丰富起来,讨论了许多相关议题。后节将具体对人口分布的基本问题进行综述。
2.2.2 静态分布研究
如果将时间静止,那么人口分布的静态过程是指特定区域在特定时间内的人口空间分布态势。当然时间不能静止,这里“静态”的意思更多是指不随时间变化(或者基本不变化)的人口分布理论与实证研究。所以静态分布研究就是对人口分布的静态化的一般特征、规律进行理论化,主要是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影响因素、度量等等,比如人口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研究、人口密度研究等。
2.2.2.1 人口分布基本规律研究
这实际上是对人口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分布规律的总结。大量的人口地理学理论对此都有详尽的分析。拉采尔(1891)对人类的地理分布做了比较充分的论述,他把位置、空间和界限作为支配人类分布的三个地理因素,也就是人口分布需要以空间作为存在的条件,空间是基本因素。同期的法国学者维达尔·白兰士(P. V. Blache)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和著作中十分重视人口分布的统计分析,并开始研究人口分布规律,最终发表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国内,竺可桢(1926)开启了人口分布的研究,胡焕庸(1935)则对中国人口分布做了一次系统的研究,紧接着以张善余为代表的一代人口地理学者将人口分布研究系统化、理论化,其代表作之一《人口垂直分布规律和中国山区人口合理再分布研究》就是对人口分布基本规律的系统分析(张善余,1996)。之后年轻一代的人口地理学者继续不断深入研究。
经过长期的研究积累,对人口分布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比如,人口分布规律中,人们对人口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是比较耳熟能详的:水平分布是人口按陆地平面投影的空间地理位置而分布的状况;垂直分布则是人口按海拔高程的分布状况(李玉江,张果,2011)。就世界人口而言,其水平分布很不均衡,按纬度来分,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约10%,且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于北纬20°~60°的温带、亚热带地区。除局部区域外,南半球人口相对偏少,高纬度地带更为稀少。按地区来说,亚洲东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3个最大的人口密集区,其人口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70%;其余区域,除小范围的密集区外,大都是人口稀疏区。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区域人口占56.2%,海拔200~1000米地区人口占35.6%;其中海拔500以下低区人口约占全球的80%(王恩勇,赵荣,张小林,等,2000)。
2.2.2.2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诚然,人口分布是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不过这种认识并非一蹴而就的。拉采尔(1882)发表《人类地理学》第一卷时,着重探讨了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历史发展与文化特征的影响,其论述被认为是“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分布、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进程。白兰士和赫特纳(A. Hettner)则反对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的生活方式不仅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还是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习惯对人的社会性质具有很大的作用,并认为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利用的可能性,但其具体利用途径却决定于人的选择。这种观点被称为或然论(赵荣,王恩勇,张小林,等,2006)。随着各种思想争论,也伴随着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认识,一些学者认为人口分布是受复杂因素的影响,而非某一种力量决定,这些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等(胡焕庸,张善余,1984)。不过,尽管自然环境(如纬度地带性、海拔高程、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着重要作用,但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使得经济、社会和政治等人文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杜本峰,2011)。
自然环境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机制主要通过纬度地带性、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反映出来(张善余,1984)。纬度过高或过低的地带都不适宜人类生存,高纬度地带的限制更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中纬度地带居民多定居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干燥气候和湿热气候都有碍于人口分布。随着科技与医学的进步,湿热环境的不利影响正在被克服,但干旱的环境仍然是人口活动的重大障碍。尽管自然环境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地理框架,而人口分布的格局则决定于社会经济条件(杜本峰,2011)。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是压倒一切的生产部门,人口分布表现为土地依存型或农牧业依存型,相对分散而均衡,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常常集中大量人口。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工业、交通、商业、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人口分布转向工业依存型。在这一转变中,工业是动力,交通运输业是杠杆。工业在城镇的聚集,相应地吸收着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使乡村人口源源不断地转入城镇,城镇体系逐渐形成,人口分布格局从散布型走向点—轴集中型(叶舒静,2010)。
