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 王建平
- 19字
- 2021-03-12 09:48:44
2.2 科技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动力
2.2.1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1)科技创新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函数是由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构成的,生产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各类要素的结构和比例。熊皮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把一种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函数,进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这种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提供一种新材料及新的产业组织形式。这种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其中技术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要素投入总体呈现有形要素投入逐步减少,无形要素投入不断增加的趋势。劳动力、资源、能源、土地等要素日益紧缺,人类对物质资源的利用已接近技术框架下的边界,单纯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来大规模扩大供给已不可能。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就是资源的稀缺性,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投入还存在着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通过技术创新,促进要素替代来增加或保障供给以及创造新的生产能力。
(2)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仅在于劳动力和资本,还取决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知识积累等创新要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又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来实现,其中技术创新起着基础性作用。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反复证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技术、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增长可以依靠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实现快速增长;而对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除依靠资源出口实现快速发展的国家外)来说,经济要在较高发展阶段仍然实现较快增长,必须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很多国家跨入中等收入国家后经济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在于全要素生产率没有跟随经济增长而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长期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动力逐渐衰减,必然导致潜在增长率的下降,经济增速放缓成为长期趋势。立足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殊性,要解决经济增长中的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必须要加快技术创新速度,尽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3)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条件
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驱动因素,我们可以将经济发展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阶段。目前,全球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都把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基本战略,将资源从传统产业领域配置到以高技术和知识型为特征的新经济领域,尤其是把科技创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在全球正面临经济复苏持续乏力的背景下,各国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空前加大,纷纷围绕下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空间等重点领域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进行战略部署,这些举措在部分国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随着新技术新产品大规模加入经济循环,不断创造新需求、新市场,形成新的发展方向和增长点,促进全球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增长。
(4)科技创新提升经济竞争优势
区域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竞争,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转型升级是保持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新品种,从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看,“微笑曲线”两端是竞争优势核心所在,其中前端的研发设计是决定性因素。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看,我国长期处于制造这一低端环节,制造业总值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但主要从事制造业的生产加工,并非制造业大国,产业附加值低、竞争力弱。随着全球需求结构变化和我国要素成本约束的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逐步被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也在不断挤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唯有强化科技创新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国在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研发设计为龙头,以自主核心技术为支撑,提升产业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