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计算机辅助现场监理工作的应用与不足

1.计算机辅助现场监理工作

在“数字化工地”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在工地现场关键点设置了数码摄像探头,24小时监控施工过程,为及时发现问题以及事后总结过程提供了技术支持。而眼下,监理行业也提出了“数字化监理”,原理同前者一样,只不过是把现场情况传送到监理部的计算机屏幕上,监控者为监理人员。

建立高效、实用的数字化监理模式,并使之形成科学的专家系统是今后探索的重要问题。这个模式首先应以监理公司为节点。各监理公司根据各自项目规模、特点以及施工情况,配备相应的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数码录音笔等,按照监理的“三控一管一协调”要求形成监理的管理信息,然后进行分类、筛选、存储。基本上可以分成四个内容。

1)现场监理控制的远程监控

通过预先设置在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等关键点位上的摄像探头,把现场施工实况传送到监理部的计算机屏幕上,监理人员根据需要及时存储。若发现违规操作及时抓拍并粘贴于监理联系单、通知单上,发送给施工单位要求整改、纠正。特别是在工序或部位需要监理旁站时,可实现多工作面、多工序地监理同步旁站,同时节省人力,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监理人员在巡视、平行检查时可利用数码相机将重点部位、关键节点等施工情况拍照后接入计算机进行编码、配文字说明,形成档案资料与验收记录一并永久保存,在以后需要时可以一目了然,真实再现历史。另外,出现质量隐患时能做到用事实说话,有很强的说服力。当遇到重大问题时可将取得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公司,便于公司及时了解、掌握,果断处理。

2)计算机处理文档,实现无纸化管理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最终是通过文字和图表来反映的,而文字、图表编印又是日常工作处理的主要内容,从监理工作开始的招标投标文件、合同文件、会议纪要,到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以及监理记录、监理发出的各种函件、通知单等,都可用计算机软件来处理。同时可以清楚明了地分类存放,便于管理和使用。而对于监理月报、汇报总结、演示演讲、专题纪要等所用到的提纲、图示图解可用幻灯软件来制作,形成图文并茂的监理档案。对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传递来的纸质载体文件则及时形成电子监理档案,从而实现无纸化管理。

3)计算机辅助管理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计算、绘图和信息加工功能,能有效地进行辅助管理和监控,如编制工程预算和月度付款审核;排定和优化工程进度计划与投资计划,进行计划与实际对比监控;记录、跟踪质量监测信息,分析对照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进行动态管理;建立质量监测知识库或专家系统辅助监理人员按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监理工作。

4)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监控

因为每个建设工程监理涉及的信息多,因此必须由计算机来辅助管理,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处理。对于建设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等信息作为共享资源,可自己开发建立,也可从第三方获得,如联入中国建设信息网。另外对于不同项目形成的监理档案可联入公司的主服务器,与公司内部其他项目联网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而且公司领导也可通过因特网、宽带数据网随时查阅公司所监理各工程的基本概况。

在数字化网络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建筑监理行业引进这项技术完全成为可能。而其优势也极其显著:一方面改变目前监理在工地的高负荷、高强度的“巡回式”管理模式,使得现场监理人员大部分精力不再用于现场巡视,而将多余的精力针对现场实际提前进行预控或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把关。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相应减少人员配备数量。同时提高监理的工作效率、精度和实时性。以质量控制为例,一般都要等到错误或违规行为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被发现,甚至还需要延迟另一段必要的时间,才能有效纠正。而运用数字化监理模式,则有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质量问题。另外还有利于提高监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建筑工地运用数字化监理模式时,首先要求监理工作必须及时到位,所下发的函件必须符合规范、标准,且监理工作也必须在规定的程序下或标准下进行,因为记录的大量工程实体同步音像资料可随时再现工程历史情况,这必然要求质量、安全等问题必须按规范、标准去处理。另外,公司的远程监控对监理自身工作也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2.当前监理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1)软件应用投入不足

由于许多单位的领导和项目决策者对监理软件认识的局限性和财力的限制,目前我国在监理软件应用上的投入明显不足,包括购买软硬件的投资、人员培训的投资都无法满足需要,加之使用软件所产生效益的滞后性和间接性,更加重了这一趋势。

2)缺乏先进适用的监理软件

单纯依靠购买国外的商品化软件,不仅费用昂贵,而且由于应用环境的差异,许多国外的优秀软件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而国内自行开发的一些商品化软件和专业系统,却由于在管理理论支持、开发团队构成方面的一些原因,无法满足大型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需要。可以说,目前国内性能先进并适合现有工程应用环境的监理软件并不多见。

3)缺乏良好的数据环境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原本用来进行工程数据处理的软件却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数据支持。数据的缺乏、基层数据管理的混乱、项目参与各方数据传递过程的延迟等都是制约工程软件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因素。

4)现有监理软件使用者的素质缺陷

目前我国工程监理人员普遍缺乏使用软件所必需的计算机和外语基础,同时对工程监理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也缺乏深刻的理解,这也影响了监理软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

工程监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不仅应具备一套先进适用的工程监理软件和性能可靠的硬件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应建立一整套与先进的计算机工作手段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工程监理组织体系。因此,解决困扰我国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层次的问题,必须改进监理软件的系统,同时建立完善的工程监理的软件、硬件、组织软件和教育软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