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是句号,也是逗号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很早以前,我就想出版一部有关楼宇经济的可读性强、受众面广的书,展现我在17年的楼宇经济研究中跑遍所有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部分地级城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可一直都被耽搁了下来。然而,这种想法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正如我对楼宇经济的观察、思考、研究、推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一样。

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卓越的天才诗人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曾说过,“历史的目的就是把时间收集到一起,从而让所有的人都在对时间的同一探求和征服中成为兄弟和伙伴”。应该说,我是楼宇经济的思考者、研究者,是楼宇经济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我应该也算得上是一位楼宇经济不知疲倦的引领者、不遗余力的推动者。因此,将自己对楼宇经济的见解、观点系统地呈现出来,就变得更有意义了。经过一年多的归纳、提炼、整理,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书付梓,也算是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吧。

楼宇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模式,从21世纪初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繁星点点,到重庆、杭州、南京、武汉、青岛等沿江沿海城市的紧随其后,再到长沙、南昌、昆明等三、四线城市的竞相追随,转眼间已在轰轰烈烈中走过了10多个春秋。这10多年间,楼宇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似一股风暴席卷了一二三四线城市。经济史家保罗·贝洛赫在《城市与经济发展》中发出了感叹,“这世界上没什么事情比城市的兴起更令人着迷了……没有城市,人类的文明就无从谈起”,我觉得也可以套用一下这句话,在“城市经济就是楼宇经济”的今天,如果没有楼宇经济的兴起,城市的魅力、活力、实力也无从谈起。

纵观楼宇经济10多年的发展历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正面的典型,也有反面的案例;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也有值得反思的问题。虽然楼宇经济发展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贡献有目共睹,但在其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让人隐隐担忧。这种隐忧来自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多个领域,如产业结构问题、金融风险问题、政府负债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文化传承问题等。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某种程度上说,楼宇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是一个缩影,折射出的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些是多年累积下来的,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有些犹如藏在水下的礁石,不留意是看不见的……楼宇经济的大船要想安全地行驶,必须设法避开这些礁石,否则就会对船体造成损伤。

200多年前,启蒙思想家大卫·休谟说过:“尽管人是由利益支配的,但是利益本身以及人类的所有事务是由观念支配的。”正如一场精彩的比赛,离不开卖力的运动员,也离不开公正的裁判员,更离不开理性的观众,而决定一场比赛最终效果的,是这些运动员、裁判员、观众共同的理念和为之付出的行动。究竟我们参加比赛是为了赢得胜利,还是为了兴趣,抑或是为了友谊?也许,所处的角色不同、所站的位置不同,人们的理念也会不一样。因此,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首要的措施在于理念的“重塑”。而答好“理念重塑”的答卷,政府官员要认真思考三个问题:是怀着“玉米剥一截吃一截”的心态还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是信奉“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是“不把问题留后人”?是想取得经济上的“单兵突进”还是想实现经济、社会、人文、生态上的“整体突围”?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着官员的施政理念,也直接影响着其治下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果。

也许人们会问,在楼宇经济发展中政府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互联网+”对楼宇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楼宇“去库存化”该如何推进?楼宇经济“1.0时代”与楼宇经济“2.0时代”到底有哪些不同……对于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许多地方政府都有过一些思考和应对。但实事求是地说,尽管花了一些心思、费了一番力气,但政府执行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有些是“新瓶装老酒”,有些是“抓灰掩火”,有些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总之,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值得探讨的地方。

著名经济学家、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名誉主席吴敬琏在2018年9月召开的第三届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上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我们面临的问题非常多,有很热烈的讨论,也有很多成果。但是往往流于现象层面的讨论,就事论事,对于基本问题、对于问题的本质缺乏透彻的理解,因此没有形成一些大家都能够认可的共识。因为基本问题没有弄清楚,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说,到底城市化的功能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深入地讨论,所以对于城市规模问题,就很难用一套经济学的共同语言来进行辩驳。”的确,对于城市,我们还有许多缺乏答案的考题、还有许多需要研究的课题、还有许多有待破解的难题。作为研究者,我们都应该有责任、有使命、有担当地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

