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制度变迁
- 解川波 张虎婴
- 1351字
- 2021-04-09 14:19:50
第三节 脱苏向西的外贸与外汇政策
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贸易与外汇政策发生了两次巨大变化。第一次是全面建立政权后与西方经济基本割裂,全面倒向苏联及东欧国家,其经贸往来都通过双边货币协议结算。在这个结算体系中,中方一直是严重亏损方。
当时,苏联把持经互会国家的投资与贸易,将卢布做了个高定价,定为1卢布=4美元,但是在伦敦货币市场上1卢布=0.25美元。这样一来,苏联对东欧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贷款与工业设备、军火销售,就在无竞争条件下高价出口到这些国家。而偿还贷款本息及支付设备、军火款项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用基于国际市场价格定价的农副产品和矿产品实物、黄金和美元支付。
1960年以前,中苏贸易使用两种汇率制度:贸易汇率与非贸易汇率。贸易汇率用于贸易结算,官方称为正式比价。卢布高估最严重,但中方一直隐忍不发。经过中苏两国政府协定,从1958年1月1日起,基于苏联专家在华生活费用与在苏联生活费用比较而求出的非贸易汇款的比价,从正式汇率规定的1元人民币=2个卢布,改变为1元人民币=6个卢布,但贸易汇率仍然维持原比价不变。
中苏结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必然的结果,在自然地理上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两国国界相连。但是,在经济地理上就讲不通了,中间隔了近一万千米荒凉的西伯利亚才是中苏各自的经济中心,豆腐运成了肉价。而海运价是火车运价的1/10,所以,中苏间的普通货物运输主要靠波兰的港口中转。
在工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制造精密度上,当时苏联都比西方落后一两代,在价格上却比西方贵三成。所谓西方制裁中国,是这样的:1953年以前,因为朝鲜战争,军用物资是封锁了的,但民用物品还是可以从香港地区进出口的。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一般工业设备、器材、车辆,只要绕开美国,都可以进口,但因为中国是绑在苏联经济体上的,所以进得很少。1963年起就进口了很多西方设备与新技术专利,包括利用对方的出口信贷。
中国的外贸,1966年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的比重为全部对外贸易额的73%,其中日本占1/7,香港地区居第二位。其他重要伙伴为西德、法国。单是对香港地区贸易就获得了5.5亿美元,占从西方世界获得的全部贸易收入的1/3。据此推算,对西方世界的贸易总量大致为17亿美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为7亿美元。
1973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是大规模地进口西方国家大型成套设备和军工设备。
表1.1是1949—1984年苏联对华贸易统计。
表1.1 1949—1984年苏联对华贸易 单位:万卢布
表1.1(续)
资料来源:陆南泉,等.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七十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转向西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汇制度,依然像1950年确立的政策那样,把汇率分裂为严重高估本币的正式汇率和比较高估本币的内部结算价,并对出口商品施以低价采购的计划压榨,对贸易部门则用财政补贴来维持其运行。而进口企业的投资与生产成本则被人为低估。不过,当时大家都认为:没关系,肉烂了还是在自己锅里。精细、多层与多部门分析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日常性的各种比价的调整。频繁调整会导致计划经济体系中人民币计价的生产、投资体系和消费品计划价格的不稳定。因此,我们可以确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的汇率要服从本币价格的长期稳定性要求。
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接管理的境外中国银行继续保持警惕性的低姿态、低运营量,但在运行;并且其在满足中央的过度需求时,通过同业拆借、国际融资,尽量保证了国际收支大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