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朗诵的精神

朗诵的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基本的现象是,有些老师不会朗诵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或读得断章取义,或读得味同嚼蜡,或读得苍白无力;有些学生读文章也是磕磕巴巴、哽哽噎噎,不流畅,或增字,或减字,或随意改字。公开课上常有这种现象,估计平时的课堂上就更多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过传忠先生、彭世强先生说起这种现象,痛心疾首,因此两位先生凭借一己之力,开朗诵会、办朗诵班、躬行践行,不遗余力。我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常能看到他们穿梭奔波的身影。

然而,朗诵的问题好像依然没有大的改观,不仅如此,面临着考试的压力,朗诵的声音似乎日渐式微,有些语文课堂上几乎已经听不见琅琅的读书声了,学生基本上都在埋头做题。这种有违语文教学规律的现象,近些年来似乎有抬头的趋势。我想,每一个热心语文教学事业的人,面对这种现象,都不应该漠然而视,无动于衷。语文教学课堂上,应该还我琅琅读书声;中小学校园里,应该还我琅琅读书声!

让人倍感欣慰和骄傲的是,近些年来,对于朗诵或吟诵,许多有志之士正在努力做一些事,或在社会上举办朗诵会,像清明诗会、中秋诗会、新年诗会等,或在学校指导学生学习吟诵,排演话剧,搞戏剧会演,吟诵古诗文,工作做得如火如荼。这其中特别要说一说的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资深语文特级教师彭世强先生。

彭先生一直默默做着朗诵的工作,不事张扬,但他对语文教学的热情和提携学子的爱心一如既往,丝毫不减当年。他按照语文教学的理想和规律,在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推进工作。虽然退休多年,取而代之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彰显的是对教育、对诵读的热爱。开设吟诵选修课,创建学生朗诵社团——海鸥朗诵社,这些实践,不仅发掘出了彭先生能说、会唱的戏剧功底,而且恰恰从这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语文教育的天窗,让我们看到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天光。

2006年,笔者非常有幸聆听了彭先生的“人啊人”的朗诵报告会,顿觉感动、震撼,自己身上的那一些似乎沉睡的热血,也被充分激活了!原来我们也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我们的伟大的民族的!这种热爱的感情,在彭先生和他的学生的朗诵声中,被充分地唤醒了。我看到,场上1800名学生和老师,眼眶湿润了,眼睛发亮了,身子骨渐渐地挺立了起来。这种现象,我们多久没有看到了,这种场面,在语文课堂上多久没有看到了,这种激情、这种热烈、这种鼓舞人、打动人的声音,我们多久没有听到了?

感谢彭先生和他的学生,感谢他们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用洗尽铅华的朴实声音,让我们又回到了语文,回到了人文教育的现场。

通过这声音,我们又找到了回家的路,又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又看到了大写的人的身影!倘若需要从学理的角度对彭先生的朗诵做点梳理的工作,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彭先生的朗诵为我们确立了一种朗诵的精神。

这种朗诵的精神是什么呢?

首先,它必须传达中文之美。古老的中文自身具有先天的声律之美,平上去入,平平仄仄,抑扬顿挫,多美啊!光是听听这声音,就能被它打动,就能受它感染,所以朗诵的精神首先是能彰显汉语之美。

其次,朗诵的内容必须能帮助学生塑造人格。朗诵固然十分强调仪式感,强调形式的美,但朗诵的内容对学生身心的陶冶,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似乎更重要,这必然要成为朗诵的精神内核。没有高尚的朗诵内容,一切朗诵都会成为空中楼阁。做到了这两点,我以为就把握好了朗诵的灵魂。当然,彭世强先生的“人啊人”朗诵报告会,真正体现了这样一种朗诵的精神。

第一,他立足于一个“人”字。

他精选优美的诗文(大都是教材中的美文),让我们通过声音“看”到每一篇文字的背后都站立着一个人,或一个坚强的人,或一个自立的人,或一个清醒的人,或一个生命力丰沛的人。更让人欢欣的是,彭先生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教学和生活感悟,不仅引导学生朗诵好每一段文字,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做好一个大写的“人”!当那个生患先天疾病,身高不过一米多点的小姑娘走上讲台,自信而神采奕奕地朗诵时,感动和认同的掌声便像风暴一样响起来,经久不息。从这里,我们难道仅仅是感受到一种声音的力量吗?不,我们更感受到了人的力量!这,就是大语文,就是生命教育的力量,就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第二,他传达一个“情”字。

如果说文学作品主要是突出一个“情”字,那么文学作品的朗诵就更要突出这个“情”字。彭先生所选择的文学作品,每一篇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悲伤,或亢奋,或斗志昂扬,或款款深情,许多诗篇都催人泪下。这是朗诵传达情感的基础和关键之一。在彭先生的用心调教之下,他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把每一篇作品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来,同学们朗诵得用心、动情,他们在台上那几分钟精彩表现的背后,凝聚着师生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可见,一个“情”字的精彩传达,其实是汗水、泪水和心血凝结而成的。

第三,他塑造一个“力”字。彭先生的朗诵,最主要的是为我们塑造了两种“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感染力不仅仅体现在所选作品的本身,还表现在对原著作品的改编上,比如《中国人,不跪的人》。原诗歌尽管是一首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作品,但如果不进行改编,恐怕也只适合一个人朗诵,不太适合一个群体朗诵。彭先生挥动智慧之笔,对原作进行了大胆改编,在保留原作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将它改编成了一个报告剧。这样原作的激情和魅力继续保留了下来;再加上男声和女声不同的色调,一会儿高亢,一会儿清越,合声、和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种交响乐的效果,非常富有震撼力。

生命力主要表现为整个朗诵会,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无论从朗诵者本身表现出的一种姿态上,还是从许多听者表现出的一种反应上,处处都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律动,处处都闪现着活生生的生命之影。朗诵会的内容紧扣住生命做文章,“生命、和谐、生死”,每一处都体现了人的尊严,每一处都体现了人的力量。我们听到,老师的生命在歌唱;我们看到,学生的生命在成长;我们仿佛听到了生命拔节和开花的声音。

有力量,有感染力,有生命力,有震撼力,这就是彭先生朗诵会的鲜明色彩。

第四,他描绘一个“美”字。如果说“人”是彭先生朗诵会的出发点,“情”是彭先生朗诵会的凝结点,“力”是彭先生朗诵报告会的着力点,那么,“美”就是彭先生朗诵会的闪光点。

从彭先生的朗诵报告会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人的活动和表现,为真情、激情、热情所打动,受到了强大的震动、感动和冲动,最后,我们还陶醉在美的声音里,陶醉在美的文辞里,陶醉在美的组合形式里。彭先生沐耳洁面,振衣冠,正身板,精神矍铄,鹤发童颜,美;彭先生之学生一律穿藏青校服,高矮搭配得体,既稳重得体,又端庄大方,美;先生居中,学生分两边呈一字排开,整个朗诵队伍若燕子展翅飞行,美;男声青春勃发,似钟吕初鸣,女声婉转秀丽,如百鸟放声,先生之声浑厚、沧桑,听之让人落泪,美;所有作品,都合律、合声,都动人、动情,美。一句话,整个朗诵会使人感到美不胜收,流连忘返。美,或许是朗诵会的最高境界,再进一步,美或许就是语文课的最高境界。

何郁正

高级语文特级教师,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