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在动笔写这本书时,脑海里始终回荡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对读者真正有帮助。当然,我心目中的读者是具有一定翻译基础的读者,包括翻译工作者、翻译爱好者、翻译专业或英语专业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等等。鉴于翻译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实践,本书除简单介绍与实践有关的某些理论外,处处着眼于实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翻译和审稿工作的经验,从准确性、创造性、语境、连贯性、目标语思维这五个方面探讨翻译问题,用大量实例加以说明,并配以短文翻译练习和评析,希望能借此引导有志从事翻译事业的人在业务上更上一层楼。

之所以要重点探讨准确性、创造性、语境、连贯性、目标语思维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是因为笔者认为这些都是翻译的最基本的问题。只要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准确性是翻译的灵魂,是翻译之纲。由于不同语言彼此有差异,中英两种文字差异尤其大,在多数情况下无法按照原文句式寻找对应词“对号入座”,因此翻译经常需要再创作。我们可以说,创造性是确保准确性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但翻译的创造性不同于创作的创造性,作家创作时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而译者在翻译时能发挥的创造性是有分寸的,是定向、定点的,不能超越限定的框架,因此创造性的尺度是译者常有的困惑。翻译作为一门艺术,是对准确性的追求与创造性的发挥的巧妙结合。为了保证译文准确,译者首先必须对原文有深入、透彻的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时刻注意分析原文语境,洞察各语言成分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了解原文保持连贯的方式。译者在用目标语再现原文的信息时,又要时刻注意目标语语境,斟酌相关词语在目标语语境中是否适当的问题,同时也力求译文行文连贯。而且在构思译文的阶段,译者需要用目标语思维,对于英汉翻译来说,那就是用中文思维。中文思维是减少中文译文不连贯、不通顺、可读性差等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五个方面彼此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准确性是根本;创造性离不开准确性,准确性又有赖于创造性;准确性和创造性都离不开语境;要发挥创造性,少不了中文思维,要保持译文的连贯性,也离不开中文思维。本书虽然分五章分别探讨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但由于这五个方面彼此交错,有时界线不一定很清楚,讨论每一个方面的问题时必然也涉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分别讨论并不是想把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截然分开,而只是为了突出重点。本书每一章各配有五篇短文翻译练习,练习尽管重点略有不同,但都反映了翻译所涉所有方面的要素。

本书从帮助读者切实提高翻译水平这一总目标出发,侧重于翻译基本功,选材力求多样,不局限于特定专业、特定题材或体裁。翻译例子及翻译练习用的短文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新闻、金融、科技、文学、哲学、伦理等方面。社会对高水平的翻译工作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任何翻译学院或翻译班都不可能为某一特定行业量体裁衣,只培养为一个行业服务的“特种专才”。本书也不是为“定向培养”的目的服务的。实际上,笔者认为,掌握和提高翻译水平,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功。即使学生的就业方向十分明确,综合训练仍然是最为可取的。只要打好基本功,适应特定专业的翻译应该是不难的。反之,如果基本功不过硬,只熟悉了一些专业术语,译者最终很可能连自己最熟悉的行业的翻译也做不好。本书就是从基本功着手,利用实例解释对高级翻译工作者的一般要求,尤其是对准确性和可读性的要求,分析翻译的具体难点,提议可行的处理方式,说明需特别注意的事项。本书意在帮助打造适应性强、高水平的翻译人才。本书可作为一般教学辅助材料或自学进修材料使用,也可以用作各类翻译考试(包括联合国翻译征聘考试)的备考材料与培训教材。

与一些“软”专业不同,翻译是一种严肃而艰苦的工作,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无法夸夸其谈,不能忽悠,只能脚踏实地。虽然自称能做笔译的人非常多,真正做好笔译工作是很难的。正因为如此,Belloc(1931:33)在《论翻译》(“On Translation”)一文中叹息:“No wonder that we call translation a difficult art.No wonder that translators even of moderate value are rare, and translators of excellence as rare as poets! ”(“怪不得我们把翻译称为一种艰难的艺术。怪不得就是资质平平的译员也不可多得,而杰出的翻译家则和诗人一般,如凤毛麟角!”——陈达遵译)。80年前(即在Belloc所处时代)的情况是这样,今天的情况仍然是这样。但今天与过去不同的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水平的翻译工作者在不同文化间牵线搭桥,希望有志在译坛耕耘的朋友们能不畏艰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更高的境界。

本书中凡有任何不妥或有待改进之处,或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欢迎广大读者指正(联系邮箱:lijiancai@gmail.com)。

蔡力坚
2013年8月于纽约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