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脱贫攻坚研究:以四川为例
- 郝懦杰
- 1096字
- 2021-03-12 10:11:22
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他强调,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之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做出了新的部署。2012年以来,我国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末的9899万人锐减至2017年年末的3046万人,书写了当今世界最成功的脱贫篇章。
“历史的潮流总是奔涌向前,伟大的事业犹须披荆斩棘”。四川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扶贫的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脱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750万人减少到2017年年底的17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至2.7%,实现20个贫困县摘帽、6206个贫困村退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当前,全省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特征依然突出,全省88个贫困县,还剩68个未脱贫摘帽,11501个贫困村,还剩下5295个未脱贫摘帽,剩下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多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同时还面临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双重任务。未来三年,是决战绝对贫困、决胜全面小康的冲刺阶段,成败关乎全局。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脱贫攻坚实践,波澜壮阔、栩栩如生,依然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脱贫攻坚研究——以四川为例》沿着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聚焦三条重要的主线进行探讨:一条是马克思、恩格斯探索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问题的根源、方法和途径;一条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解决社会主义社会贫困的原因、方法和途径;再一条是四川省推进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希望本书的出版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消灭贫困思想的发展轮廓,进一步研究和认识贫困治理的规律。时下,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总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的步伐中,奋力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阔步走进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明天,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贡献!
王承先
中共四川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