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定性研究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一、定性研究的概念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称为质性研究,是一种在自然的情境下,从整体的角度深入探讨和阐述被研究事物的特点及其发生和发展规律,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的一类研究方法。收集这类资料的调查称为定性调查。
专门的定性研究主要在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领域应用,如民族志研究、田野调查、历史研究、个案分析等。民族志(ethnography)是一种描述群体及其文化的艺术与科学。民族志研究运用观察、访谈以及其他田野研究技术,深入细致地描述某一特定民族亚文化群体的社会及文化生活。其着眼于提供一个整体的观点和视角,探究特定民族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田野调查(field study)是指研究者亲自前往调查地点(村落、社区、各种活动场所),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收集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传统的田野调查以参与性观察为主要研究手段,随着发展,在参与性观察的基础上也结合使用访谈等其他定性研究技术甚至定量研究技术。历史研究除了考古现场工作,更主要的是运用文献分析方法。
在医疗卫生领域,更多的是应用定性研究中具体收集数据的方法,也即开展定性调查。
二、定性研究的特点
(一)定性研究注重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
在定量研究中,人们按照事先的假设拟定调查内容,并按照既定的内容及程序去收集资料,通过对不同时间、地域或人群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用统计分析的手段探讨许多因素与事物的联系。因此,定量研究的重点是通过数据的展示,了解事物的结果,即什么因素导致什么结果。而定性研究则不同,它注重由原因导致结果的中间过程,了解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许多细节,希望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出现、导致结果的深层次原因何在。所以,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一个主要区别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区别。
(二)定性研究是对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其结果不能外推
定量研究为了结果的代表性、普遍性,一般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样本人群的选择通常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旨在能够用概率统计分析得出对总体的推断结论。而定性研究的关注重点在过程,经常分析的是研究人群的特殊情况,如社区人群的信仰和风俗习惯、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信念和行为习惯等,因此,一般是在少数人群中进行,其样本量很小,常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选择研究对象。这些导致其结果只适用于研究人群,一般不能外推。
(三)定性研究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
定量研究的内容在问卷设计时基本固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一般不能随意增加或更改,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所需的资料,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只有短暂的接触。而大多数定性研究则要求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有深入的接触,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强调在一种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收集资料,了解人们在普通状况下的态度、信念、行为,因而收集资料的手段往往较灵活,缺乏固定的模式,内容也可以根据资料收集过程中的新发现调整,因此一般需与研究对象有较长时间的接触。这种研究对调查员的要求也更高。
(四)定性研究的结果很少用概率统计分析
定性研究关注事件发生的过程,发现导致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因此结果一般是对某一事件的具体描述,或用分类的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例如,将人们对某件事物的态度分为几类,将人们的行为方式分为几种等,也可用流程图来表示某件事物的发生过程,加之样本量一般不大,故这类研究很少应用概率统计的方法。
三、定性研究的应用
目前,定性研究在卫生领域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的用途如下。
(一)辅助问卷设计,估计问卷调查的非抽样误差
在定量调查问卷的设计中,如果研究人员对需要研究的对象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或对需要调查的内容不能确定,则可以采用定性调查的方法了解情况;所设计问卷中,可能有些内容不一定适合研究对象,有些提法可能是研究对象不感兴趣或反感的,定性研究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一些概念可以通过定性研究寻找适当的通俗语言予以描述。问卷调查收集得多的是“言语”资料,即研究对象所说的情况。人群文化程度过低,不能正确理解问题;面对较高层次的调查人员或权威过于拘谨;受文化习俗和习惯的限制,不愿吐露真情;缺乏积极的动机等。这些都可能造成言语信息与事实之间的出入。对于一些敏感性问题,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定性研究可以估计这些调查的非抽样误差。
(二)帮助理解、解释定量研究的结果,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
案例4-1:
为了解失业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提供相应的帮助方案,人们进行了一项定量调查。分析后的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失业人员确实比在职人员更容易发生抑郁症。统计学分析也证明了失业与抑郁之间具有相关性。对导致失业人员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导致失业的年轻人发生抑郁的主要因素是看太多的电视(失业的年轻人倾向于看更多电视,没有发现其他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
问:此结果是否合理?是真正的原因吗?
案例4-2:
国内外均有许多关于母乳喂养的定量调查,结果大多发现“母乳不足”是导致母亲在婴儿三个月内停止哺乳的最主要原因。但定性研究却发现,母亲报告的所谓“母乳不足”其实是由乳房正常生理变化或婴儿行为变化引发的误解,或者因多种社会心理原因而找的借口。
1.验证因果关系,探讨发生机制
定量研究确定的因果关系,有时可能掩盖真正的原因,定性研究可以揭露这种虚假联系。定性研究还可以用来探讨因果关系发生的机制。在印度,传统免疫方式严重地影响现代免疫方法的应用,很少有人同时接受这两种方式。为什么会出现传统方式与现代方法的对立呢?定性研究发现,这是因为接受传统免疫方式的人往往听信传统医生和女性长辈的错误观点,不相信“针管”的缘故。
2.分析定量研究出现矛盾结果的原因
定量研究有时会发现人的知识和态度与其行为不一致,这到底是因为报告行为与实际行为不一致,还是因为人们未按照所具备的知识和态度发生行为?人们可以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加以识别。
3.了解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
一些危险因素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这对那些非纵向追踪性的定量研究有较大的影响。例如,病例对照研究,当发现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某行为有差异时,对于这种行为是否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危险强度有多大,应对发病前后一段时间的行为进行动态的了解后,才能下结论。因为很多人在发病前后的行为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夸大,也可能掩盖可疑的危险因素。所以,进行定性研究,了解危险因素的动态变化情况,对正确理解和解释定量研究的结果是有益的。
(三)作为快速评价技术,为其他研究提供信息
定性研究一般是小样本人群的研究,与定量研究相比,在资料收集、数据处理等各研究环节所需时间较短,可以相对快速地获得研究相关信息。故当研究时间和财力不足时,通过定性研究可以在短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大量深入的信息。当然,采用定性研究作为专门的快速评估技术,一般需要同时采用多种定性研究手段收集资料,对结果相互印证,保证结果的可信度。例如,在秘鲁和尼日利亚进行的一项控制儿童腹泻的干预试验,分别仅用两人,在6周时间内,用定性方法收集有关儿童喂养知识、行为、地区文化等大量的资料,为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均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