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统一的帝国与文字

字体的统一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方言。“鞋子”用四川方言说像“孩子”,福建人讲“花”同“发”。有时候,跨过一座山,蹚过一条河,人们说的话就大大不同了。幸好,中国人使用着同一种文字,不管嘴里说的话多么千差万别,写下来却一模一样。文字是由秦始皇统一的。秦始皇既不是文字学家,也不是书法家,他决心统一文字完全是出于政治考虑。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势力膨胀,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周天子失去号令诸侯的权威,徒有其名。各国国君在政治上自作主张,各国的文字也自成系统,有的字在七个国家写法全然不同(图4-1)。秦始皇统一七国之后,发现了问题:各地文字不同,妨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甚至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推行。于是,秦始皇命李斯等人将秦国文字整理、省改后作为规范向全国颁布。从此,不同的地方虽然说不同的语言,但写出来的字却一模一样。

图4-1 “马”字的七国写法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三次巡游东土。他对自己创立的事业非常得意,就在七个不同的地方竖立刻石,记录自己的丰功伟绩,好让后世都知道他的伟大。可惜这些刻石或是没入海中,或是毁于兵火,幸存下来的也因风吹日晒、雪打雨淋而残缺不全、字迹漫漶了。以泰山刻石为例,这是秦始皇在泰山封禅时,命李斯书制的纪功刻石。石上原有144字,后来秦二世巡游泰山时,觉得有必要再歌颂一下秦的功绩,又命李斯补写了78字,共计222字。这块刻石原本立于泰山之巅,历经千年雨打风吹、电劈雷击,逐渐崩裂风化,到了明代,石上只剩下29字。后来遇到火灾,刻石也没了踪影。直到清代嘉庆年间,有人在山顶发现了残石两块(也有人怀疑这并非原石),只剩10字,刻石现存山东泰安泰山岱庙。今天,我们可以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刻石拓本中窥见泰山刻石的大致面貌(图4-2)。拓片是从青铜器或石碑等文物上拓印下来的有图案和文字的纸片。拓工将宣纸蒙在文物表面,用拓包蘸墨汁轻轻拍打,文物上的图案、文字便复制到宣纸上了。这种传拓法是了不起的发明,有了它,金石之书可以繁衍出无数拓片,便于收藏、传写。即使器物、刻石毁灭佚失,上面的文字还可以永久流传。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把它与秦刻石鼓文相比较,你会发现不少相似之处:字形都比较规整,并呈长方形。别忘了,秦始皇颁布统一的文字时,并没有创造一种全新的字体,而是以原先秦国文字(大篆)为基础省改而成的。相比大篆,小篆偏旁部件的位置和写法大体固定,结构更加对称,字体更加简化,笔画线条也更为匀净。

图4-2 泰山刻石明拓本(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统一文字之外,秦始皇还做了一些了不起的事情,比如: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筑长城,等等。还有一桩重要举措——统一度量衡。之前,政府分发粮食、百姓买卖货物时,用来衡量重量和体积的标准并不一样,甲地的一尺布到乙地只有八寸,乙地的一斤粮食到甲地只算九两,这给工商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于是,秦政府颁布诏令,统一度量衡。但秦帝国如此庞大,这道诏令又涉及众多百姓,怎么传达下去呢?有办法。负责此事的官吏将诏书或刻或铸于铜版上,随统一后的度量工具——权(相当于秤砣)、量(相当于斗、升之类的容器)一起下发。这样的铜版称为“诏版”。镇原县博物馆收藏有“二十六年铜诏版”(简称“秦诏版”)(图4-3),上面有阴文书刻,大致意思是说: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统一天下,百姓安宁,立尊号为皇帝,于是下诏书给丞相状、绾,对不一致、有疑惑的度量衡加以统一明确。统一后的权、量也会刻上诏书(图4-4),诏版、诏权、诏量上的诏书内容是一样的。

图4-3 秦诏版 长10.8厘米 宽6.8厘米 厚0.3厘米 1976年于甘肃镇原县城关镇富坪村出土 镇原县博物馆藏

图4-4 两诏铜斤权 高7.0厘米底径5.2厘米 重250余克甘肃秦安县上袁家村秦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与泰山刻石相比,诏版、诏权、诏量上的文字似乎很不整齐:字形忽大忽小,或长或扁;字距有疏有密,纵有列,横却不成行;个别字甚至不是标准的小篆体,时而可见六国文字的遗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原来,泰山刻石由赫赫有名的书法家李斯书写,而诏版文字出自众多普通工匠(也可能是官吏)之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书写习惯。再说,这毕竟只是通告,不像颂扬皇帝功绩的刻石文字那样严肃。当然,大大小小、错落有致也另有一种独特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