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郭险峰
- 13352字
- 2021-03-12 09:37:46
2.2 产业转型升级理论基础
2.2.1 经济带、产业带与长江经济带内涵
2.2.1.1 经济带内涵
所谓经济带,主要是指以劳动地域为基础,产生的各具特色及不同层次的带状地域经济单元。在对经济带进行定义的过程中,当前尚没有非常统一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经济带的理解。美国的斯坦德吉尔最早从研究制造业的布局出发提出了制造业带,被认为是经济带的雏形;德国的松巴特和我国的朱华友、丁四保等从轴线交通出发界定经济带,认为经济带是以交通干线为生长轴,通过交通干线将城市连接在一起,从而人口集中,产业聚集,形成新的带状经济区。此后,德格及佩林克提出了发展轴的看法。所谓发展轴,主要是指对发展重点进行连接的线状地带,这是一个区域发展过程中最为优先的地带,一般会以当前主要的基础设施为依托发展而成,有着非常强的战略意义。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经济带的定义方面,或者以交通干线的作用为主,或者以经济联系为主,但整体缺乏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观点。以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可以对经济带进行以下定义:是带状经济区的简称,是在特定区域环境下形成的,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由核心—外围结构构成的具有世界意义或者区际意义的带状经济单元。在带状经济单元内,其核心是由众多沿线状基础设施成串珠状排列的城市组成的产业轴,其外围也由同心圆式的圈层结构异化成与核心产业轴对称排列的条带状结构。经济带内通常资源富集,产业集中,城市密集,交通便捷,人口稠密。经济带相对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形成是时空共振的一个结果,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特征。就经济带本身而言,往往是由若干个企业集群、产业密集带、亚经济带、点轴系统或城市群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它又可能成为更大的超级交通经济带的组成部分。
从这个概念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带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连接经济中心的线状基础设施、具有以服务业或者工业为主的产业聚集区、具有沿着基础设施分布的城市或者经济中心,这三者相互联系,共同对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高级化的结构区域是经济带最主要的特征。经济基础稳固,经济繁荣是经济带的共同点。现实中,可能会出现某个经济带不够繁荣,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发达,但从其他方面看它的结构还是相当合理的,这些方面包括生产力水平、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
条带状是经济带的结构形式。由经济带的定义可知,经济带是由一条主线把所有相关的产业连接起来的汇聚区域,这就决定了条带状是经济带的结构形式。经济带具有良好的城市化水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组成一个经济带。就像蜘蛛网一样,每两个节点之间还会夹杂着许多个经济不发达,但地理位置优越或其他设施优越的小城市或小城镇。
交通便捷、资源丰富、金融产业和服务业繁盛,以及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是经济带应具备的条件。
2.2.1.2 产业带内涵
产业带从属于经济带,是产业聚集区,是由若干具有项目关联性、配套和相互协作的产业部门,在资源富集地、交通节点或者中心城市集聚而形成的由线状基础设施束,或者由众多大大小小的中心共同组成的具有共同内在经济联系的产业集聚地区。
2.2.1.3 产业带与经济带的关系
经济带和产业带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又是区域联系和经济转移的载体,承担着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协调区际经济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因此,产业带也就是经济带的基础,是经济带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带的形成是由企业为点,由产业带为线,由城市功能的共同发展为面,逐步形成、演变的。也就是由具有原始优势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在共同协作和配套中,逐渐形成产业密集带,而产业密集带的发展和人的聚集,必然要求金融、商业、服务等城市功能的发展,由此一个完整意义的经济带就形成了。这个过程具有经过了集聚、裂变、结构演化的分形,其中各类产业企业是这个分形过程的元要素和吸引子。
因此,产业带是经济带的基础、载体和元素,经济带由发达的产业和密集的城市构成,是产业带的高级形式,是所在区域最富活力的核心地带。城镇体系是经济带形成的必然阶段和主要骨架,是经济带发育的标志性过程。
2.2.1.4 长江经济带的内涵
顾名思义,长江经济带是一种经济带,是经济带形式,并且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和流域带,是以长江流域为基础、以长江干支流为纽带、以沿线城市和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宏观协作经济区,而不仅是一条产业带或产业密集带,更是一种组织型经济区。
2.2.2 结构与产业结构概念
2.2.2.1 结构的概念
“结构”一词最早是一种建筑用语,是指建筑的构造形态。晋朝葛洪《抱朴子·勖学》里说:“文梓干云而不可名台榭者,未加班输之结构也。”后来,唐宋到汉朝时期,结构都是指建筑结构。再后来,结构这个词被广泛运用于各个方面,特别是诗文方面,这个时候,结构一词的含义就是指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和搭配情况。到近现代时期,结构被运用于经济领域,特别是运用于产业领域,被用来解释一、二、三次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构成之间,如产业内企业关系、地区分布关系的排列和组成状况。
2.2.2.2 产业结构概念
产业结构概念的产生,首先源于三次产业的提出和划分。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在他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的。费希尔通过对经济发展史的分析和梳理,将人类的生产活动划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被称为初级生产阶段。农业和畜牧业也就被称为第一产业。第二个阶段的起始点是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钢铁业、纺织业和其他制造业发展迅猛。工业、制造业等也就被称为第二产业。第三个阶段始于20世纪初,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催生了旅游、教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金融、保健等服务业,产生了大量的用工需求,资本也大量流入这些行业之中。费希尔就将处于第三阶段的旅游服务、娱乐服务等称为第三产业。
现在各个国家所采用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是沿用的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柯林·克拉克是受到费希尔的产业划分法的启示,在他1935年出版的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诸条件》中,对产业划分进行了更进一步的阐释和分类,正式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法。他的三次产业划分很快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认同,在经济统计中被广泛采用,并成为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的工具。有了三次产业的划分,产业结构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新兴的经济学分支。
