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综论
- 于平
- 1550字
- 2020-08-29 16:00:24
五、作为学科建设专有名词的“中国古典舞”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关于“中国古典舞”的讨论中,叶宁先生曾以《漫话古典舞》(载《舞蹈》杂志1986年第4期)发声。她说:“中国古典舞这个名词,是1950年欧阳予倩先生提出的,当时是指京剧、昆曲中的舞蹈。我受欧阳先生的启示,在《舞蹈训练的第一步》(发表于1950年《中央戏剧学院学报》)这篇文章中用了这个名词。后来,在吴晓邦同志主持的舞运班结业后,我们成立了两个研究组:一个叫‘中国民间舞研究组’,一个叫‘中国古典舞研究组’。从此,中国古典舞这个名词就沿用下来了。”其实,欧阳予倩先生还在《唐代舞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8月版)“结语”中写道:“唐代的舞蹈艺术,总地看,有些僵化了的或者腐化了的东西,即使消亡了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好的东西,可以设想还有不少种子散布在民间,由民间艺人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事实也是这样……我们没有必要慨叹古代舞蹈艺术的消失。就现有的民间舞蹈、各少数民族的舞蹈、戏曲中的舞蹈,和历史文献(包括文学、图片、考古发掘的文物等)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看出从古以来,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过程,从而学习古人的有益经验,吸收其精华,扬弃其糟粕,这对于创造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的新舞蹈艺术,也是有帮助的。”
其实,谈中国古典舞最早的整理者必须要关注崔承喜。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创始人李正一曾于1951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研究班师从崔承喜,认为“崔承喜教授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种舞蹈动作,而是整理古典戏曲舞蹈艺术遗产的方法”。这“方法”是什么呢?崔承喜在留给我们的唯一一篇文章《中国舞蹈艺术的将来》(载1951年2月15日《人民日报》)写道:“对于中国古典舞的整理工作,大致可以分两个阶段来进行……传统舞蹈的素材是很丰富的,可是还没有整理出来一套基本动作。因此第一阶段应该着重在摄取古典舞中最典型的、优美的、英武的、有它独特性的代表动作和舞姿。这个摄取工作,一方面要尽量保有它原来的特性,一方面要抛弃一些不必要的动作。譬如,原来软弱的,使它有力;不够美好的,使它更美好;技术不够的,再增加技术……如果要把它(指京剧里的表情动作)舞蹈化起来,必须把原来京剧里的动作更夸大一点,把身体的表情动作规律化、节奏化……”毫无疑问,在她看来,“中国古典舞”就是学科建设的“专有名词”。
崔承喜进一步指出:“第一阶段摄取工作是容易收到成效的,第二阶段的创作工作却是艰苦的、长期的、需要不断努力的……要把传统的舞蹈艺术形式和现实的新生活、新人物结合起来,成为新内容、新形式,同时富有自己民族特点的艺术……需要表现新时代的新人物,这些人物的走路不再像京剧里的迈步子一样,因此也需要有新的技术来表现,这样就需要创作新的动作……”她的这一主张值得我们注意,即她认为“中国古典舞整理工作”的第二阶段“需要创作”。具体而言:“对于新舞蹈艺术的创造,一方面要从昆曲、京剧里去提取材料……另一方面,要从民间舞蹈中去吸取材料……再一方面,我们必须从现实的生活中去取得材料,进行创作……”进而言之,她还认为:“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新人物,纯粹靠东方的技术和动作是不够的。因为东方的人民感情比较隐藏、深沉,动作的表现形式也比较细微、优美。西方人的感情比较奔放、热烈,动作的表现形式比较强烈、大而有力。因此我们也需要学习西洋的技术和表现方法,使得我们的动作更加有力,这宜于表现新的战斗的生活和人物。学习西洋技术,仅仅模仿是不对的,应该把西洋的技术经过自己很好的消化,成为自己的血肉,适应自己的需求,表现自己的生活、感情。”这里所谓“学习西洋的技术和表现方法”,当然指的就是芭蕾舞蹈的技术和表现方法。但她倡导的“学习”,与我们前述关注表现方法的“演剧性”和关注训练方法的“科学性”不同,她强调的是“表现新的战斗的生活和人物”的“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