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季诺

我们现在把目光转向历史上的博罗季诺战役。这场战役的结果既非典型的胜利,也非明显的失败,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使拿破仑的战法受到了质疑。博罗季诺战役的发生地距莫斯科约80英里,其结果具有决定性意义。此战于1812年9月7日打响,法俄两国共投入大约25万大军,其中约有7.5万人阵亡、受伤和被俘。尽管法国最终获胜,俄国却并不承认失败。莫斯科在博罗季诺战役之后遭法军占领,但俄国拒绝接受和平条款,而且拿破仑也发现,他已无力让自己的军队继续支撑下去了。于是在五个星期后,他从莫斯科开始了那场史上著名的艰难撤退。

当拿破仑在1812年夏天发起这场战役时,他并非没有战略考虑。他期盼着能复制自己以前的战法,让敌人不停猜疑,同时在关键地点集中己方的优势兵力,然后发起进攻。一旦俄军落败,他就可以将议和条件强加给沙皇亚历山大。为缩短战争时间、避免深入俄罗斯腹地,他希望在边疆地区展开决战。有了1805年奥斯特利茨战役等一系列惊人胜绩撑腰,拿破仑自负满满,坚信能击败俄军。由于沙俄的统治已经一团糟糕,拿破仑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法军取得了明显优势,胆小懦弱的俄国贵族阶层就会逼迫沙皇承认失败。

殊不知,沙皇亚历山大已经有了一套绝妙的战略,尽管它在政治上存在争议。利用沙俄在法国的完美情报网,亚历山大早在1810年就很清楚一场战争已不可避免,从而为思考对策和备战争取了时间。他客观审视了俄国的薄弱之处,包括缺少可靠的盟友。在此基础上,他曾想到一个对敌方案,那就是赶在法军深入神圣的俄国领土之前,依靠俄军的高昂士气和可能成功的突袭,抓住机会抢先动手。但亚历山大深知法军兵力占优,担心俄军主力受损之后,没有后备部队来对抗给养充足、全编满员的法国大军。一旦战败,俄国将危在旦夕。有了这些顾虑,他转而采取了一种防守战略,这意味着他放弃了结盟打算。考虑到俄军已计划撤退,奥地利和普鲁士当然不愿与这样一个国家组成反法联盟。不过亚历山大怀疑,就算他采取进攻战略,也未必能指望两国伸出援手。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拿破仑渴望打仗,而敌人渴望的东西恰恰不能让敌人得到。

于是,不管大批天性好战的高级军官有多么懊恼,俄军最终决定撤退。通过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他们就能增强实力。当法军离自己的补给线越来越远时,俄军却离自己的补给线越来越近。由于拿破仑的战法靠的是大会战和速胜,俄军可以在撤退过程中利用己方更占优势的轻骑兵切断敌人的联络,以疲劳战术拖垮拿破仑的大军。“在我们完全撤回自己的补给线之前,必须避免打大仗。”Major-General Petr Chuikevich,转引自Dominic Lieven,Russia Against Napoleon:The Battle for Europe 1807-1814(London:Allen Lane,2009),131。

俄国人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他们还没有一个实际的撤退计划。这取决于拿破仑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实施他的第一步行动。从一定程度上说,撤退是在拿破仑动手后匆忙开始的,但比拿破仑的进军行动更有条不紊。这位法国皇帝本想速战速决,没打算长驱直入,对险恶的地势和严酷的天气准备不足。在为求一战而追击俄军的过程中,拿破仑把他的士兵,特别是战马折腾得筋疲力尽。直到逼近莫斯科,他才相信最终会迎来战机。尽管大军已疲惫不堪、损耗严重,拿破仑仍固守他的原定计划,坚持认为俄军不会一仗不打地放弃莫斯科。

率领俄军迎战的米哈伊尔·库图佐夫(Mikhail Kutuzov)将军是个精明的指挥官,他深谙普通士兵和俄国民众的心思,作战经验也极为丰富。但库图佐夫当时已经65岁,体力和脑力都大不如前,而且身边充斥着阿谀奉承的小人。战役打响时,他对部队的调度和指挥尽显随意:他把指挥权交给下级将领,由他们视情况处理。他的消极态度让人觉得他对战事进展和下一步行动一无所知。