产业结构进入经济学家的研究视野,可以追溯到17世纪。被称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的威廉·配第发现各国国民水平高低的不同和各国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是源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在他1672年出版的著作《政治算术》中有一个通过考察得出的结论:农业收入低于工业收入,工业收入又低于商业收入,原因是后者的附加值高于前者,即工业附加值高于农业,商业附加值高于工业。在威廉·配第之后,其他的经济学家如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丁伯根等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深化。
贝恩(被称作产业组织结构鼻祖)于1966年,在他的著作《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中,提出产业结构是产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贝恩认为产业结构是产业内企业组成状况的不同排列。而赫希曼认为,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之间与产业内部的社会组合关系和产业体系的整体功能状态,这种状态也反映了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赫希曼的产业结构概念界定影响更为深远和广泛。现代产业经济学中对产业结构的认定,基本上是指产业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比如我国学者方甲在《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一书中提出,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制约的方式。
根据以上的分析,产业结构概念可以作如下界定: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体系中各类产业(或部门)以及产业内部之间的排列组成情况、配合协作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对产业结构的理解,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深入分析:从质上来看,产业结构反映产业间和产业内部在生产、交换、消费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动态状态,也反映了一、二、三次产业更迭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产业结构组成部门之间相互结构效益以及不断进行更新替代的动态规律;从量上来看,产业结构反映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一种静态反映,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点上不同产业之间投入总量和产业输出总量之间的比重大小关系。
2.2.3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时间和实践证明,产业结构演进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产业结构会随着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而不断变动演进,一、二、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依次更迭。从纵向来看,产业结构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向高度化方向发展;从横向来看,产业结构会朝合理化方向演化。而正是由于产业结构不断朝着高度化和合理化方向演进,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关于产业结构演进,有几个定律:
2.2.3.1 配第—克拉克定律
正如前文所说,威廉·配第第一次区分了三次产业,也第一次揭示了产业演进的方向和机制。其后,克拉克在配第的基础上,研究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并第一次得出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配第和克拉克的发现,合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即经济社会发展会由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向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到第三产业主导不断演变,从而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时,劳动力绝大多数集中在农业和畜牧业领域,人均国民收入低;第二产业即工业占主导时,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提升,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人均国民收入也随之提高;当第三次产业占主导时,劳动力又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升。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2.2.3.2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继承了配第—克拉克的研究成果,而且做了更进一步研究。他既运用了劳动力的部门分布指标,还运用了各产业所创国民收入的比重指标,证明了克拉克的发现,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提高,产业重心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三次产业的产值会不断变动,还揭示了产业产值变动与就业构成变化的相关关系,并更精确地说明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库兹涅兹发现的产业结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这个规律,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2.2.3.3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霍斯·钱纳里运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通过回归模型建立了标准产业结构。钱纳里的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和规律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和采用。
钱纳里运用更长的历史阶段数据,考察分析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了产业间存在的关联效应,这种关联效应,推动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钱纳里还进一步发现,制造业受初级产品和工业品输出的影响小,受人均收入水平、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
钱纳里进而将制造业的发展分成了三个时期,对应三个不同的时期,产业也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初期、中期和后期,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后期产业。钱纳里关于不同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的理论总结,被称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从工业化阶段理论出发,产业结构的演进也就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主导产业不断更迭,从而使每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产业特征。这五个阶段分为: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和后工业化时期。这五个不同阶段,产业结构的演进也就由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不同主导产业的更迭和演进。
表2.1 工业化不同阶段及主要特征
资料来源: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9-220.
