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地生根:让智能制造回归价值
- 于琪
- 1019字
- 2020-08-27 17:41:13
1.1 企业之困——升级转型迫在眉睫
老刘是某私人企业的老板。创业30年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现在公司也算搞得有模有样,前几年情况好的时候企业一年上缴利税几千万元,为社会做了不少贡献。但这几年市场变动很大,现在的客户订单要求交付的时间越来越短,产品的波动也大,混线生产的情况越来越多,他自己忙于外部应酬,也没精力去抓管理细节。每次会议简单听几个副总、部门负责人的汇报都像是过流水账,狠抓一下管理就有各种吐槽。几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都在公司做高管,物质生活日益富裕,没有变革的动力,而年轻人又不能独当一面,正是企业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老刘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公司在生产制造方面存在问题,但细说又说不清,更别提拿出解决方法了。很长时间不接触底层的管理,公司生产制造层面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定量分析,自己也不能实时掌握公司生产状态,直到自己接到客户投诉才发现问题严重了。可问题挖不深,除了发火,还能做什么建设性的工作呢?
老李是某国企的总经理。十几年前,他所在的行业的产品供不应求,而现在这个行业一片黯淡,利润率低。由于国内私企品牌崛起,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既压低了产品价格,还占有了一大部分市场。国企减员不像私企那么灵活,而增效又似乎不是出路,毕竟市场需求量有限,万一增效之后产品出现滞销又怎么办?搞新产品研发吧,现在私企里的产品研发从进度、质量上似乎都力不从心。思索良久,觉得出路有两条:一条是利用国企可以比较便捷地融到资金的优势,在现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发展智能制造,来个“借壳上位”,争取成为同行业中的智能制造服务商;另一条是利用国企在某些方面更容易获得政府资源和扶持的优势,研发新产品,争取产业升级。方向是有了,关键是抓手在哪里?做事讲究“道、术、器”,“术”和“器”没有积累,从哪里获得指导呢?
以上的问题很典型,是很多我走访、交流过的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整体来说,是企业遇到了产业升级转型的临界点,或者叫做瓶颈。具体来说,企业如何升级转型、制造业如何“换血续命”,体现在存在解决制造企业数据不透明、问题不量化、研发复杂等问题。
这还是大面上的问题。如果从生产制造的计划环节、物料供应环节、仓储管理环节、生产报工环节、设备管理环节等方面去发掘更为基本的问题,那简直是纷繁芜杂,不忍直视。
“走集约型发展的方式,不要粗放式发展。”之前忽视过的口号现在成了用教训换来的名言警句。但时光不能倒流、时局容不得假设。困局已成,如何破局?这才是当下需要解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