理论研究表明人口分布受综合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证研究中就各取所长、各取所需来研究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比如Lü Chen, Fan Jie和Sun Wei(2012)研究指出:气候条件和高程是人口分布的主要的和长期的自然影响因素,不过由于技术进步其影响会削弱;短期内经济水平是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方瑜、欧阳志云、郑华等(2012)研究了中国人口分布的自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人口分布与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干燥度、净初级生产力、地表粗糙度、距海岸线距离等16个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气候因子(年均温度、温暖指数、降水量变异、净初级生产力)、地形因子(地表粗糙度、相对高差)和水系因子(河网密度)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T. X. Yue和Y. A. Wang等(2005)在人口分布趋势面模拟(Surface Modeling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SMPD)中指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海拔高程、水网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城市化和交通设施等。王学义、曾永明(2013)也专门研究了地形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包括海拔、坡度、地形起伏度、坡度变率、地表切割率、植被指数等;研究显示每个地形因子对每个区域的影响是有空间差异的。
2.2.2.3 人口分布的基本度量
人口分布乃人口的空间属性,如何度量这一属性也是大有文章。从研究文献来看,度量人口分布的常用指标有人口密度、人口分布重心、人口洛伦茨曲线、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人口聚集度等。其中,人口密度是最为常用而简便的形式,所以这里先重点讨论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测算非常简便,即人口数量除以土地面积,单位一般为“人/平方千米”,它在度量人口分布上可谓举足轻重。即:
竺可桢算是最早关注人口密度的学者之一(王勇忠,2012),他于1922年发表了《地理对于人生之影响》一文,第一次重点关注人口密度:“据最近调查,平均江苏每方哩人口六百二十人,山东六百八十人。但到山岭众多的省分,人口就少了,云南每方哩只有七十八人,甘肃七十二人。西藏更少,每方哩只有十四人。”竺可桢1926年发表《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一文,尽管主要实证研究江、浙两省的人口分布,但文章仍对人口密度做出了相对系统的论述。1936年竺可桢发表的《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又再次提到人口密度问题:“有人以为中国的人口分布,不患多而患不均,这是有相当理由的。”直到1935年,胡焕庸直接以人口密度图的形式将中国人口分布展示出来,这也是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当时中国总人口估计有4.75亿,他(胡焕庸)以1点表示1万人,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将2万多个点子落实到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这也成为人口分布度量的“模板”。
现代人口分布研究中,人口密度依然是度量人口分布的最主要方式(方瑜,欧阳志云,郑华,等,2012)。不过人口分布重心、人口洛伦茨曲线、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人口聚集度、城乡人口分布(城市化率)等新的度量方式也开始涌现,从多个角度揭示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Malcolm O. A.(2008)用洛伦茨曲线、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对世界16个大区(中国、印度、美国、加拿大等大国为单独的大区,欧盟部分国家、东亚部分国家、非洲部分国家、苏联解体后的部分国家等联合成一个大区,具体可参见原文)的人口分布做了测算,其基本观察结论是区域面积大的国家,即栅格(1°×1°空间单元)多的国家基尼系数大,其人口分布越不均衡,比如加拿大基尼系数为0.8986,苏联解体后的部分国家基尼系数为0.7847。韩嘉福、李洪省和张忠(2009)也用洛伦茨曲线对中国人口不均匀分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种能自动生成胡焕庸线轮廓的人口密度分级方法。李仪俊(1983)测定和描绘了我国1912—1978年的人口重心及其移动轨迹,可以直观地看出这六十六年来我国人口分布的变化过程。赵军、付海月(2001)应用GIS技术研究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人口重心演变。刘德钦、刘宇和薛新玉(2004)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通过综合运用洛伦茨曲线、人口重心和人口潜力等方法,分析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并用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对人口分布的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了人口地理分布的内在联系。杨振(2008)综合运用人口密度、人口地理集中度、人口比重、人口重心等多个指标度量了中国县域和省域人口分布特征,并讨论了这些指标与经济分布的一致性关系。
2.2.3 动态分布研究
假定时间静止时研究那些不随时间变化(或者基本不变化)的人口分布理论与实证研究,称为静态分布研究。不过显然时间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口分布也是动态的。尽管如此,实际中并没有严格区分静态和动态的标准,甚至也没文献去做这个区分。本书做这个区分是考虑到区分静态分布和动态分布实际上有必要,也可以对文献分析进行更好的分类和评述。关于动态分布研究,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人口分布的比较静态研究,然后是更为显性的人口流动、迁移和城镇化研究等。
2.2.3.1 人口分布的比较静态研究
