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中王学研究:以孙应鳌、李渭为中心
- 张小明
- 9282字
- 2021-03-25 08:21:02
第二节 王阳明贵州传道时期思想
阳明在黔期间(1508—1510),可以分为龙场悟道时期与贵州传道时期,在此期间,他开创和初步建构了心学思想体系。学界对此一般并未给予细致区分,当然在一定意义上,龙场悟道可以代指阳明居黔时期的思想,但毕竟有大而化之的粗糙之嫌。两个时期尽管存在因有交叉、浑融而难做分梳的问题,但实际上还是有所不同,阳明除了在贵阳修文龙场悟道外,还在贵州其他地方有许多活动。其中最受研究者关注的是,在龙场悟到“心即理”之后的第二年(1509),他于贵阳首次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其实不仅如此,他此时著述颇丰,留下了大量文章,从初至龙场著《玩易窝记》起,至离黔途中所写《镇远旅邸书札》止,其间共写下各类文章计27篇,诗歌达105首。27篇文章中,记事类8篇,示谕类2篇,序文类5篇,信札类6篇,祭祀类4篇,论说类2篇。其中有些具有较强的哲理性,甚至已有后来主要范畴、命题的萌芽。对于阳明在贵州传道时期著述的研究,学界在分析龙场悟道时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显然对这一重要学术史事件的诠释有所欠缺。通过解读阳明被忽视的活动与著作,应该可以说既有利于对龙场悟道有新的发掘与补充,也有利于理解阳明整个心学体系。同时,阳明此时的思想对后来黔中王学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所以,需要对能代表此时阳明哲学思想的著作展开梳理、解读。
一、心本论的巩固
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接着写下多篇论著,其中最具代表性、能反映阳明居黔时期(或者说心学体系构建初期)思想的是《五经臆说》,但今仅存自序及钱德洪收集的《五经臆说十三条》,而不得见其全貌。然而阳明著作中有《论元年春王正月》一篇单论,许多学者认为其是《五经臆说》的一个部分,即《五经臆说十三条》第一条“元年春王正月”。此条内容为:
元年春王正月,人君即位之一年,必书元年。元者,始也。无始则无以为终。故书元年者,正始也。大哉乾元,天之始也;至哉坤元,地之始也。成位于其中,则有人元焉。故天下之元在于王,一国之元在于君,君之元在于心。元也者,在天为生物之仁,而在人则为心。心,生而有者也,曷为为君而始乎?曰:“心,生而有者也。未为君,而其用止于一身;既为君,而其用关于一国。故元年者,人君为国之始也。当是时也,群臣百姓悉意明目,以观维新之始。则人君者,尤当洗心涤虑以为维新之始。故元年者,人君正心之始也。”曰:“前此可无正乎?”曰:“正也,有未尽焉,此又其一始也。改元年者,人君改过迁善、修身立德之始也,端本澄源、三纲五常之始也,立政治民,休戚安危之始也。呜呼!其可以不慎乎?”
从此条可以看出,阳明对《春秋左传》“元年春王正月”的本意(尤其体现在“元年”与“正月”)作了心学的疏解。如此简短的一条,“心”字出现六次,充分表明了阳明龙场所悟后的立足点,以“心”为根、为本。他在《论元年春王正月》中也开宗明义道:“圣人之言明白简实,而学者每求之于艰深隐奥,是以为论愈详而其意益晦。”认为论说愈详细反而离意愈远,应该直指艰深隐奥而又明白简实之“心”。他严密紧凑地推论道:“天下之元在于王,一国之元在于君,君之元在于心。”“元年者,人君正心之始也。”“人君者,尤当洗心涤虑以为维新之始。”不仅强调“心”的最终根本地位,还体现了“诚意慎独”的功夫论思想,是本体功夫的统一。阳明解“元年”作“正始”,并说“大哉乾元,天之始也;至哉坤元,地之始也”。“元”在阳明眼中,有天下之元、一国之元、君之元等多个层面。天下之元和一国之元统于君王,而君王之元又在于心,自然把“心”提升到了最高程度。“元”为统摄宇宙万物的本体,它“在天则为生物之仁,在人则为心”,如此贯通了天人关系,不仅为“心”提供了“天”这一坚实的本体依据,而且客体之“天”还会内化于主体之“心”。所以,“心”即是“元”,“元”就是“心”,进一步即可得出“心即理”的命题。阳明一再强调心“生而有者”的先验性,同时,又将“心”作了“在人之心”与“在君之心”的分别,这是儒家对君王的传统观念、态度。“在人之心”,只能用于个体,而“在君之心”,就关涉到国家,故而他重视的是“君心”,认为“君心”才是元的最高代表,“正心”的关键在于“正君心”。“心”“君心”为本体,“正”为功夫,“正心”“正君心”就自然需要显露、实现“心”之本体。“元”作为天下之始,其本质是“心”之始。要求王做“洗心涤虑”之慎独道德修养功夫。这是他在悟道之初构建心学体系的原始起点。“正月”本指每年的第一个月,阳明对“正月”的解释是“正也,有未尽焉,此又其一始也”,“正月”就等同了“元年”。