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

酒店会所

TUVE

设计单位:设计集人Design Systems Ltd

设计团队:林伟明、王永健、朱慧丰、张星、钟建龙、方欢欢

项目地点:香港天后清风街16号

房间数目:66间

客户:TUVE 酒店

摄影:Matteo Carcelli、设计集人Design Systems Ltd

插图:郑静鹭

文字:李嘉玲

寻隐之体验

这座精品酒店以低调的姿态坐落于香港天后街,与铜锣湾只有一园之隔,既远离商业购物区的热闹繁嚣,又享信步之遥的便利。酒店所在地是地道的香港社区,附近有各式小餐馆、菜市场、旧区建筑、庙宇以及电车路沿途的港岛景观,尽显香港本土气息的一面。酒店旨在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宁静世界,旅客抵达后穿过大门,便能暂时忘却周遭的环境与生活的喧嚣。

从出发前接触的官方网站、社交媒体专页,至到酒店后的空间发现与留宿,整个酒店体验潜藏散发着酒店理念背后的美学与诗意——一种需要用心发掘和感受的隐约含蓄之美。

稀有,在于细致入微

这家精品酒店的创办人希望以稀有的特质令其酒店独树一帜。为此,我们重新审视“稀有”的意义。我们觉得“豪华”这个词语现在已经变得媚俗,所以我们摒弃了以价格高昂或具有异国特色的家具、物料建造一座豪华酒店的想法。将这家酒店的“稀有”之处体现在其“细致入微”的方面——一种超越表象的美。

物料的质感代表着各种各样的特性,组合起来就成为设计作品的性格。我们选用了一系列比较常见的材质,如混凝土、黑铁、黄铜、橡木、夹丝玻璃等,难度在于如何发挥它们自然的美态和释放设计的可能性。我们的方法是透过光线调度和运用特别手法处理物料表面,发掘纹理的可塑性。

光与细节,揭示隐约含蓄的美

光,是一种人类共通的设计语言,能牵动人心,引发共鸣,超越语言,无分国界。不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照明,都有益于展现材质的特征、纹理,或透亮反映,或掩蔽投影。在接待大堂里,白色大理石蜿蜒的天然纹路,与隔断墙身投射出的光影相间,交织出跃动淋漓的画面。而入口走道的玻璃纤维强化水泥(GRC)预制墙体,其错综的接合与细密的轮廓只有在地面泛出的光线映照下才清晰可见。

态度,是指我们的细部设计所蕴含的意念、手艺与性格。这座酒店所有的外露细部都是我们特别为此项目专门设计,每个角落都体现着酒店的细致入微。方寸之间尽显手工的痕迹,不经意地流露出每个细节的品性,纪录着它们的制作过程,并在与周遭材质和使用者的互动之中留下印记。就如接待柜台和洗手间的黄铜表面,使用的部分在日常接触的打磨下变得光洁如镜,其他的部分则因为不常触摸而氧化,在摩挲与荒芜之间慢慢勾勒出深刻的图案。整套细部,小至一个挂钩、一个门顶,都是为酒店量身定制的专属设计,我们希望以此表达酒店的体贴与细腻。

逐步揭开的发现之旅

整个设计不论在实体或心理层面上都可以说是静待旅客逐步揭开的旅程,进入一个空间犹如打开一扇门。这个开启、发现的仪式,是惊喜的一瞬、情感的萌发。我们为这个酒店探索之旅创造了一连串引人入胜的场景:从旅客到达酒店,穿过大门进入深邃的走廊,搭乘升降机来到接待大堂,然后来到透彻明亮的客房楼层,一幕幕的惊喜引领旅客到达探索之旅的目的地——房间。进门但见一个盒子伫立在中心,掀开盒盖后却是收藏着精美小馔和用品的柜子和书桌。旅客把每个空间与细节层层揭开,逐步领略酒店的缜密心思与含蓄美学,令旅居充满意想不到的发现。

我们希望通过严谨的设计,呈现酒店独一无二的气质与风度,为旅客带来发现的乐趣,以源源不绝的惊喜与感受塑造难忘的酒店住宿经验。

入口平面图

接待处平面图

普通房平面图

贵宾房平面图

SONG'S CLUB

设计单位:RED设计(Ray Evolution Design)

主创设计:黄永才(Ray wong)

参与设计:王艳玲,王文杰

项目地点:广州珠江新城

项目面积:1680m2

主要材料:GRG,铜片,电镀不锈钢,大理石,耐候钢,地毯,实木地板

摄影:黄永才(Ray wong)