2.2.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
在历史长河中,产业结构总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更迭,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值也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动态变化。长期来看,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动态变化是呈优化趋势的,也就是产业结构会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而朝高级化、合理化等方向发展。
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呢?要了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概念,我们可以把这几个词组分开来看。
2.2.4.1 优化和升级的概念
优化(optimization),在百度词典中是指“采取措施,使事物向良好方面变化”,是良好向上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优化被用于人文地理科学的各个方面,如区域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制度环境优化、界面优化等。
升级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2.2.4.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涵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该是产业结构的两种动态变化方式,一是产业结构优化;二是产业结构升级。所谓产业结构优化,就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使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均衡,产业分工合作愈发高效。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者之间高度相关。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高度化的基础;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然结果。这两者的统一,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换言之,产业结构优化,表现为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要实现的事情,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或手段、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等。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从区域经济理论出发,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微观经济的组合演变对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协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要求。
2.2.4.3 产业结构高度化
(1)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容
产业结构高度化,也就是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形式的转换,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的动态过程。
(2)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之所以能够高度化,是源于内在动因和外在支撑两个因素。内在动因是科技进步,外在支撑因素是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
①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在动因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在动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具有紧密关联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技术将会被运用于某一产业部门,带动和提升该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和产值;由于示范效应和竞争的作用,必将带动其他产业部门进行技术革新和改良,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最终导致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朝着高度化方向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产业结构朝高度化方向发展:
第一,科学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生产工业改进,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并促进生产质量的提高,最终有利于产业机构的高度化;第二,科学技术进步,能够开发利用新资源,增加和提高资源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而新资源的使用,又能够提高效率和效能,从而发挥最大的功效;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将会使生产规模扩大,并大大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资金和技术在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将加大,产业结构将实现高度化;第四,科学技术进步,将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产品又会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新的市场需求又会进一步刺激技术的进步,以降低成本,降低价格,从而赢得市场,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所以,科学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自然的内在动因。
②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外在支撑因素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是生产供给方向的导向力,市场需求变化会引致生产结构同步变化,进一步就会引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前进方向的转化。根据需求用途途径不同,市场需求可以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最终落脚到消费需求结构上,而消费者需求结构变动的基础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所以当消费者需求结构产生了变动,必将会引起产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
恩格尔定律对此作了很好的阐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会逐渐降低,人们的消费需求将由基本生活品的需求,转向耐用消费品和旅游、金融、奢侈品等的需求,这就会促使提供这些消费品的产业部门得到发展,在产业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产业结构将实现高度化。正如“配第—克拉克”定律所表明的,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必将会使需求体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满足需求而产生的产业结构也就会朝着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也会导致产业结构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由于对需求满足程度的不同而出现不同,最终会使资源从满足基本生存资料的产业和部门流出,流入到深加工、精加工,满足更深层次需求的产业和部门中去,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企业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做出合理的资源配置决策,企业资金会对不同的产业部门进行投资,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并会导致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从而促使产业结构朝着高度化方向发展。
其次,产业政策也是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在力量。一般说来,随着政府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掌握,会为了避免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和降低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的迂回及曲折,而利用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在尊重和遵守市场机制和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产业扶持、调整、保护、组织以及布局等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产业政策的制定,会对地方政府的行为和企业行为进行有效的方向指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某一产业成长和进步的速度。比如大多数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会为了赶超经济发达国家,而通过利用产业政策,超前配置产业或是在经济发展几个阶段上同时进行产业布局,以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
(3)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判断方法
产业结构不同的水平,表明了某国或某个区域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但如何来判别产业结构的水平,特别是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呢?
