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报告2013
- 朱健刚
- 3206字
- 2020-07-09 16:10:18
二、关键概念和逻辑分析
“黄河善谷”规划一方面依托沿黄经济区的发展,突出区域性特征,另外一方面,借用“硅谷”科技创新的特征,以“善谷”充分展示这一规划的创新性,营造发展的格局,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有机结合,以慈善作为象征资本,推动扶贫开发,解决民生为核心的地方性问题。王振耀认为这是以社会开放促进经济开放,有可能引领世界慈善事业新潮流[1]。
从项目设计的角度来看,其中包含三个关键概念:社会慈善企业、扶贫发展中的“优势视角”、慈善的象征资本、慈善城市指数。
(一)社会慈善企业与慈善资本主义
宁夏《条例》的出台为黄河善谷规划的实施厘清了政策环境和基本概念。在《条例》的第四章中,专门就鼓励发展社会慈善企业进行立法规范。《条例》提出了社会慈善企业,虽然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但规定了基本特征。根据《条例》的表述,社会慈善企业包括:(1)不分配利润,并将利润用于慈善事业的企业;(2)持续开展慈善公益救助活动的企业;(3)向社会持续捐赠每年所得利润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4)集中安置残疾人和特殊贫困人员达到职工总数一定比例的企业;(5)集中供养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残疾人的企业[2]。从这些企业的特征来看,社会慈善企业这一概念,涵括了以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为目标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为特征的企业CSR以及福利企业三种企业类型,是一个外延更加广泛的概念。
社会企业作为20世纪兴起的新型组织,具有社会性和企业性,将创新和企业精神结合在一起。社会企业在儿童保育、残障就业、社区发展等领域积极开展社会创新,对解决社会问题,打破西方国家所面临的“福利僵局”起到了积极作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3]。根据学者们在社会企业理论方面的综述可知[4],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最早源于法国经济学家蒂埃里·让泰提出的社会经济概念。他认为,社会经济不是“以人们衡量资本主义经济的办法即工资、收益等来衡量的,它的产出是把社会效果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结合在一起的”[5]。尽管欧洲和美国的学术界对社会企业有各种不同的界定,社会企业无论从企业目标、运营方式,还是价值创造角度,都体现出非营利组织和纯商业组织相混合的组织特征,这也就意味着社会企业兼具传统非营利组织和传统商业组织的特性。金·阿特洛(Kim Alter)绘制的可持续发展光谱(见图4-1),呈现出从传统营利组织到传统的纯营利性企业之间各种多元综合体的连续变化过程,同时明确区分了社会企业与参与创收的非营利组织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之间的差异[6]。更具社会创新意义的社会企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就业型社会企业与创业型社会企业。就业型社会企业旨在吸收贫困人群就业,让残障人士、无业青年等市场体制下的边缘人群获得工作机会,实现自立。而创业型社会企业蕴含的创新特征,能够增大社会的财富总量,并且让收益群体的范围扩大到那些被长期排除在市场进程之外的个人和群体[7]。
图4-1 金·阿特洛(Kim Alter)的可持续发展光谱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点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美国企业社会责任专家阿尔奇·卡罗尔对企业社会责任给出了具有代表性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完整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与其自主决定其履行与否的责任(指慈善责任)之总和。经济责任是企业的基本责任,处在金字塔的最底部;法律责任处于第二层,是社会关于对错的法规集成,企业只能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活动;伦理责任处于第三层,它是虽未上升为法律但企业应予履行的义务,要求企业避免或尽量减少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损害;慈善责任位居金字塔的最高层,它表达了社会要求企业成为出色的社会公民的愿望。”[8]李淑英在回顾了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各种经典定义之后,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宽泛的界定,指企业不能仅仅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唯一存在的目的,而应该最大限度地增进和维护社会利益。这一定义表明,在传统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之外,社会还赋予了企业以社会责任。应该说,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股东利润最大化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必须附上社会利益这一先决条件[9]。
社会福利企业是集中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的特殊性经济组织。其福利特征表现为安置残疾人的人数,按政府规定占企业生产人员总数的一定比例,20世纪80年代中国为35%以上;国家对这类经济组织酌情减免产品税、营业税、增值税等,所减免的税金全部作为企业发展基金和集体福利基金;企业的利润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和奖金;有条件地提取少部分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福利企业则属于社会政策领域,以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方式,推动全社会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
社会慈善企业的概念,俨然不同于上述的三种类型的经济组织,它既有可能涵括以上所有的经济形式,又有可能不完全涵括上述经济形式的全部特征。这一宽泛而含糊的概念的提出,从积极的方面看,拓宽了善谷招商的范围,范式符合上述特征的企业都有可能进驻,降低了招商的门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各类企业都以慈善为名混入善谷,分享财政补贴的优惠政策,稀释了“善谷”中“善”的成分,减损其社会效益,难以界定和评估。
(二)优势视角:扶贫开发的范式转变
“黄河善谷”的规划过程基于对传统的“问题为本”的扶贫模式的反思,摈弃了缺乏视角,而从优势视角出发,开发本地对于慈善资源的巨大需求,将慈善与招商引资结合在一起,以慈善的切入点化解了西部贫困地区招商引资的困境,探寻本地的优势资源以进行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张和清等从农村社会工作的视角阐述了缺乏视角和优势视角的区分。所谓缺乏视角(lack perspective),是指看问题总是关注不足和缺陷。从缺乏视角发展出来的反贫困策略就是如何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解决他们的不足。输血式的扶贫以及大多数的发展项目大多是基于缺乏视角对贫困和欠发达问题进行干预,这种方式将主体客体化,忽视其主体性、优势、能力和社区资产等。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反对将服务对象问题化,强调社区发展应该重视资产建立和能力建设。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包括:赋权(empowerment)、成员资格(membership)、抗逆力(resilience)、对话与合作(dialogue and cooperation)。他指出,在优势视角理念和原则指导下的,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社区发展包括:(1)分析社区中存在的资源,(2)建立关系,(3)树立希望[10]。
“黄河善谷”规划部分的取用了优势视角的理论,由此出发,分析宁夏所具备的优势资源包括:(1)集中连片的贫困人口和生态移民安置区,慈善救助的对象相对比较集中;(2)在个别生态移民安置区,贫困残障人士比例高,且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为福利企业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并为福利企业提供充分的残障劳动力。(3)与东南沿海城市及发达地区不同,宁夏多为荒地,土地贫瘠,地价优惠;同时也因为地广人稀,为连片建设产业园区提供低价及公共设施方面低成本的可能性。基于以上的区情分析,黄河善谷规划试图将产业经济和慈善事业相结合,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动力,以解决社会问题。
[1] 王振耀:《“黄河善谷”是一步巧妙的“棋”》,2011年9月20日,http://www.cnr.cn/2011zthd/jingmaoluntan/baodao/201109/t20110920_508527066_2.shtml。
[2] 参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慈善事业促进条例》
[3] 〔英〕查尔斯·里德比特:《社会企业家的崛起》,环球协力社编译,环球协力社2006年版。
[4] 赵莉、严中华:《国外社会企业理论研究综述》,《理论月刊》2009年第6期。
[5] 〔美〕杰里米·里夫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社会的来临》,王寅通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6] Alter, Kim.“Social Enterprise Typology.” Virtue Ventures LLC(2007):12.
[7] 赵莉、严中华:《国外社会企业理论研究综述》,《理论月刊》2009年第6期。
[8] 〔美〕阿尔奇·卡罗尔:《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黄煜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9] 李淑英:《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范围及特质》,《哲学动态》2007年第4期。
[10] 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