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长期致力于“三农”问题研究,特别是在持续地对四川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研究中,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考,陆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四川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我们对四川农业农村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四川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问题,我们组织研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形成了系列研究报告,产生了较大的决策影响和社会反响。现在,我们把近年来关于四川农业农村发展的部分研究成果结集成专著,以飨广大关心四川乡村振兴的读者。

本专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篇至第五篇报告是关于四川农业发展的研究,第六篇报告是关于四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研究。

第一篇报告是对推进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四川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四川农业“大而不强”,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底子较为薄弱,任务还很艰巨。推进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必须强化农业强省的统筹推进,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切实优化和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努力实现经营方式、科学技术、管理手段、物质装备等农业现代化关键点突破,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并筑牢全省农业生态基础。

第二篇报告是对四川农业经营主体及其组织形式发展的研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关键在于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优化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当前,普通农户仍然是四川农业经营的主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更是产生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摇篮;同时,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从组织形式看,四川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有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农业共营、土地经营托管、订单农业等多种组织形式。这些不同组织形式的创新,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让农民在农业规模化经营中更多受益。尽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上看,受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等原因的影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运行不规范、经营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金融、社会化服务等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加快四川农业经营主体及其组织形式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土地流转政策,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强化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强化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创新,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三篇报告是对四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农村土地小规模、分散化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现代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田人手不足且日趋高龄化、土地撂荒和粗放经营、规模化农业所需的土地集中和农民不愿放弃土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推广受阻等一系列问题与矛盾愈来愈凸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成为实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四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情况的摸底调研,深入分析四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状和地方典型案例,探究多类型农业规模经营与多元化服务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为把握好四川农业规模经营的适度性和多样性,处理好服务外包与内部化、服务公平与效率、确保农民权益等提出对策建议。

第四篇报告是对四川基于“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农业信息化战略发展的研究。“互联网+农业”是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四川建设农业强省,必须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业”创新驱动做大做强。近年来,四川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示范,借“物联网”推进农业生产精准化管控,以“电商”促进农产品销售转型升级,不断缩小农村“数字鸿沟”,加快推进四川农业现代化发展。但在四川这样一个城乡差异较大、地理环境较为复杂的省份,“互联网+农业”战略工作推进任务艰巨,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仍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还存在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农业信息化涉及多头管理、部门协调分工不明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数据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农业互联网受众意识不强、信息资源供需不对接、“互联网+农业”的专业性人才缺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导致农业信息需求不足等问题。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必须夯实“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条件基础,提升农民信息化素质,强化农业领域“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整体推进和局部突破。

第五篇报告是对加快成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解决当前农业存在的诸多矛盾和现实难题的关键,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和四川首位城市,成都市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走在全国和全省的前列,以取得更多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近年来,成都市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机制体制,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成都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制约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仍需进一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成都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真正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重点要围绕“都市现代农业”这个定位,在“优供给、增收入、促融合、可持续、深改革”上下功夫,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品牌农业、服务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以及培育新型的职业农民。加快推进成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力提升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新业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继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优化政府扶持农业方式。

第六篇报告是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四川省‘十三五’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研究”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四川作为经济、资源和人口大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追赶和跨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建成更加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还有一些发展条件的制约,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发展还不平衡、资源环境压力大、文化产业建设较为滞后、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四川全面建成小康,重点是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难点是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当前,四川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要实现四川与全国同步、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要以破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短板为突破口,以实现“两个翻番”为主线,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竞争力。继续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三大”发展战略,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建成一个高标准、较全面、较均衡的小康,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这些成果的完成时间横跨2013年到2017年。在结集出版过程中,我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研究报告的原貌,以客观地反映我们对当时四川农业农村发展的看法以及学术思考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村最为突出。面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新需求,“三农”研究需要不断深化,不断推陈出新,这正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加撰写专著的人员除我本人外,还有李晓研究员、杜兴端副研究员、刘宗敏副研究员和赵颖文博士。研究过程中,参阅了其他研究者的大量成果,文中都尽可能地做了说明,在此对原文献作者表示衷心感谢。“三农”研究博大精深,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对一些问题的分析研究肯定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吕火明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