关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水平判定,可以用产业结构水平系数、霍夫曼系数和软化度系数来判定。
第一,产业结构水平系数判别法。
这种方法是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综合判别和度量,是通过将产业结构水平综合化为一定量指标,表明某一经济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
第二,霍夫曼系数法。
霍夫曼系数,就是霍夫曼根据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作为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判别依据,即霍夫曼系数=轻工业增加值/重工业增加值。他以工业制造业为分析蓝本,通过分析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出了产业发展的4个不同阶段。在霍夫曼看来,随着经济发展,资本资料生产会超过消费资料生产,从而使重工业化和产业高级化程度提高。若霍夫曼系数<1,为0.5左右,则产业处于高级阶段。
第三,软化度判别法。
1983年“日本经济结构变化和政策问题研究会”首次提出“软化经济”概念,后来,产业结构软化也就应运而生,并成为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一个判别方法,即通过对软产业(主要指第三产业)在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情况以及对软要素(管理、知识、技术等要素)的依赖程度来判别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一般说来,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软产业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对软要素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重。根据日本的标准,软化率大于60%的为高软化产业;软化率在40%~60%为低软化产业;而软化率低于40%的产业是硬产业。
由于实际产业系统的软化程度衡量标准较难,其内涵相当丰富。为了测算的简便,一般可以选取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进行分析,来测度各经济区域产业结构的软化程度。
2.2.4.4 产业结构合理化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反映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所实现的产业之间关系动态协调的过程,表现为产业之间协调、配合能力的增强,产业统筹能力的提高和产业之间关系密切化和产业关联程度的提高,也表现为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比例关系的协调、产值结构的协调、资产结构的协调、技术结构的协调和中间要素结构的协调。总体来说,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追求产业素质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快速增长必然要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经济要快速增长,有限的资源要用在产生效益最高的地方,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实现这一要求。由于合理的产业结构,意味着产业之间结成了一种非常健康的网状结构,这种互相依存同时亦能独立运营的关系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产业效益。第二,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使产业体系获得结构效益。什么叫结构效益?所谓结构效益,就是在不增加资源和技术投入总量的前提下,由于调整了产业结构,产业部门重新排列组合,而产生的额外产业效益,即所谓结构效益。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要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使产业和部门之间关系密切,比例协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规律的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即每一个产业,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恰好能被其下游产业所消费,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出现什么?或者是供给不足的情况,或者是产能过剩的情况。因此要按社会需要的比例来进行生产和交换,形成协调关系,才能避免产能过剩或者供给不足。
(3)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定标准
那么如何去判别某一地区或者某一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呢?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关键的核心词是协调,是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协调。而这种协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这就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协调是一种非均衡协调。纵观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的演变,不难发现,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可以以一种完美的、静态的姿态展现在经济发展中。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必须以非均衡协调的方式,根据本国的客观条件,不断进行协调。判别产业间的协调,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标准:
第一,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的理论依据来源于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所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钱纳里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近20个国家的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和时期的产业结构,归纳总结出了标准产业结构模型。这种判断标准适用于判断经济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当然,这种国际标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各个国家哪怕处于经济发展的同一阶段,但由于各国文化、社会和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变化和不同,各国经济发展要素都存在差别,比如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程度和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贡献、科学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产业政策等都存在不同,从而对于产业结构的发展也起到非常大的影响等。尽管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这种国际基准是以大量的相同的发展阶段的统计资料归纳产生,在社会、文化甚至经济等条件变化不大时,对于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判别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第二,需求结构基准。
