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解析
- 廖四平
- 6550字
- 2020-07-09 15:30:04
废名
竹林的故事
一、作者简介
废名(1901—1967),字蕴仲,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著作主要有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桃园》《枣》等,长篇小说《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理论著作《谈新诗》《鲁迅研究》《杜甫研究》等。
二、解析
(一)《竹林的故事》原刊于1925年2月出版的《语丝》第14期上,最初收入由新潮社于1925年11月出版的小说集《竹林的故事》中。
(二)内容梗概
“我”们为了割菜来到菜园,因而结识了老程。老程的女儿三姑娘害羞而又爱笑,“我”们都很喜欢她。老程不在家的时候,她让“我”们帮她解签。平常老程种菜、捕鱼,三姑娘就在旁边玩耍。但好景不长——不久,老程就去世了。之后,三姑娘和她的母亲相依为命。为了陪着母亲,三姑娘很少出去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而且,从此不上街看灯,有时会上街去卖菜,而“我”们都很喜欢买她的菜。十二年过去了,当“我”再回到那里时,三姑娘正在祭奠她的父亲,她已经长大了,但她的单纯善良没有改变。
(三)人物分析:三姑娘
三姑娘是一个农村少女。她纯洁优雅——三姑娘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宁静的乡村之中:小河、坝脚、竹林、茅舍、菜园这五个富有古典诗意的生活环境以及一家人的快乐和睦。她朴素、自然——她从来都不刻意打扮,像竹林一样天性自然,内蕴着一种纯净美。腼腆——“老程家的捏着香纸走我们的面前过去,不一刻又望见她转过来,不笔直地寻原路走,勉强带笑的弯近我们:‘先生,替我看看这签。’”其腼腆由此可见一斑。孝顺、善良、乖巧——爸爸去世后,她就由一个天真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少女,担任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因此,本正值贪玩年龄的她,却要时时刻刻的守着妈妈,“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三姑娘不上街看灯,然而当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过了多少次的,所以听了敲在城里响在城外的锣鼓,都能够在记忆中画出是怎样的情境来”;今年“我”回家过清明之时,看到三姑娘在那片竹林——埋葬她爸爸的地方祭奠其爸爸。“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未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热情、大方——三姑娘卖青椒时,大家都围拢过来想象着鲜青椒煮鲜鱼的美味,这时其中一位说笑到“三姑娘,你多秤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三姑娘虽然也玩笑着回答了,但又认真地真多添了一两。总之,三姑娘是一个焕发着特有的生命活力的少女,外在的朴实秀美和内在的灵秀透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显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质。
(四)主题
小说叙述了一个发生在河边竹林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纯洁优雅、生气勃勃的三姑娘形象,营构了一个清新、恬静、纯净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世界,在冲淡朴讷中寄寓了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赞美了尚未被现代社会污染的农村世界和带有古民风采的男女翁妪及其纯朴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五)艺术特色
1.视角独特
小说以儿童的眼光和口吻来讲述故事:小河、坝脚、竹林、茅屋、菜园等,在孩子眼中,一切都是美好而富有诗意的。父亲去世前,三姑娘常看父亲捕鱼,面对灿烂春色,她欢欣跳跃,快乐地歌唱;父亲去世后,她与母亲相依为命,精心陪伴照料母亲,打理家中日常生活。三姑娘活泼泼挑担子卖菜的情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的心中,三姑娘是美丽田园的象征,她纯粹、单纯、快乐。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使得小说散发着诗心、童心和天真的美。
