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辩证法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想。”

伟大的实践必须有伟大的理论做支撑。1956年彭瑞骢参加国家制定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中的“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的远景规划制定活动,深受启发。

20世纪60年代,彭瑞骢在北医抓科学技术革命,在实践中发现了许多问题,急需理论上的指导,于是他找了冯传汉、李天霖和杜水伯等人,联合撰写了《预防为主的哲学思想》,发表在当时的《北京医学院学报》上,笔名“冯天水”。当时也讨论过临床思维中的“撒大网”“大包围”问题,认为这是当前医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直接导致医疗费用昂贵的重要因素,但是彭瑞骢却认为这些现象要提高到理论高度、哲学世界观层面上才能解决问题。于是彭瑞骢萌生了成立一个自然辩证法学习小组的想法。

1957年,由于对哲学、政治经济学、自然辩证法的兴趣,彭瑞骢经常去中国人民大学旁听相关的课程。接踵而至的各种运动和“文革”浩劫无情地打断了他学习的进程,却没有阻止他对事物规律的思考。“文革”中,彭瑞骢学习了大量的理论和哲学书籍,一直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辩证”的方法审视过去,关注着世界医学科学发展的动向,琢磨着如何规划未来,推进北医的发展。

彭瑞骢回首建国后北医的曲折发展之路,深深反思: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扩大化,一大批知识分子甚至是青年学生,被错划成“右派”。这种不适当的政治干扰必然会给事业发展带来深重的负面影响,而当时自己作为北医的领导人员之一,没有能够顶住来自某些方面所谓的“北医抓不出右派”“要在教授里抓大鲨鱼”的压力,对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最痛心的是自己在理论思维上出了偏差,只“唯书”、只“唯上”,而不“唯实”。寻根溯源,关键在于自己能否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善于观察、调查研究、勤于思考与分析,既要敢于领导,又要谨慎决策。

彭瑞骢认为在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北医来说,首先要组织医、教、研各科的学术带头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才能遵循一般学校教育的客观规律性,以及医、教、研各自的客观规律性,做好学术上的“领头羊”。这一举措,受到北医乃至协和医学院的老教授们的拥护和积极参加。彭瑞骢每次参加学习和讨论,也从中得益匪浅。早在1980年,冯传汉教授就提到:“一个学校要知名靠什么?主要靠一批国际上有地位的知名教授(冯教授形象地把他们称作桥牌中的‘王牌’)和有关学科建设,这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才能做到,但是当前就必须努力去做,这样在本世纪末,北医才有希望成为世界著名学校。培养中青年一代是当务之急,我们这一代人应考虑的是促使学科走向世界,支持中青年上去,不要考虑自己个人出多少成果,有多大名气,要关心的是学科集体。”而且,冯教授提出:学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一辈子,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他“王牌”教授如北医著名的“三王”(北大医院内科教授王叔咸、生理教授王志均、药学教授王序)在学习和讨论中也常会提出一些有利于办学的指导思想,成为彭瑞骢心目中学习医学辩证法、研究医学教育、推动北医医学科学发展的亲密战友和“关键人物集体”的重要成员。

彭瑞骢提出,顺应科学发展的规律,考虑长远规划的设计和进程,要着重调整体制结构与建立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紧抓培养青年医学科学工作者目标,才能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而对北医改革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需要从有关学科的现状、科室及有关人员的观念上去分析,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去考虑解决问题:如对北医占优势的重点研究所和科室,如北大医院的泌尿外科、人民医院的血液研究所等,必须给以必要的支持。为鼓励广大医、教、研人员攀登医学科学高峰的积极性,彭瑞骢等人又策划、组织在北医设立了桃李奖、名医奖、伯乐奖等奖项,得到了师生的良好反响。

1979年12月,由彭瑞骢等主持、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医学辩证法讲习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积极学习医学辩证法的医学科学工作者们,联系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从理论上分析和论证了我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同时发展的必要性,并为卫生部采纳。这既纠正了1958年北医在组织西医学习中医的“抛纲”中不切实际地提出的所谓“迅速地做到中西医合流”规划的错误,以及在具体工作上要求过高、过急的缺点,同时批驳了社会上一股所谓“活学活用”式的简单化的“创新医学派”的思潮,使医学科学工作者走向系统探讨对医学具有指导作用的医学中的认识论、方法论的学习和研究。

彭瑞骢在北医第八次党代会上发言(1993年7月)

70年代末,为倡导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指导医学科学的发展,他在北医政治理论教研室建立了自然辩证法教学组,并亲自给研究生开课。1979年6月,吸收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第一线工作的几十位专家教授、教师和哲学自然辩证法工作者,成立全校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组,推动了北医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同时把它应用于指导教学与科学研究实践。1984年,彭瑞骢主编的《医学辩证法》出版,他在绪论中写道:“医学辩证法是在总体上研究医学科学,在总结医学科学成就、探讨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医学科学中的思维方式问题,以及防治疾病、促进健康和医学科学研究中的方法问题”,“医学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的分支学科,与自然辩证法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它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医学的发展规律和医学工作者的理论思维。”1986年,这本书被卫生部确定为医学生选修课的推荐教材。

80年代中期,吸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彭瑞骢特别注意到了卫生改革与发展总体思路的研究,积极参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活动和研讨。他曾参与并组织过多次有关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研讨会,发表过不少有关卫生事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文章。90年代初,他参加了卫生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起草组。1995年后,他积极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起草提出建议。近些年来,他多次参与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讨论,并参与有关的课题研究。他既能从国内外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又能联系中国实际,从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和研究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他的那些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特点的论述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