然而,博罗季诺战役的实战结果却显示出拿破仑的表现是多么失常和离经叛道。深入俄国作战使法国遭遇意想不到的挑战,人员和物资损失惨重。到发起战役的时候,拿破仑大军团(Grande Armée)原有的45万人已经损失了1/3。虽然从莫斯科撤退途中,俄国的严冬让法国人尝到了无尽的苦头,但最初给法军造成重大损失的却是俄国的酷夏。战役中,俄军名义上占据数量优势,但若不算3.1万名没有武器或未经训练的民兵的话,这种优势便荡然无存,结果就是大约13万法军对阵12.5万俄军。Dominic Lieven,Russia Against Napoleon:The Battle for Europe 1807-1814(London:Allen Lane,2009),198.此时的拿破仑皇帝本人,因为生活优越已明显发福,丧失了早年的活力。战役打响当天,他还发了烧,同时因为小便不畅苦不堪言,简直已无法临阵指挥。

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的部将们几乎是各自为战,完全没有了他曾费心打造的凝聚力。他的军队并不是集结成一线发起进攻,而是毫无章法地以若干小股兵力冲击俄军阵地。虽然他的优势火力打开了俄军防线的缺口,但敌人始终顽强抵抗,拒不投降,这令拿破仑大为惊愕。在有可能突破敌人防线的情况下,他犹豫了,对部下采取大胆行动的提议感到心烦意乱,拿不准它们是否可行。在兵力所剩无几、急需补给的关键时刻,他仍拒绝出动自己的近卫军,而是想着要为下一场战斗保存些许实力。

在以往的战役中,拿破仑一直是阵前的主宰。他会骑马巡视前线部署,评估形势,并激发出官兵们的杀敌热情。但在这一天,他是那么茫然无助。看到与自己的判断相悖的俄军实力报告后,这位皇帝变得迟疑不定。一位曾目睹此情此景的法国军官形容说,拿破仑的“表情痛苦而沮丧,面如枯槁,目光呆滞;在可怕的枪炮声中,他发出的命令越来越苍白无力,和以前完全判若两人”。亚历山大·米卡别里泽(Alexander Mikaberidze)拿破仑战史专家。补充指出,拿破仑“就像换了个人,当他拒绝了可能一举制胜的建议时,他的低落或许已经成了对这场战役最具决定性的因素”。Alexander Mikaberidze,The Battle of Borodino:Napoleon Against Kutuzov (London:Pen & Sword,2007),161,162.

让这位皇帝感到欣慰的是,当天的战役进行到最后,他终于攻破了敌阵,并给俄军造成了大于己方的伤亡。但俄军并没有被彻底打垮,没有伤亡的部队大部分逃离了战场。拿破仑原以为会抓到大批战俘,但实际俘虏的人数很少。此时,他已经无力再发起一场战役来歼灭俄军了。而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大国是可以从已有损失中恢复元气的。

库图佐夫设法以一种从容有序的方式撤回军队。他做出一个关键的决定,就是诱使拿破仑大军进入莫斯科,而不是追赶他的部队伺机决战。这并非库图佐夫的初衷。在博罗季诺战役之前,他曾一度反对放弃莫斯科,不认为牺牲城市是为了拯救俄罗斯帝国的更高利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后来库图佐夫认识到,他救不了莫斯科,也救不了俄国军队,而军队一旦拼光,莫斯科也就保不住了。如他所言:“拿破仑就像一股我们无力阻挡的激流。而莫斯科则是一块可以将他吸入的海绵。”拿破仑的确把自己送进了莫斯科。在占领这座城市后,法军开始到处放火,最终将它的2/3化为灰烬。也有研究认为是俄国人自己放的火,可参见〔英〕安德鲁·罗伯茨《拿破仑大帝》,苏然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编者注拿破仑希望沙皇能主动乞和,但他很快意识到,俄国人既不想再打一仗,也不想坐下来谈判。这让他束手无策,因为他无法让自己的军队忍受饥饿和严寒的煎熬。除了返回法国,他别无选择。回家的路无比艰辛。俄军最终转守为攻,沙皇总算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并进而重新在欧洲组织起了反法同盟。

在经历惨败和第一次流放后,拿破仑曾东山再起,但最终在1815年饮恨滑铁卢。随着这位战争大师的彻底失败,那些教科书的编写者不再只是思考他最初的成功之源,也开始思考他最终的失败之因。其中有两位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二人都参加过俄法战争,尽管当时只是次要角色。他们就是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和安托万-亨利·德·约米尼男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