当比较研究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截面静态人口分布,即长时间序列人口分布时,这其实可以称为动态人口分布研究。尽管这个“动态”仅是“静态”的叠加或拼接,但静态之间的变化或差异可以看成动态的,所以暂且将比较静态研究归为动态人口分布研究。典型的例子是,吴汉良(1998)解释了人口再分布的概念,指出“人口再分布是指人口分布模式从一种状况向另一种状况的变动,即人口动态分布过程”,这其实是比较静态分析,作者将其看成人口动态过程应该是贴切的。人口分布的比较静态研究主要关注某一个区域长时间序列的人口分布动态变化,其中历史人口地理学是主要的研究力量,当然也包括一些生物学家和历史学家。
全球层面,McEvedy Colin和Richard Jones(1978)对全球近1万年的人口分布做过一个历史考察和预测分析,包括全球以及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共六个视角,每一个区域都涉及部分典型国家的分析,并且提供了全球公元前400年—公元2000年的长时间序列多个人口动态分布图。Durand J. D(1977)在缺乏许多区域原始人口数据的情况下,综合了多种历史数据类型,对全球公元前1万年—公元2000年,以及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区、罗马帝国区、欧洲、日本、美洲等多个区域公元元年(前后)—2000年的人口分布变化做过一个估计,很好地比较了各个区域人口分布的变化。
国家层面,潘倩、金晓斌和周寅康(2013)以中国省域为空间单元,利用修正后的清朝、民国期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86个时间段的人口数据,建立了1724年、1767年、1812年、1855年、1898年、1936年、1982年及2009年8个典型时间截面,之后以不均衡指数、集中指数、分布重心和空间自相关等多种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近300年来中国人口变化及时空分布格局。王露、杨艳昭和封志明(2014)依据中国1982、1990、2000和2010年几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人口分布研究做过比较长序列的空间比较分析,并预测了2020、2030年的中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以及各地区人口分布增减变化和城市群人口聚集度变化情况。
地区层面,Diamond Jared(1993)对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1万年的人口变迁分布史做过比较翔实的“考古式”论证。那音太、乌兰图雅(2013)对内蒙古科尔沁地区近60年人口密度变化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同时结合蒙、汉文献资料和人口变化历史背景对其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2.2.3.2 人口流动与迁移、聚集与城镇化研究
人口分布不仅是一个发展结果,更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人口流动、迁移、聚集和城镇化就是人口分布动态过程的体现。也就是说,这些动态过程的存在使得人口分布也不断动态更新。自人类起源以来,人口就不断地流动、迁移。根据当前广泛接受的“晚近单一起源假说”(Recent Single-Origin Hypothesis, RSOH)理论模型,人类起源于非洲(Lafreniere,2010),而在人类进化成“早期智人”(Archaic Homo Sapiens),即距今20万—15万年后成为现代人类,在距今大约12.5万—6万年间开始陆续离开起源地,迁徙进入北非、两河流域、亚洲、欧洲、大洋洲等,在距今大约1.2万年前到达美洲(Hetherington,2010),至此,全球每个大洲都有人口分布。进入人类文明时期,特别是公元元年前后,受各种战争、灾害、环境的变化以及航海、殖民等因素的影响,人口流动和迁移更加频繁。
到现代社会,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人口聚集尤其是城镇聚集成为常态,以城镇化为核心的人口流动与迁移研究成为重点,包括人口的城乡分布、城镇化过程、逆城镇化、过度城镇化、城镇内部空间人口分布等主题。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成为现代人口分布的重大研究议题。联合国(United Nations,2014)数据显示,目前世界54%的人口(39亿)居住在城市,预测到2050年,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世界人口增长将使城市人口再增加25亿。目前世界城镇化最高的地区是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欧洲,城镇人口比例分别为82%、80%和73%。非洲和亚洲城镇化水平居末,世界农村人口的90%居住在亚洲和非洲。不过亚洲和非洲城镇化地区正在扩大,到2050年非洲和亚洲的城镇化人口将从目前的40%和48%上升到56%和64%。城镇人口分布的不断聚集,使得以Henderson(1974a,1974b,1985,1986,1995,2003,2012)的研究为代表的城镇化及城镇人口分布为主题的研究不胜枚举,它们对世界城镇化的分布规律、规模、增长、空间布局、城镇化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做了多方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全世界和各区域城镇人口分布和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放眼中国,人口流动、迁移的规模和速度令世人吃惊,中国仅用了60年时间便将城镇化率从10%提高到50%。同样的转变,在欧洲用了150年,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则用了21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3)。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了空间,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和产业布局。中国人口流迁、城镇化、人口再分布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也是伴随着中国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城镇化的过程研究(Gu Chaolin, Wu Liya & Ian Cook,2012)、问题研究(孔凡文,2006)、政策研究(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2013)等为中国城镇化道路总结经验并献计献策。应该说人口流迁、聚集和城镇化等人口动态分布过程改变了也奠定了新的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