正月是一年的开始,是每个王、每个人的开始;每个王、每个人的每一年都有一个新的正月,都有一个新的开始。这就为每个人,尤其是君王反反复复地、永无止境地改过迁善、修身立德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心”。“心”是本、是源,端本澄源是功夫,功夫本体的一致贯穿了他的论证。这为他人也为自己,寻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亦即龙场大悟之时体悟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再一次证明了悟道后,“心”的作用和地位的提高,成为阳明哲学的最高概念。
他对《易经》“贞”的臆说,也初步论证了“心即理”的构想:“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实理流行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至诚发见也。皆所谓‘贞’也。观天地交感之理,圣人感人心之道,不过于一贞,而万物生,天下和平焉,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阳明一是训“贞”为定理、条理、实理之意,“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实理流行”。这个“理”,就是天地交感之实理的流行,万物才得以变化生成,这个角度的“贞”即“定”,即“定理”。二是训“贞”为正心、诚正,“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至诚发见也”。圣人以己“至诚”之心而感动天下人之心,其作用能使天下和平。那么这个“贞”即“正”,即“正心”“诚正”。在此条中,他构建了自然领域与社会领域两种关于“贞”的诠释向度。在自然领域,“贞”为“定”;在社会领域,“贞”为“正”。两个向度最终整合为一,“皆所谓‘贞’也”,且“不过于一‘贞’”。这种情形,“贞”之“定”与“正”向度统合而为一,由“定理”而转化为“正心”,天道贯通于人道。换句话说,“定”即“正”,“定理”即“正心”,“天道”“人道”合一,理内化于心,心上升到理的高度,这正是阳明“心即理”命题的基本意蕴。因心理为一,无论是自然领域之“定”,还是社会领域之“正”,皆统一于“贞”,归于“心”。
确实,阳明参悟到世间万物消长变化之理,一切存在的本体终不外于“心”。这也导致他在龙场悟道第二年对知行关系做了全新的解读,提出了“知行合一”:“四年己巳,先生三十八岁,在贵阳。提学副使席书聘主贵阳书院。是年先生始论知行合一。始席元山书提督学政,问朱陆同异之辨。先生不语朱陆之学,而告之以其所悟。书怀疑而去。明日复来,举知行本体证之五经诸子,渐有省。往复数四,豁然大悟,谓:‘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朱陆异同,各有得失,无事辩诘,求之吾性,本自明也。”席书问朱陆同异问题,阳明避而不答,而说出自己的体悟,认为知行本然合一,且合一于“心即理”,一切都统摄于主体本心本性,只要返归内心,没有不明的。换言之,“龙场悟道确立了心的本体地位,他必须把这一原理在现实中加以展开,就顺理成章地从‘心即理’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这是阳明逐步建构心学体系的运思过程。
在解读龙场三卦之《晋》时,他也认识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日之体本无不明也,故谓之大明。有时而不明者,入于地,则不明矣。心之德本无不明也,故谓之明德。有时而不明者,蔽于私也。去其私,无不明矣。日之出地,日自出也,天无与焉。君子之明明德,自明之也,人无所与焉。自昭也者,自去其私欲之蔽而已。”他的解读体现了心学返归内求的典型思维模式,不仅对心学派影响极大,且影响了后来黔中学者的思想,如孙应鳌对此就有大力发挥。“心”之德本明,指出了心的地位与功能,这是本体层面的“心”,即本心,此为后来“致良知”的原初看法。此本心明德,先天完满自足,有时不明,只是被后天私欲等因素遮蔽了,才使之受到压抑与遮蔽。只要“我能反身修德”,内返自心,去除私欲,本明的心体自然显现出来。如此已经有了“良知”说的萌芽,这在《象祠记》等文中更加明显。他在龙场悟道后从多方面对所悟的“心本体”做了加强、巩固。
二、良知说的萌芽
