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战略构想

(一)传统金融海外布局模式选择当慎重

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设立新的分支机构,包括分行、子行和代表处三种形式;二是通过并购参股或控股海外金融机构(见表2)。新设机构受到当地监管限制较严,发展周期较长,对当地市场的适应和渗透速度不快,但较为安全稳健,不存在较大的文化整合问题,管理和控制会相对容易。采用并购模式则可以获得被并购银行原有的客户群和本土化网络,迅速打入当地市场,但这种方式存在并购后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整合问题,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刚走上国际化道路的商业银行来说,若东道国监管限制较小,先采用新设境外机构的方式或许相对稳妥一些,待熟悉环境,找到合适的收购对象之后,再通过并购重组、机构整合的方式实现现有机构的有效扩张。

表2走出去两种模式的比较

续表

资料来源:浙江大学CIFI

对于新设分支机构而言,分行、子行和代表处三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见表3)。一般而言,在准入门槛较低、法律和监管制度健全、信贷业务资源丰富的地区(如东盟、欧盟国家),可通过设立分行的方式发挥集团优势;在准入和监管条件限制较多(如英国、美国)和经营风险相对较高的地区(如拉美国家),可通过设立子银行的方式设立防火墙。而在具体业务分配上,子行可以开展业务的种类较多,但也会有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要求;而外资分行业务种类相对简单,相应的监管指标要求也就低了许多。因此,中资银行通常会把零售和小企业业务放给境外的子行,这些业务不至于使子行超出监管指标要求;而把大额批发业务放给境外分行,可以利用总行的授信优势,而不占用境外子行的指标。

表3 代表处、分行和子行的比较

续表

资料来源:浙江大学CIFI

中资金融机构在“走出去”的区域布局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最主要目的是要追随“走出去”的直接投资企业,为其提供融资、贷款、结算、投资等多方位的资金保障,这些快速“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也为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业务基础。此外,中资银行在海外布局上还要根据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双边经贸往来、市场盈利空间,以及国家战略需求(包括产能输出、资源引进等)和政治、外交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目标区域。中资金融机构在海外布局上,应当首先以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经济发展成熟的亚洲地区为重点,巩固亚洲市场,并向泰国、马来西亚等金融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拓展;其次,要努力填补欧美市场的空白,并加强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的布局;最后,要牢牢抓住国家政策的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合作,推动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

(二)互联网金融海外发展值得期待

由于传统金融业的相对落后,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面临着种种困境。而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中国金融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互联网本身就是一张覆盖整个地球的大网,那么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互联网金融,注定要到达世界上的每个角落。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作为世界互联网金融的代表,在未来的国际化道路中机会与挑战并存,采取合理的策略和运用灵活的思维显得尤为重要。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金融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越早布局,就越能占据有利的位置。

于P2P行业而言,其发展具有不平衡和覆盖程度较低的特点。一是覆盖的国家较少,目前仅在美国、中国、英国等国家形成一定规模;二是P2P企业将目前投融资的经营范围主要限制在本国内,而国外投资者进入的门槛较高。中国P2P企业的跨国发展应以获取渠道作为关键点,在区域上,以亚太地区为中心,开发周边国家市场;在策略上,注重平台运营的当地化,结合该国情况制定相应策略;在模式上,搭建平台以本币计价为当地的投融资服务是占据当地市场的有效途径。真正地实现国际资本流动的跨境P2P平台则要等待时机,一是海外的当地业务要足够成熟,二是政策层面要逐步放开资本项目。通过P2P的提早海外布局,可以实现新金融体系下中国对国外影响力的增强。

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应采取从线上国际贸易中心,到现金流和信息流汇集,再到线上国际金融中心“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建立线上国际贸易中心,即推进电商业务的国际化,为累积现金流和信息流做准备。以阿里巴巴为例,在其国际贸易的收入结构中,零售占比逐年攀升,批发占比有所下降,到2013年,零售占比增至19%,而批发占比降至81%,这也预示着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增长点在国际零售方面(见图6)。在建立国际贸易中心之后,为现金流和信息流配置良好的输送渠道是由贸易向金融转变的关键,第三方支付是搭建渠道的有效手段,能够完成现金和信息的传送和累积。线上国际贸易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为企业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建立了基础,之后,应当继续扩大第三方支付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现金流和信息流。同时,在此基础上,以借贷为开端,逐步布局其他金融服务领域,以推进由第三方支付、国际贷款、国际基金等组成的线上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图6 阿里巴巴国际贸易收入结构占比

资料来源:浙江大学CIFI,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