需求结构基准考虑的出发点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同供需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人们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在这种矛盾运动中,供给结构便处于一种主导地位。但供给和需求不总是协调的,特别是当需求不断增长时,供给有时候可能就无法满足需求,供需就会失衡。而协调的产业结构会通过调整逐渐地弱化这种矛盾,但如果产业结构不协调,当供需之间的矛盾爆发时,其应对就非常滞后,甚至不起作用。换言之,当产业结构不合理时,可能会引起供需关系失调,关系紧张;而产业结构较合理时,供需之间关系就非常和谐融洽。基于此,需求结构基准就是将供需关系同产业结构合理性结合起来考虑。当然,供需关系状况只是判断产业结构合理化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而且采用供需关系状态来评判产业结构合理性有一个前提假设,即需求结构始终是正常的,始终代表着实际的经济情况,而且这种需求结构不存在错位、扭曲和虚假,如果存在这些情况,产业结构将会失调。所以,根据需求关系来判别产业结构合理性,实际上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的。
第三,比例平衡基准。
截至目前,比例平衡基准是判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一种最具有代表性、运用最广的一种判别标准。这种标准是通过衡量和计算产业之间的比例是否达到了某一种平衡来作为判别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判别方式。这种判别标准虽然计算的是产业间的比例,但考虑的基点依然是产业之间的协调性。从理论上来说,经济增长规律显示,产业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但是产业之间如何就协调了?量化的考虑,还是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是有机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内,包含了各种产业,而产业内部又有各种不同的部门和单位。不同的产业之间存在上下游关系,同一产业内部存在着工序之间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当这些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社会生产才能顺滑地运行下去。因此,产业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也就成了判别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这种判别标准也存在一个局限,即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总是处于协调的,会有一个非均衡的时期,这就需要依靠多种的措施来调整,重新达到协调,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因此,如果仅仅看产业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来判别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有可能会减缓产业创新的步伐,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的演变。
每种评判标准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因此,在判断产业结构合理化时,还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产业间的相对地位。由于经济发展所处的时间阶段不同,不同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态势也不可能在同一水平,因此不同的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也就存在着差异。基于此,在横向考评产业结构时,就必须要在特定的时间段下,考虑不同产业的地位,要让各个产业各尽其用,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要维持在协调的关系之下。在经济增长中,当各类产业出现了不能各就其位,各尽其效的情况时,要通过宏观调控措施来使其就位协调,以保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二是考虑产业素质情况。产业素质状况的良好与否,也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产业素质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这个指标来衡量,即用产业部门的国民收入份额除以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总量,根据计算结果来考评产业之间是不是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如果算下来的结果是,分布集中而且有层次,那么可以推断出产业之间的产业素质是协调的,产业结构也就是合理的。
三是考虑产业间联系方式。国民经济系统内,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部门之间,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关系。但是这种依存关系总是会由于现实中科技的进步,由于产业之间技术水平的不同而受到冲击。因此,如果产业之间的关系能够在科技进步带来冲击时迅速调整适应,就说明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产业结构也就是合理的。
四是考虑产业结构的聚合能力。这种考量,是基于系统论原理的思考。根据系统论理论,系统是由若干不同类别的要素通过各种不同的有机组合方式,有序地构成了整个系统。在组合成系统后,各个要素的优势得到强化,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在整合中被弱化,这也是所谓的整体大于部分的原理,也就是聚合的力量。但是由于各个组成要素的联系方式和组合方法存在不同,从而导致整合成的整体也就存在不同,这个整体所发挥的功效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产业结构的聚合质量就是这种差别化的产业结构系统所体现出来的资源转换能力和综合产出能力。这种能力越强,一般说来,该产业结构系统聚合质量就越高,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也就更好。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是通过调控措施,通过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变化,调整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关系,达到产业之间关系和谐,比例协调;并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三次产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三次产业之间占比由第一到第二直至第三产业占比逐渐提高的顺序演进,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最终提高产业素质,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2.2.4.5 产业结构优化的测度
产业结构优化的特征是第一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小,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但第二产业的发展也不能被忽视。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应该综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考虑到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刚刚踏入工业化中期的事实。根据赛尔奎因和钱纳里认为“第三产业占比应该更高”的观点,考虑到产业结构升级测度指标的特殊性,论文借鉴金艳清的方法,认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可以把第二产业权重设为0.4,第三产业权重设为0.6,因此省市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区域第二产业占比×0.4+区域第三产业占比×0.6。