《象祠记》反映了阳明刚龙场悟道时构建心学体系初期的思想,可视为后来成熟期“致良知”说问世的理论前奏之一。阳明在江右正式提揭“致良知”时,曾表示:“吾‘良知’二字,自龙场已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明确表明龙场悟道时就已经朦朦胧胧有了“良知”的理念,其中《象祠记》是当时主要体现之一。其文说: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事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礼祀焉,举之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痺之祠,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毁于有痺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益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象之不仁,盖其始焉尔,又乌知其终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又不格奸,瞽瞍亦允若’,则已化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阳明应安贵荣之请给黔西灵博山的象祠作了记,从记中所表现的精神和心态可以看到,他已经完全超拔于悟道前那种郁闷彷徨的状态,而转化提升了精神境界。象祠在其他地方被毁,而贵州黔西却仍存,当地苗彝等少数民族民众具备的质朴之性,使其对象有着真挚的感情,祭祀不绝。阳明着重论说纪念象的理由,他把“象之始”为恶和“象之终”为善加以区分,象后来被舜的德行感化,成了一个有德行的人,表明当地民众祭祀的是成为贤者的象,而非昔日为恶之象。阳明根据象经舜化为善,遂提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他从象的转化中,认为人不仅可以改恶从善,而且人本来就应该改,因为人人本具善性。“人性本善”是贯穿文中的主线,是阳明承接儒家主流传统“性善论”而来,他提出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是该文的核心与精华。“人性本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即阳明后来所说的:“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也。”“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哪怕如象这样最恶的人,他的良知仍在,不会泯灭,只要通过教化,激发内心中本具之善性、良知,自然“犹可以改”,开显先天具足的良知。善性、良知是每个人改恶为善的内在根据,这个依据人人具足完满,没有欠缺,即使“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象也有善性、良知,只是被遮蔽,是潜在的善人,还不是现成的善人,那么在舜的教化下,象之恶可以转化为善。阳明鼓励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进行道德实践功夫的自觉性。他通过“人性本善”论逻辑地推导出“良知”说,从而凸显了人的道德主体内在完满。文章从“爱屋及乌”“舜善化人”“舜善用人”及“人性本善”说层层推进,最终目的虽然还是教导人去恶从善的格套,但他推理独特、方法新颖、论说有力,包括象这样天下最恶的人都有善端、良知,从而肯定了人人皆具足良知的信念,“人性本善”就逻辑地具有了“良知”本体才有的普遍性、超越性的涵义。
我们知道,龙场悟道的主要内涵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阳明觉悟到自身的圣人之性,使人的主体精神得以昂扬。所以后来明确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个个人心有仲尼”,愚夫愚妇同圣人的本性、本心是同构同质的,只要返归主体内心,发用流行其本性,即可成为圣人,这在《象祠记》中也得以展现。阳明源于对“良知”的信持,根据良知改恶从善的功能,使得“天下无不可化之人”。那么“愚夫愚妇”的夷民跟圣贤同样具有良知,就不会因对圣人的敬畏而产生自卑感,而是充满自信、高扬自我,“个个心中有仲尼”。他源于个体“吾性自足”内在的精神体悟,满足自我生命的丰富与提升,从而有利于培养可实现的、真实的道德理想人格。在社会中,现实、具体的个人,即使象、夷民都能显现“人性本善”,把“圣人”作为一种理想标准、纲领,是其可以接近的理想追求。