殊荣连接:2014-2015年度美国纽约第11届/HOSPITALITY DESIGN AWARDS(酒店空间设计大奖赛)冠军奖

完成时间:2014.12

位于广州市CBD珠江新城兴盛路的“宋吧”是基于中国山水空间情趣以及时间与空间的叙事想象所设计的一个集娱乐休闲与餐饮功能于一体的场所。

由GRG塑造的形体所形成的不同围合以及互相渗透的空间是“宋吧”最显著的特点。GRG的工艺技术使得围合的墙体如山体般流动,起伏。我们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寻找古人对空间、艺术、诗意的向往,用现代的语言创造出形体不一的起伏“山墙”,围合出不同的界面模糊暧昧的空间,垂直线条相交的装置墙体在灯光下透着光影,如自然的树影婆娑,粗糙的材料与光滑的金属贯穿不同元素,使原始与未来的因素在一个空间发生碰撞。

“宋吧”用了先进的GRG技术来建造空间里最有张力的“山墙”,使得这些流畅起伏的、像国画里的山体一样的造型能在“宋吧”这个空间里组合起来,形成富有艺术感的空间。在这些GRG的流质形体上贴上金属的质感,使其更加具有现代的质感与场所的属性。空间里除GRG外不乏一些手工工艺制作的艺术元素,垂直线条相交的装置与“SONG”的LOGO金属板,都是一些手工制作的艺术装置。现代与原始的因素在碰撞着。

亚洲有着自己独特的文脉,这些基因不该被忽略或者遗忘。“宋吧”的设计也是我们对传统与现代的共性进行思考的结果。东方人对空间的理解,对诗意、自然、意境、对话的空间表达是有自己独特领悟的,如园林的一步一景,开合的设置,漏透的呈现。对于这些因素,我们尝试在现代的设计中寻找他们的共性与延展。

“宋吧”在广州CBD的酒吧街中以自己独特的姿态获得非凡的反响,在众多酒吧中以其独特性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对细节及品质的关注与执著使得“宋吧”的品牌效应正在发挥着作用。创新、品质已经和“宋吧”融合在一起,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不少市场份额。

平面图

桔子水晶酒店

设计单位:南京名谷设计机构

主创设计:潘冉

文字:八路

大厅立面图

大厅立面图

桔子水晶酒店的大堂是整个酒店项目花费最多心力最后完成的部分。大堂的基础条件优越,拥有非常漂亮舒展的沿街界面、大面积的有效采光以及精美的花池景观。入口不远处,清澈的水流缓缓流淌,岸边生满芦苇花,夏季夜晚伴着点点萤火,诗一般浪漫。

大堂具备优越的临街界面,但是从建筑空间尺度整体上考量,进深稍显欠缺。进深短浅导致处理建筑内部与外界的关系时必须非常谨慎。设计师选择淡化内与外的界限,将自然界的元素采摘洗练,力求将空间保持在一种既开放又闭合的平衡状态。走过室外的芦苇丛,穿过门廊的芦苇意向,路过等待区高大的桔子树,走过总台背景上翩翩飞舞的蝴蝶,一直到垂直交通厅萤火再现。设计师用空间界面的层层叠加与反复咏唱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定格的田园映像。为了使交通通而不畅,更有趣味感,又在门廊处稍微设置了一个小“障碍”。双重门廊组织人流从两侧绕行后汇聚在景观的中轴线上,颇有种中式影壁的味道,拉长了空间体验路径的同时在保温节能等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酒店类建筑空间,除了本身常规的住宿餐饮等传统功能,可不可以同时作为心灵休憩的场所为路途中疲惫的旅人提供一个可以无事停留的地方?可不可以在尊重个人隐私的同时,在公共空间内塑造一个可以让人们围成一圈的“大客厅”?设计师认为有人情味的建筑,当是建筑原本应有的姿态。你有过在图书馆中办理入住手续的经历么?爱书之人定会欣喜若狂。等待的过程不再枯燥乏味,可以去桔子树下荡荡秋千,可以从墙面的书架上拿几本自己感兴趣的读物随手翻翻,或者可以选择对面的吧台,窝在沙发里听听音乐聊聊天。此时,大堂不仅保留了原本的使用功能,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有温度的客厅;到了晚间,随着灯光、声响和主题的变换处理,它又可以变化成一个举办艺术、音乐等活动的小型空间,某种意义上用“文化沙龙”来定义可能更加准确。

