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再生诸葛

在洪武时代,有这么一个人能堪称此称号-------刘伯温。

刘伯温,南乡青田人,所以也被称为刘青田。元至顺年间,他考中进士,至正二年,当上县丞(正八品)。他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豪绅无视元律,无恶不做,决心为民除害。在掌握实据后,严惩恶霸,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后来,他觉得元代史治腐败,索性辞职不做,解甲归田了。

至正十八年,朱元璋请来宋濂、刘伯温等文人,刘伯温开始给朱元璋出谋划策,为朱元璋一统天下做出巨大贡献,深受朱元璋的喜爱。

朱元璋登基后,刘伯温上奏奏请肃正纲纪,朱元璋曾想在老家凤阳建都,刘伯温认为凤阳地方小,不宜建都,极力阻止。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刘伯温为诚意伯,年禄2400石,第二年赐刘伯温还乡。

一次,李善长犯错受朱元璋的惩罚,刘伯温劝解:他虽有过错,但功劳大,威望高,可以随时调解众将。朱元璋问道:他几次想加害于你,你为何替他说话,我还想立你为丞相呢。刘伯温跪地道:换丞相像换顶梁柱,必须用结实的木柱,一旦用细木,房子必然倒塌。

后来朱元璋想立杨宪为丞相,刘伯温和杨宪的二人关系非常密切,但是刘伯温反对朱元璋立他为丞相,还说杨宪不具有做丞相的能力。只有具有像水一样心境的人才有能力做丞相,杨宪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不能做丞相。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伯温说:他的气量不如杨宪,更不能做丞相。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能否,刘伯温说:做丞相犹如驾车,胡惟庸可能会把马车弄翻,也不合适。朱元璋顺水推舟,说道:看来丞相一职,先生莫属。刘伯温镇静说道:我疾恶如仇,又不愿处理繁杂事务,天下之大,何愁没有人才,皇上物色一个便是了,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不适合做丞相。

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犯法被杀。

洪武八年,刘伯温不幸染风寒,朱元璋让胡惟庸派太医给刘伯温看病,御医给开了药方后,刘伯温抓药回来服用,却感觉肚子十分疼痛。刘伯温抱病觐见朱元璋,还向朱元璋汇报了胡惟庸给他看病以及服药后的情况,但朱元璋只是安慰了他几句。

刘伯温听后甚是心寒,三月,刘伯温在他儿子刘琏的陪伴下返乡,几天后刘伯温自知将离开人世,让儿子从书房中拿出一本书,让他儿子在他死后将书呈给朱元璋。他说:等胡惟庸败了,到那时候皇上会问起我,你们将我的遗言向皇上密奏吧。

最后,刘伯温在四月十六日卒,享年六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