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印象:CINEMA 4D电商设计基础与实战(全视频微课版)
- 王靖
- 2996字
- 2020-08-27 11:26:47
2.3.1 粒子的建立与力场
通过创建粒子我们可以了解粒子的编辑器生成比率、渲染器生成比率、可见、投射起点/投射终点、种子、生命和速度等属性。通过创建力场可以了解到粒子结合引力、反弹、破坏、摩擦、重力、旋转、湍流和风力等力场可以做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粒子的建立
执行“模拟-粒子-发射器”菜单命令,然后单击“向前播放”按钮,即可观察粒子效果,如图2-317所示。
图2-317
粒子属性
单击发射器下方的属性面板,即可弹出粒子的相关属性,如图2-318所示。
图2-318
重要参数讲解
基本:在基本属性面板中可以更改发射器的名称及颜色,设置编辑器和渲染器的显示状态,勾选和未勾选“透显”可以对发射器半透明和不透明的显示状态进行设置,如图2-319所示。
图2-319
坐标:控制发射器的位置、缩放及旋转属性,如图2-320所示。
图2-320
粒子:通过计算机图形学模拟一些特定的模糊现象的技术。通过了解和学习粒子的编辑器生成比率、渲染器生成比率、可见、投射起点、投射终点、种子、生命、速度及旋转等属性,可以模拟出各式各样抽象的视觉效果。
编辑器生成比率:控制发射器发射粒子的数量。
渲染器生成比率:粒子在渲染过程中实际生成粒子的数量,一般情况下渲染器生成比率和编辑器生成比率的数量是一样的。
可见:控制粒子在视图中的可视化的百分比数量。
投射起点/投射终点:控制粒子发射的起始和结束的时间。
种子:控制粒子发射中的状态表现。
生命:控制粒子寿命,并可以使粒子的寿命进行随机变化。
速度:控制粒子的运动速度,并可以使粒子的速度进行随机变化。
旋转:控制粒子的旋转方向,并可以使粒子的旋转进行随机变化,如图2-321所示。
图2-321
终点缩放:控制粒子运动结束前的缩放大小比例,并可以使粒子的缩放比例进行随机变化,如图2-322所示。
图2-322
切线:勾选“切线”后,发出的粒子方向将呈现和z轴处于水平对齐的效果,如图2-323所示。
图2-323
显示对象:显示场景中替换粒子的对象。
渲染实例:勾选后,发射器变成可以编辑的对象,或者直接选中发射器并按C键,粒子对象外其他发射的粒子都会变成渲染实例对象,如图2-324所示。
图2-324
发射器:控制发射器的水平与垂直的尺寸大小,以及发射粒子的水平和垂直角度。在发射器中分为角锥和圆锥两种类型,角锥可以控制发射器水平和垂直角度,圆锥只能控制发射器水平角度,如图2-325所示。
图2-325
包括:用于设置力场是否包含和排除发射粒子的作用,如图2-326所示。
图2-326
力场
菜单栏中的“模拟-粒子-发射器”菜单的下方是力场的相关属性,如图2-327所示。
图2-327
重要参数讲解
引力:对粒子进行吸引和排斥的作用,如图2-328所示。
图2-328
强度:控制粒子吸附和排斥的效果。当强度数值是正值时为吸附效果,当强度数值是负值时为排斥效果。
限制速度:限制粒子引力之间距离。数值越小粒子与引力产生的距离效果越小,数值越大粒子与引力产生的距离效果越强。
模式:通过引力两种不同的模式“加速度”和“力”去影响粒子的运动效果,一般默认为“加速度”即可。
形状:通过不同的形状去控制引力与粒子的影响范围。黄色线框区域以内是引力衰减作用范围,红色和黄色线框之间则为引力衰减区域,红色线框区域则为无衰减引力区域。通过尺寸、缩放、偏移及切片等参数可以控制衰减的大小及方向,如图2-329所示。
图2-329
反弹:对粒子产生反弹的效果,如图2-330所示。
图2-330
弹性:控制弹力,数值越大弹力效果越好。
分裂波束:勾选此选项后,可对部分粒子进行反弹,如图2-331所示。
图2-331
水平尺寸/垂直尺寸:控制弹力形状的尺寸。
破坏:当粒子在接触破坏力场时会自行消失,如图2-332所示。
图2-332
随机特性:控制粒子在接触破坏力场时消失的数量。百分比越小粒子消失的数量越多,百分比越大粒子消失的数量越少。