在现代设计中,艺术与建筑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室内空间设计由于具有相对灵活性,更具备将建筑艺术化的条件。在本设计中,设计师从几何学角度进行思考,将现实的藩篱形象化,将固有形态切割分解,利用形象的渐变、疏密的渐变配合思维的延续,以虚实渐变的手法打开空间延展性。随之形成了层层叠叠抽象的桔子树与品牌概念相呼应,叠加的元素向着上空延展,但水平方向仍然保持着流动感。严谨的空间构成配合巧妙的灯光处理、艺术家原创的雕塑、素描画作的植入,形成了一个由多种艺术手段共同打造的作品,并再次返回到现实中在入境者的体验中逐渐成型。材料上使用了穿孔铝板、清澈透明的钢琴漆面,形成冷暖平衡的环境色彩,星点成片的空间照明。环境温柔冷静,透彻人心。空间的叙事性得到了凸显,建筑似乎退到了艺术的背后,仿佛每一个灵魂的悸动是真正自主的。有一位入境者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当年华老去,一程山水、一段故事、一个过客感悟着自净其志、不忘初心的坚持,穿越了轻寒的窗棂,温暖绽放缤纷的篇章。”也有人觉得“那一串串灯光多么像小时候山林中的萤火”,桔子树“使人回忆起婆婆院里的柿子树以及她抚摸过我面庞时的温度。而我即将举步离开,回望那个冰冷的孩子,会忽然忆起电影里那个绝望的小男孩,一遍遍地向仙女祷告:‘我不是机器人,请将我变成一个真正的小男孩。'”雨季缠绵,等到天空放晴,也许又是另外一种体验了吧。

大厅平面布置图

大厅顶面布置图

酒店平面图

补天

主创设计:李江涛、陈江波

参与设计:吕迅、易炜、范以蕃、黄宇

项目地址:湖南郴州小埠南岭生态城在水一方D1-1栋

项目户型:别墅多居室

项目面积:220m2

建筑及室内总造价:110万元

摄影:杜武宜

本案为设计师自装办公空间,地址选在一个环境优美的高尔夫别墅楼盘,地面上一层,工作室面积虽不大,但设计有接待大厅、两间设计师办公室、助手办公室、物料室、财务室、会客区、厨房、卫生间,功能基本齐全。整体设计思路比较自我,完全以设计师自己的想法为准,运用大山石、老木茶台、盆景、案几,木桩凳等元素营造了一个厚重的东方中式空间。

“女娲补天”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装修行为,借助古老的神话传说,隐喻中国当代空间设计环境,找准自己的文化脉络,民族性格,抓住最本真的自然基本元素——水、木、石、光影,表达当代中国的审美调性,把控自己的设计方向。

现在是回到理性思考,回归自然的时候了,对物欲奢华无度的放纵,对自然关爱的缺失,对自然没有敬畏,缺乏与自然环境建立和谐标尺的意识是盲目浮夸的。

当代设计者们该有的责任包括尊重历史文化,尊重自然环境,以同样的心境对待人类共有文明,以此态度为基础,立足当下面对未来,为中国建筑空间设计享誉世界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平面图

立面图

晃岩·53精品酒店

设计单位:厦门一亩梁田设计顾问

主创设计:曾伟坤

参与设计:曾伟锋、李霖

项目地址:厦门鼓浪屿

设计时间:2015.01

开放时间:2015.03

项目面积:1120m2

主要用材:素水泥、白蜡木饰面

摄影:刘腾飞

晃岩·53精品酒店,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作为一个改造项目,为了更好保护历史建筑,设计师在不改变原建筑结构的前提下,通过保留建筑原有的木质梁结构,运用素色的水泥作为基材搭配整个空间,旧木与水泥,两种材质的碰撞极大拉升了空间品位。整个空间不做过多装饰,运用设计师精心定制的装置画和精工制作的黑漆吊架来增强空间感观。摒弃浓郁的色彩,运用素雅的白蜡木饰面来调和空间的灰色调,配合恰到好处的灯光设计,让整个空间温馨灵动又不失亲切。

微派艺术馆

设计单位:蓝色设计

主创设计:乔飞、张振刚

参与设计:谢迎东、管商虎、徐砚斌、陈素芳、刘凯

项目地址:郑州市商都路十里铺街建业五栋大楼E栋301-302室

设计时间:2014.10

开放时间:2015.06

项目面积:260m2

主要材料:水泥花砖、木板、钢板

摄影:乔飞、刘佳飞

“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也。”(汉·班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宋·苏洵)。

微·静

当客访,立其口,观山石,闻丝竹,感牍朴,临其境,心神怡,欲穷其内;缘道行,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静谧空灵,器物俨然,茶香四溢,光影婆娑,一片怡静、自然、瑞和之象;踱步徜徉,步移景异,虚渺灵奥,若隐若现,看似轻描淡写,却构思巧妙,令人神往,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便是空间中最耐人寻味之笔……

繁华的都市,渐行渐远,脱离了本心,丢失的太多,是心灵寂寞了世界还是世道同化了人心,知为知不为知,方向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