能非常明确反映阳明“良知”萌芽的论著,也体现在此时的《气候图序》中。其曰:“吾是以知其为善端之发也,吾是以知其为戒心之萌也。其殆警惕夫人为而谨修其政令也欤!其殆致察乎气运,而奉若夫天道也欤!夫警惕者,万善之本,而众美之基也。公克念于是,其可以为贤乎!由是因人事以达于天道,因一月之候以观夫世运会元,以探万物之幽赜,而穷天地之始终,皆于是乎始。”“善端”其实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后来之“良知”。良知本体是“万善之本”“众美之基”,必须以慎独功夫才能达到、显现心体。“戒心之萌”就表明这一“善端”或“良知”的另一层面,即慎独说。阳明后来良知的一个视角就是“独”:“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强调内心深处意念谨慎的道德修养功夫重要性,在这一别人不知只有自知之地,时时刻刻不能放松,保持戒惧、警惕的心理状态。如此“克念”使之符合道就可以为贤人了,这是因人事以上达天道。“致良知”的提出,无疑是他对包括《象祠记》《气候图序》等在内的在黔时期思想的概括和凝练。钱德洪甚至认为:“谪居龙场,衡困拂忧,万死一生,乃大悟‘良知’之旨。”主张龙场所悟之道即为“良知”,虽然观点有所急,因为阳明此时并未明确地提出“良知”主题,可亦不无道理。也就是说,此时“良知”已经萌芽,是后来阳明核心理论“致良知”说的初始阶段。
三、生死观的不断体悟
《瘗旅文》是阳明在贵州龙场所写,也是一生中最经典、最优美的散文之一,被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收录。《古文观止》收集了思想史、文学史上的散文精华,阳明独占三篇,其中《象祠记》《瘗旅文》作于贵州。其文为:
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叹。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悯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双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
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乌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厉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尔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呜呼痛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二年矣,历瘴毒而苟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阳明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或者说良知的驱使,使他埋葬了三位陌生人,还触景生情,在这篇祭文中抒发了自己沉痛悲伤的生死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正如贵州后学沈毓荪在《谒王成公祠诗》说:“群州古驿生春草,越国青山隔暮云。当日龙场曾瘗旅,他乡谁忍读遗文。”《古文观止》后批也说道:“先生罪谪龙场,自分一死,而幸免于死。忽睹三人之死,伤心惨目,悲不自胜。”这样的观点影响非常深远,确实从阳明所述中有“吾与尔犹彼”感同身受的感伤情怀,但更多的是保其身全其性的积极精神,而非仅仅凄苦忧郁、悲伤自怜的心境。他以吏目为讽喻对象,强烈地抨击了追逐功名利禄而不重身心自得的人生观,认为吏目为了五斗米这样的蝇头小利而奔波,人生观的本末倒置给自己和儿子、仆人带来死亡灾难。他虽然设身处地地联系吏目三人之死发出惋惜和自慰的感慨,但他与吏目不同的生死观、人生智慧导致的结果各异。吏目沉溺于世俗之功名利禄圈,追求感性生活,环境恶劣,加上心情沉闷忧愁,内外打击使得途中而亡。吏目为身外之物扭曲、戕害其本性,而阳明认为自己被谪两年,却能“历瘴毒而苟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宽阔的胸襟,在任何困境中,都是“欣然就道”,不是满腹愁绪的悲观消极。也就是说,“为死者悲怆,是文章的氛围,故使人感动;更愿生者‘达观随寓’,是文章的主旨,故哀叹之后,使人清醒、觉悟,勉人向上、向前,力争自立自全”。这是他悟道后对生死体验的超越,是对命运、人生的大彻大悟,是跃上全新人生境界的必然结果。他从宇宙天地的高度看待生死,用达观的人生态度安慰死者,才使他不仅有了仁者的怜悯恻隐之心,更有超越生死的精神气象。甚至认为因死者而自悲都有些过度了,“吾不宜复为尔悲矣”,不能再为其伤心而害性。阳明后来就有“乐是心之本体”的命题,当人“问:‘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时,此乐还在否?’先生曰:‘须是大哭一番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阳明认为该哭则哭、当悲则悲,不能强行压制自己的情感,应使内在的情感得到自然而然的宣泄,而心体并没有受到损伤,性情仍正。