尺寸:控制破坏力场的尺寸大小,如图2-333所示。
图2-333
摩擦:对粒子在运动过程中产生阻力的效果,如图2-334所示。
图2-334
强度:控制粒子在运动中的阻力效果。数值越大阻力效果越强。
角度强度:控制粒子在运动中角度变化效果。数值越大角度变化越小。
模式:通过摩擦两种不同的模式“加速度”和“力”去影响粒子的阻力效果,一般默认为“加速度”即可。
形状:通过不同的形状去控制摩擦力与粒子的影响范围。黄色线框区域以内是摩擦衰减作用范围,红色和黄色线框之间则为摩擦衰减区域,红色线框区域则为无衰减摩擦区域。通过尺寸、缩放、偏移及切片等参数可以控制衰减的大小及方向,如图2-335所示。
图2-335
重力:使粒子在运动过程中有下落的效果,如图2-336所示。
图2-336
加速度:控制粒子在重力力场作用下的运动速度。加速度数值越大粒子的重力速度与效果越明显,加速度数值越小粒子的重力速度与效果越不明显。
模式:通过重力3种不同的模式“加速度”“力”和“空气动力学风”影响粒子的重力效果,一般默认为“加速度”即可。
形状:通过不同的形状去控制重力的与粒子的影响范围。黄色线框区域以内是重力衰减作用范围,红色和黄色线框之间则为重力衰减区域,红色线框区域则为无衰减重力区域。通过尺寸、缩放、偏移及切片等参数可以控制衰减的大小及方向,如图2-337所示。
图2-337
旋转:使粒子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旋转的效果,如图2-338所示。
图2-338
角速度:控制粒子在运动中旋转速度。数值越大粒子在运动中旋转的速度越快。
模式:通过旋转3种不同的模式“加速度”“力”和“空气动力学风”影响粒子的旋转效果,一般默认为“加速度”即可。
形状:通过不同的形状去控制旋转与粒子的影响范围。黄色线框区域以内是旋转衰减作用范围,红色和黄色线框之间则为旋转衰减区域,红色线框区域则为无衰减旋转区域。通过尺寸、缩放、偏移及切片等参数可以控制衰减的大小及方向,如图2-339所示。
图2-339
湍流:使粒子在运动过程中产生随机的抖动效果,如图2-340所示。
图2-340
强度:控制湍流对粒子的强度。数值越大湍流对粒子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缩放:控制粒子在湍流缩放下产生的聚集和散开的效果。数值越大湍流缩放的聚集和散开效果越明显。
频率:控制粒子的抖动幅度和次数。频率越高粒子抖动幅度和效果越明显。
模式:通过湍流的3种不同模式“加速度”“力”和“空气动力学风”影响粒子的旋转效果,一般默认为“加速度”即可。
形状:通过不同的形状去控制湍流的与粒子的影响范围。黄色线框区域以内是湍流衰减作用范围,红色和黄色线框之间则为湍流衰减区域,红色线框区域则为无衰减湍流区域。通过尺寸、缩放、偏移及切片等参数可以控制衰减的大小及方向,如图2-341所示。
图2-341
风力:控制粒子在风力作用下的运动效果,如图2-342所示。
图2-342
速度:控制风力的速度。速度数值越大对粒子运动的效果越强烈。
紊流:控制粒子在风力运动下的抖动效果。数值越大粒子抖动效果越强烈。
紊流缩放:控制粒子在风力运动下抖动时聚集和散开效果。
紊流频率:控制粒子的抖动幅度和次数。频率越高粒子抖动幅度和效果越明显。
模式:通过风力3种不同的模式“加速度”“力”及“空气动力学风”去影响粒子的旋转效果,一般默认为“加速度”即可。
形状:通过不同的形状去控制风力与粒子的影响范围。黄色线框区域以内是风力衰减作用范围,红色和黄色线框之间则为风力衰减区域,红色线框区域则为无衰减风力区域。通过尺寸、缩放、偏移和切片等参数可以控制衰减的大小及方向,如图2-343所示。
图2-343
烘焙粒子:将粒子发射之后的运动轨迹进行记录,记录完成之后可以通过拖曳动画面板的播放滑块,播放粒子的运动轨迹。选择“模拟-粒子-烘焙粒子”命令打开“烘焙粒子”面板对粒子运动的起点及终点帧数进行相应的设置。“每帧采样”控制烘焙的精度,帧采样的数值越大采样的精度越精细。“烘焙全部”设定每次烘焙的帧数,如图2-344和图2-345所示。
图2-344
图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