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理论背景

(一)期货研究理论较为丰富,但交割地布局研究基本处于空白

自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建立以来,期货就逐渐成为经济学学科领域专家的研究主题。迄今为止,与期货有关的研究涉及最多的是套期保值、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

Working(1952),Johnsont和Stein(1961),Gray与Rutledge(1971),Ederington(1979)等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最优套期比率。后来的学者又先后引入计量经济学模型或其他理论模型如小波分析来研究套期保值。价格发现是商品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虽然理论界对其界定有不同的表述,但总体来说,形成了分别以Samuelson和Hoffman(1932)等为代表的两派观点。前者认为,期货价格发现是指期货价格在理论上等于对期货合约到期日的现货价格的条件期望;后者则认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是指期货价格能够提前反映现货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或趋势。目前,已形成的关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理论主要有蛛网理论、仓储理论和持有成本理论。

国内对期货市场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借鉴国外成熟理论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如套期保值、价格发现、监管、制度设计等展开,或针对某一类或某个具体品种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均衡性来论述。

交割是商品期货交易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期货市场中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大基本功能实现的制度保证。理论界对交割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即零交割观点、限制交割观点、无限制交割观点。目前,交割的重要性不管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中,都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但作为实现交割的物质载体的“交割库”的相关研究极少,理论界也鲜有对交割地点布局的研究。事实上,从公开发表的成果来看,目前对交割地点进行较为详细论证的主要有安妮·派克和杰弗利·威廉斯所著(赵文广等译)的《期货交割》一书。在该书中,作者认为:交割地的选择与当地可供交割量有关,单一交割地点的价格会更加透明,多交割地点会引起基准交割地的现货价格偏离期货价格,因此,应当通过升贴水设置来减少价差,投资者选择交割地点时也会考虑自己的货物与升贴水的关系。

(二)商品期货交割库研究需充实发展

对交割库的选址和布局,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论,即单一交割地理论和多交割地理论。单一交割地理论认为交割的目的是保证商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在交割月趋合,而并不是为对应商品提供买卖渠道,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只设置一个交割地点。多交割地理论则认为,在不同区域设置多个交割地点,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企业参与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并对物流和价格有传导作用。当然,不可避免地,随着交割区域的扩大,交易所在升贴水设置、交割库库容安排、交割库管理等方面会加大难度。

随着交易量的扩大,实践证明,交易所在多个地点设置交割库已不可避免。虽然交割地点的布局或交割库的选址,从狭义上来看属于期货交易所的范围,或者是期货经济学领域的内容。但实际上,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那些交易持续活跃,价格预测功能发挥较好的品种,其交割库分布在主产区、主销区、中转区或交通运输便利的港口等处。因此,交割库的布局不仅与期货经济学,也与地理学、运输经济学、地方经济学、甚至管理学等领域密切相关。事实上,在国内,能够成为期货交割库是许多企业甚至地方政府孜孜以求的事情。如果某一地区的某家仓库或企业被交易所批准为交割库,对物流、交易集散地的形成、贸易方式、企业形象和实力、生产运输方式都将产生影响。随着新交易品种的不断上市,交割库数量增加也不可避免,这增加了经济活动分析的复杂性。交割库的研究,虽然仍以期货市场为基础,但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如物流、产业集聚、经济重构等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