同时期的《祭刘仁徵主事》也鲜明地体现了超迈的生死观,表明他对生死问题有着不断的感悟。他说:“於乎!死也者,人之所不免。名也者,人之所不可期。虽修短枯荣,变态万状,而终必归于一尽。君子亦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视若夜旦。其生也,奚以喜?其死也,奚以悲乎?其视不义之物,若将涣己,又肯从而奔趋之乎?而彼认为己有,恋而弗能舍,因以沉酗于其间者,近不出三四年,或八九年,远及一二十年,固已化为尘埃,荡为沙泥矣。而君子之独存者,乃弥久而益辉。呜呼!彼龟鹤之长年,蜉蝣亦何自而知之乎?”人难免一死,名不可过度期望。人的生命有寿有夭,人生有富贵有贫困,虽然有各种形态、境遇,但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而以仁义之道安身立命,这样一生“视若夜旦”,生命就会非常充实,人之生才有价值,人之死才得其所。看透人生,就不会因得生而欢喜,也不会因死亡而悲伤。执着于功名利禄而不能放弃身外之物的人,不过短短几年,最多几十年,便魂飞烟灭,再也不会有人记起。只有君子死后才能永存,德行持久而越来越辉煌,激励着后人。由此,“人们便可跃上一个全新的人生境界,获得广阔的人生天地,并由超越生死的大智慧而得到人生的大成功”。
阳明悟道后超越“生死之念”的人生观,对提升人们的人生境界、获得人生新发展大有裨益。正如他在为贵阳士子作的《重刊文章轨范序》中所言:“夫知恭敬之实在于饰羔雉之前,则知尧舜其君之心不在于习举业之后矣;知洒扫应对之可以进于圣人,则知举业之可以达于伊、傅、周、召矣。吾惧贵阳之士谓二公之为是举,徒以资其希宠禄之筌蹄也。”本来是为科举入仕写应考范文,他却提出举业与身心自得相结合,从日常生活、举业中培养理想人格,尤其防止仅仅追求功名利禄而不讲身心之学,对儒生们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在《送毛宪副致仕归桐江书院序》中,又有新的意境开发:“有起而言于公者,曰:‘君子之道,出与处而已。其出也有所为,其处也有所乐。……宠辱无所与,而世累无所加。斯不谓之有所乐乎?公于出处之际,其亦无憾焉耳已!’……复有言者曰:‘虽然,公之出而仕也,太夫人老矣,先大夫忠襄公又遗未尽之志,欲仕则违其母,欲养则违其父,不得已,权二者之轻重,出而自奋于功业。人徒见公之忧劳为国而忘其家,不知凡以成忠襄公之志,而未尝一日不在于太夫人之养也。……’……又有言者曰:‘虽然,君子之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之而不行者,往而不返者也;舍之而不藏者,溺而不止者也。公之用也,既有以行之;其舍之也,有弗能藏者乎?吾未见夫有其用而无其体者也。’……阳明山人闻其言而论之曰:‘始之言(者),道其事也,而未及于其心;次之言者,得公之心矣,而未尽于道;终之言者,尽于道矣,不可以有加矣!’”对于人生出处之道的三种观点,阳明无疑最欣赏第三种,其精神实质是无住无滞的生活方式。正如他后来所说:“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他倡导的是无累无滞的精神气象,其不可执著的生活方式,渗透着佛道的“无念”“无住”的人生智慧。这是对自我生命的证悟,决不执泥于患得患失之中,故而在《瘗旅文》中说“吾不宜复为尔悲矣”,不执于悲伤。在王阳明这样的精神境界中,生活的自适、自在是极其重要的。所以阳明在《瘗旅文》中体现出身处蛮夷之地却有着良好的心态,真是随遇而安、悠然自得。在此,他又主张该用行时则积极出仕,该舍藏时则退处不累其心,自自然然,随顺自在,而不偏执任何一边,否则违背了平常心、自然心,就着了相。阳明主张的出处之道是“有”“无”境界旨趣的统一。许多学者认为阳明以道、德主导生命,倡导只有“死得其所”,生命才有价值。固然有这一方面,但不仅如此,他已经超越道德境界,迈入了天地存在之境,更欣赏洒脱自得精神,是有无之境的结合。他甚至用“世累无加”的无着无滞的生活方式促进儒家道德领域“尽性至命”的实现。在他看来,这样才是有用有体、体用一如,“未见夫有其用而无其体者”。
我们可以看到《象祠记》《瘗旅文》《气候图序》《祭刘仁徵主事》《送毛宪副致仕归桐江书院序》等在黔论著,尽管写作的缘由各异、侧重点不同,但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悟道后反身内求的心学理路,提倡身心自得之学,并有“良知”自觉不自觉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