2.2.5 影响区域产业状况的因素
如前文所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是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是如何实现区域转型升级,在现实中的切入点和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哪些因素会引致区域产业状况的变动。
2.2.5.1 要素禀赋状况
产业发展过程,就是要素投入的组合过程,要素特别是生产资料是产业发展的决定和基础因素,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受到要素资源分布状况的制约。不同地区,由于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劳动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不同,从而导致由这些要素的整合所形成的产业类别不同,从而产业结构也就存在较大差异。若一地劳动力供应充足,且素质良好,则该地的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该区域就发展较好,因为劳动力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基础条件。比如四川有高等院校109所,大学毕业生每年都在30万人以上,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93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8个、两院院士62名、专业技术人员287万人,这些为四川产业创新奠定了劳动力和知识基础;若某地资金充足,资本市场发育良好,则该区域必然有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充足条件,在产业结构中占比例就大;而区域内是否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结构和水平,则是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前提条件。当然,对于区域发展来说,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也是促进或者制约其发展的一个条件,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城市,总是将发展旅游服务业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比如云南的丽江、四川的乐山和峨眉山市、六朝古都西安等等,旅游文化产业在城市的占比都非常大;而拥有大量矿产资源的区域则重点发展初级和深加工工业,比如因矿而生的四川攀枝花市,因为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而兴盛,也因为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去产能的任务,而陷入发展困境。总之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受到区域生产资料状况和要素状况的限制。
2.2.5.2 需求结构状况
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大。而在竞争作用下,供给通常会追随着需求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求结构变动影响供给结构变动;而供给结构变动,会导致生产资料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的经济政策着眼点就是扩大内需,因为强大的市场需求,才能使区域经济具有活力,产业发展才具有广阔的市场,产品才能被迅速吸纳消化,产业才有发展下去的条件和基础。区域的消费水平决定了本区域的消费结构,经济水平高的区域,对高级品和精加工产品的需求更旺盛,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
2.2.5.3 区域联系状况
当今世界,区域与区域之间,国与国之间,由于交通、通信方式的改变、物流现代化水平的推进,经济已不再是封闭的模式,而是相互影响,互相关联,相互促进和相互合作,这就是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联系,体现在区域之间各种经济资源,如劳动力、资金、技术、商品等在区域之间的流动,而这种流动也就催生了产业结构效应。因为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区域之间的比较利益才能得以体现。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也就布局了不同的优势产业,比如重庆的整车制造具有优势,深圳的技术先进,北京具有政策优势,山西大同具有资源优势,从而导致区域的主导产业存在差异。区域之间可以通过经济联系,错位配置产业布局,形成区域产业结构的分工,各自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所以,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导致产业结构还受到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程度和生产要素流动情况以及需求状况的影响。这种开放式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直接使一定的生产要素和商品最终流动到一定的区域空间,从而直接影响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然后又通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直接影响到其他地区的产业结构。区域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区域之间互相影响的程度也就越高。这种开放式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区域产业经济结构与国家总体产业经济结构的趋同,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5.4 技术进步状况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还是技术进步,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状况,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区域产业的质量和发展的能力。而技术进步之所以能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于先进的技术更容易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接纳,从而提升其产业内的生产率。生产率的提高又将吸纳更多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流动致使产业结构发展调整优化。
2.2.5.5 政策体制因素
产业政策体现了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控的宏观思考,能够引导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方向,产业发展的比重和布局状况,最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政府通常通过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和产业扶持政策、区域经济管理体制等具体措施来引导产业发展,引导生产资料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比如规划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沿海开放政策等,这些都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