对于楼宇经济而言,无论是一线城市发展的2005—2015年,还是二、三线城市发展的2008—2018年,楼宇经济发展所走过的10年历程,成就都是相当惊人的。楼宇经济从“1.0时代”向“2.0时代”迈进的10年,也是我潜心投身楼宇经济深度研究的10年。10年来,透过冷冰冰的楼宇,我以局内人的身份、局外人的视角看经济、看社会,虽只能算一名“土郎中”,比不上大家的视野,却折射出了当今社会具有忧患意识的底层心声;个中见解也许会有些不中听,甚至可能会有些刺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观点绝不是愤青之言,也不是发牢骚,更非妄议,大家可权当其是逆耳之忠言、苦口之良药。

我觉得,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也不管你是健康还是虚弱,其实在你的生命中真正需要保留的只有三样东西:你的经历、真正的朋友、内心的沉淀。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快餐文化”盛行,就现象指责现象的人多,真正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人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挂羊头卖狗肉”的人多,真正帮忙出主意、想点子的人少。其实,每一个希望自己的家乡、希望自己的城市、希望自己的国家好起来的人,都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把脉问诊,“吾日三省吾身”,“防患于未然”。

什么是专家?我的定义是:你不懂我懂,我就是专家;你懂得少,我懂得多,我就是专家;你知其然,我知其所以然,我就是专家。专家的观点未必是对的,也未必是一时就能被人理解的,更不会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但专家的话肯定应该是真诚的,专家抛出的论点务必要建立在一定的论据基础之上。我一直秉持这样的理念。

我人微言轻,不管书中观点、见解的对与错,权当一家之言、一孔之见。虽然我不敢保证我说的都是对的,但我敢保证我说的都是真的。因为我的观点都是建立在我17年来走遍上千幢楼宇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我有些担忧的是,在别人高唱“赞歌”的时候,我却在“虚热”中泼上了几瓢冷水,显得有些“另类”和“不合时宜”,也许这就是我的冷静与定力吧。“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个角度看看也是好事。因为有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到、听得到的,更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得到的。

毕竟,浮躁的社会中能真正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人并不多。然而,不管你听与不听、看与不看、想与不想,这些问题总会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回避不了。犹如阿Q头上的“癞疮疤”,不让动、不让碰,用几撮长头发盖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本书中的观点不管中听不中听、正确不正确,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儿不嫌母丑”,“儿子”对“母亲”的那种爱是不容置疑的。我今天说她“不是人们口中说的那样漂亮”,并不是嫌弃她,相反,是更爱她,是为了让她活得更漂亮、更精彩。不管“母亲”怎样看我,我都坚定地维护“母亲”、支持“母亲”、保护“母亲”,始终做一名忠实的“鼓手”和“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优秀的项目经理必拔于工地。古往今来,大凡有见地、有思想的人都不会是脱离实践的“坐而论道”者,也不会是随大流的“人云亦云”者,更不会是亦步亦趋的“邯郸学步”者,而只会是时刻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一状态的人。我崇尚这样的状态。本性、党性、职责要求我们要有忧国忧民之心,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从利于城市、地区、国家发展的角度建言献策。我之所以敢斗胆说出心里的想法,当一次《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男孩”,最终还是源于内心深处始终未曾泯灭的“良知”,这应该是出于农家子弟身上的那种纯朴、率真、善良的本质吧。因为打小时候起,父亲母亲就一直教导我要说真话、办实事!

我一直觉得,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在20岁时做“加法”,多经历、多感受、多体会,了解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在30岁时做“减法”,剔除不想要的,专注想要的,提高人生的品质;在40岁时做“除法”,看淡别人的毁誉,无论当面的还是背后的,都要一笑而过。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过:“文字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它是水平和无限的,它永远不会到达某个地方,但是有时候,会经过朋友们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这本书的视角是微小的,但至少它是真实的;虽然是非主流的,但至少它是鲜活的。如果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启发读者作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它就已实现了我的初衷,也算是“抛砖引玉”了。

2019年7月1日于钱塘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