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教育故事
- 四川创新教育研究院《我的教育故事》编写组
- 1910字
- 2020-06-25 02:51:29
严谨治学,厚积薄发
——怀念敬爱的导师符娟明先生
转瞬间我敬爱的导师符娟明先生已经辞世十余年了。符先生逝世时我在国外出差,未能参加符先生的告别仪式,因此心中始终怀着几分愧疚。前日师弟刘保存教授嘱托我为我们共同的导师写几段话,握笔忆往事,激起了我对导师深深的怀念。
我是1982年夏季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并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的。当时我们师兄妹三人,师弟吴忠魁和师妹王璐被指派给顾明远教授,我被指派为符娟明先生的唯一弟子,在符先生门下规规矩矩学习了三年。
符先生培养研究生的一个特点是授课极其认真,精益求精。“文化大革命”后,国家急需人才,于1979年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但此批研究生专业基础薄弱,遭到学界一些老专家的批评。教育部专门发文,强调研究生招生要确保质量、宁缺毋滥。1982年,1977、1978级本科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队伍。但当时研究生数量较少,研究生导师开设的课程也很少。记得符先生曾开设一门课程“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尽管学生只有我们外教所师兄妹三人,但符老师每次上课都竭尽全力,精心准备,广征博引。符老师身体较虚弱,讲话中气不足,每次讲完课大汗淋漓,声如细丝,但仍在问“你们有什么问题没有”,鼓励学生们大胆质疑。由于工作需要,符老师时有会见外宾的任务,符先生把每次会见外宾作为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方式,让我们认真做好会谈纪要,参与提问与讨论。她常说“要尊重权威,但也不要迷信权威,要尊重真理”。
符先生培养研究生的另一个特点是谦虚待人,严谨治学。当时外国教育研究所办公用房比较紧张,教授们没有专用的办公室,每一次拜会导师都在符老师家中。第一次晤面,符先生就叮嘱我:“你不要拘束,这里就是你的家,你随时可以来找我问教探讨。”此后,没有固定时间,也没有电话预约,我经常在下午去叩符老师的家门。符先生一见学生来访,马上丢下手中的事,为学生答疑解惑。当时符老师与我商定的硕士论文题目是“美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由于资料相对较少,除了校图书馆外,符老师还要求我定时到首都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现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20世纪80年代初台式计算机还未普及,符老师要求我精心记好笔记,要点要用小卡片摘录,尤其要写明出处,以备日后引用。符老师每次见到我时都会问,最近读了什么书,查阅了哪些新资料,有哪些心得体会。记得有一次我在北京图书馆查阅1946年的《科学》期刊时,看到当时任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署(OSRD)主任的范内瓦·布什(VannevarBush)发表的《科学,无疆界的前沿》(Science, the EndlessFrontier),向符先生汇报时,符先生高兴得眉飞色舞,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多年来我一直在找这份报告。今天你终于找到了。下次去北图一定要帮我复印一份。”她跟我解释说,这份报告是研究美国基础研究重要性与培养美国青年人科学精神的经典之作,一定要认真学习。后来我在撰写论文时,从这份报告中受益良多。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导师谦逊、严谨的治学态度,厚积薄发的学术修养使我终身受益。
符先生培养研究生的另一个特点是毫无门户之见,鼓励学生广纳百家贤言。符先生治学毫无门户之见,每当学生有什么问题,先生不能完全解释清楚时,她就说这个问题你可请教某某教授。经符先生介绍,在师大内部我登门拜访过的教授有陈有松、陈元晖、陈景磐、丘椿、毛礼锐、张厚粲等,校外的教授有滕大春、刘文修、王承绪、汪永诠等,教育部的专家学者有吴本厦、王忠烈、黄世琪等。由于我研究的课题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符老师一再强调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文献研究,要走访从美国留学归国的专家学者,听他们的亲身感受。我父母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赴美留学,新中国成立后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归国的学生,经母亲及其朋友介绍,我拜访了一些赴美留学归国的老前辈,聆听他们的教诲。我在研究生阶段有两次游学经历印象特别深刻。一次是经周南照先生的引荐,我在读研期间进行了一次游学,去了上海、长沙、武汉等地,走访了多位从美国学成归国的学者,包括赵南明、周济等。这些学者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留学大潮的领航者,对中美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异同有深刻的亲身体验。再一次是顾明远教授带领我们三位弟子,走访了苏州、上海、杭州等地,拜访了华东师大刘佛年、马骥雄,杭州大学王承绪等教授,参观了苏州中学、杭州学军中学等名校,结识了一批多年来一直保持学术联系的学友。每一次走访、游学回来,我都要向符先生汇报心得体会。记得有一次,符先生若有所思地说:“比较教育就是要出门、出国,回家、回国,中西交流、中西贯通。”
符先生一生朴实无华,对名利无所欲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她对学生充满大爱,对事业充满大爱,对祖国充满大爱,是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楷模。
(周满生,教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