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启蒙,道学深探
熟读《易经》,深受启迪
落下闳在求学时代能够学习的书籍有:《周易》(也称《易经》)、《道德经》《论语》《周髀算经》《算数书》(成书于公元前186年之前)及《九章算术》,等等。《汉书》里保存了《太初历》(即《三统历》)的全部内容。从落下闳的《太初历》可以看到,他的天文、历法、数学、哲学的基础,都可以在上述的著作中找到根据。
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易经》,通过观察天上日月星辰的现象,观察大地高下卑显的情状,观察鸟兽羽毛的文采,观察山川水土的地利,就近取象于人的一身,向远取象于宇宙万物,于是抽象出八卦,又两两组合成六十四卦。用现代的话语说,就是抽象出64个“图像模式”,然后用语言文字加以解释,成为相应的64个“语义模式”。
原始“八卦”的八种模式都与实物有关:乾(象天)、坤(象地)、震(象雷)、巽(象风)、坎(象水)、离(象火)、艮(象山)、兑(象泽)。这原始的八卦,代表8种“实物模式”。《易经》中的记数法是二进制的“数学模式”。总之,《易经》已充分显示出中国古代先辈早就熟悉“建构模式”的方法,善于进行“模式思维”。
易是由日和月这两个字组成的。天上的一阴是月,一阳是日。《易经·系辞传上》写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奠定了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历”,既要把握月亮的运动,同时也要把握太阳的运动。《易经》强调天地人之道都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从而将“阴阳互补”“对立统一”提升到哲学原理的高度。
《易经》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包含了中国古代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哲学、数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原生态、原创性”的“元科学”内容。《易经》是中华文化中第一本影响全人类的“集大成,得智慧”的哲学著作。一些人将《易经》视为类似于西方“星相学”的、用于“算命”的知识,这就大大误解了《易经》,降低了《易经》的科学和哲学意义。
《易经》这一哲学著作包含了“数”“象”“义”“理”。“数”即数学的模式,“象”即象征的图式,“义”即人类之道义,“理”即宇宙之原理(规律)。从“图像模式”看,《易经》对于提出“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都有直接的启发。后来,落下闳制定《太初历》,丰富了人们对《易经》关于日月运行的定量理解。
诸子百家,儒道兼容
落下闳,复姓落下,他的父亲给他取的名是“闳”,字“长公”。《论语》里最接近他名字含义的就是“弘毅”二字。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篇第八》)“闳”,广阔宏大,弘也;“长公”,意志坚定,毅也。落下闳在落阳山上的高阳山,观测天象,夜以继日,数十年如一日,道法自然,终于领悟了宇宙的“浑天形象”。
落下闳在求学时代,能够学习的经典书籍有:《易经》《老子》(也称《道德经》)《论语》《孟子》《庄子》《列子》《吕氏春秋》《天问》《算数书》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这两本书成书于公元1世纪,但是,其绝大部分内容产生于秦以前。
落下闳进入中年时代,特别是进入京城之后,当时的书,例如《淮南子》等,是一定可以看到的。《淮南子》里就系统记载了二十四节气。落下闳受《淮南子》的启发,将二十四节气完整引入《太初历》,也有这种可能性。事实上,在秦代使用的《颛顼历》中,已经有二十四节气,只不过,那是建立在“盖天说”基础上的。
从落下闳创的“浑天说”和《太初历》可看到,他具有的天文、历法、数学、哲学知识,都可以在上述的著作中找到一定的根据和基础。落下闳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
中国古代的天文、数学,都是为农业产生服务、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服务的,同时又有力地促进了农学和医学的发展。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见长,这是非常明显的。
文翁兴学,影响全国
汉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蜀郡守文翁在成都开始兴办学校,后得到汉景帝和汉武帝的表彰,并在全中国推广。落下闳遇上了西汉大兴教育的时代,他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少年时代接受的学校教育非常好。他掌握了“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
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吏。庐江郡舒县(今舒城县河棚镇枫香树乡文家冲)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石室”,办地方官学,招收下县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徭役,选成绩优良者任郡县官员,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文翁开创了地方政府兴办“公立学校”之先河。文翁兴学得到两位皇帝的嘉奖:汉景帝“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汉武帝又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由此大大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文翁兴学推动了蜀学的兴起。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在“文翁兴学”的启发下,汉武帝于公元前124年建立“太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官员,将儒家的“学而优则仕”制度化。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特大事件,直接影响到“科举制”的诞生。
天数农医,基础科学
在西汉年间,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等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民以食为天”,人人都需要吃饭。中国进入农业社会之后,人民从实践中体会到农作物的耕种必须遵循季节气候规律,必须按照季节的变化来安排农业的耕作。要掌握季节变化的规律,就需要发展天文学和数学。
中国古代当然是有科学的!
看一看“科”这个字。左边是“禾”,这表示“要种庄稼”,由此就会产生“农学”。种庄稼要知道天文历法,繁体字的“历”是“曆”,其中就是“日”上两个“禾”。禾的生长要受到日月星辰运行的支配,种禾的人就要懂得“曆法”,这就需要发展天文学。人生病要治疗,药物主要还是来自草药,例如黄连、青蒿、三七、甘草等,这就会产生医学。“科”字的右边是“斗”,看一看天上的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能够告诉我们春夏秋冬四季,由此就会产生最早的天文学;同时,“斗”还有“度量”的含义,由此就会产生数学。中国古代最初的科学,就是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
在古代的巴蜀,农业发展较早,因而,天文学和数学也就发展较早。正如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所证实的,巴蜀大地的先民们,不仅在艺术上有自主创新,在科学上同样有自主创新,特别是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的自主创新。阆中是巴郡的中心城市,天文学和数学成就很大。
落下闳在他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中,要学习比较系统的天文历法知识。那时使用的《颛顼历》,其中已包含了许多天文学和数学的基础知识。天文学的基础知识,我们要从更遥远的年代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