2.语言清新、自然、冲淡、质朴,精心雕琢而又不露痕迹
小说通篇没有一个生僻的字词,没有一处佶屈聱牙的地方,但也绝无浅陋、乏味之嫌,而是像雨后的竹林一样清新、自然、冲淡、质朴,像“绿团团的坡上”、“戒方一样的土堆”、“四根只有抄梢还没有斩去的枝桠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等更可以说是精心雕琢而又不露痕迹。
3.“散文化”
小说标题为“竹林的故事”,但其实是无故事的故事——情节很淡,散文化的成分很重:生活在竹林里的人们,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他们不追求功名利禄,甘于平凡,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三姑娘的父亲去世了,除了留下一个如教书先生用的戒方模样的土堆和使得妻女衣着变得素色点外,再也没有什么变化。春天来了,竹林里的一切都绿得可爱,而三姑娘父亲的死却一天比一天“淡化”,最后只剩青草铺平的土堆,三姑娘对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也几乎忘记了。
4.意境优美
小说写竹林,写茅舍,写菜园,写少女;人物和清新的乡村自然景物相对应——自古以来,“竹”都与“隐逸”、“参悟”有关,也就是说,“竹林”其实是一个充满禅意的地方和一个清静、与世无争的环境,由此可见,小说的意境很优美,同时,竹子的青逸反衬了三姑娘的恬静,从而使得人与自然合二为一。
5.风格含蓄
小说写到了“我”及“我们”对三姑娘的喜爱,三姑娘的父亲老程对她的疼爱,她对母亲的关怀等,但所写的这些仅像竹林中的清澈溪流缓缓流淌一样,而并无丝毫的奔腾激越之势。对“三姑娘爸爸去世”这件事,小说只写到“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而没有直接点出其爸爸的去世。写三姑娘嫁人,小说未明着一笔,只是写“我”希望三姑娘将来碰到一个好姑爷,但从后文“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就可以得知她已经为人妻了,而且很少回家探亲。结尾处写事隔多年后“我”与三姑娘的重逢,但略去了二人相见时的具体神态,只写“我”让她低头过去——这把三姑娘的害羞模样、她那纯真的品质以及“我”对她的情感一股脑儿地写了出来但又全无夸张恣肆之嫌……这样的行文,使得整篇小说风格含蓄,能令人在扑朔迷离中获得豁然开朗的审美愉悦。
桃园
一、作者简介(略)
二、解析
(一)《桃园》写于1927年9月,最初收入由古城书社(参见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或上海开明书店(参见贾植芳等:《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于1928年2月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桃园》中(废名本人在《关于校对》(1928年12月17日《语丝》第4卷第49期)中说:“我的一本小书《桃园》初由古城书社出版,现在开明书店再版亦已出版了,昨日才见到。”)。
(二)内容梗概
王老大只有一个13岁女儿阿毛。阿毛病了差不多半个月了。王老大一向以种桃为业,住的地方就叫做桃园。桃园唯一的邻家是县衙门,衙门的照墙外是杀场。城上的游人随手摘桃园里的桃子吃,阿毛不但对此不大在乎,还替城墙栽了一些牵牛花,花开的时候,许多女孩子跑来玩,兜了花回去。秋深的黄昏,阿毛病了坐在门槛上玩,望着爸爸取水——她记起城外山上她妈的坟。阿毛不相信天是要黑下去。桃树的叶子被风吹落不少,阿毛便以为桃树害病了。王老大觉得外面风很凉,让阿毛进屋子里去;阿毛则关心王老大酒瓶子的酒喝完了。阿毛不明白当初爸爸为什么要同妈妈打架,为什么在家里喝了酒不算还要到酒馆里去喝;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明知道父亲在外面没有回却老早就把门关起来。她请求父亲来年也买一些橘子来栽一栽。张四还差她家的两吊钱。阿毛睡了但心里晓得父亲摸她的脑壳捏她的手。王老大因为阿毛睡不着而难过,惦着十五带阿毛上庙烧香,问问菩萨。阿毛想起一个到她家桃园来的尼姑及送尼姑桃子吃之事。王老大说第二天上街给阿毛买东西吃,阿毛随口说桃子好吃,但那季节没桃子了。听到阿毛所说的桃子好吃,王老大觉得简直像听到了一声霹雳。阿毛说王老大酒喝完了,瓶子比白天还来得大;王老大恨不得翻起来一脚踢破了它。王老大上街打酒,遇到街旁歇着一挑玻璃桃子,便用瓶子换了三个,一个孩子撞跌了玻璃桃子,王老大的心儿没有声响地碎了。
(三)人物分析
1.阿毛
阿毛是一个十三岁的生活在县城边上的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她聪明伶俐——眼神清澈,无比宽容,安静,偶尔说出一些很有诗意的话。心地美好、单纯——她不大在乎城上的游人随手摘她家桃园里的桃子吃,把桃子亲手捧给过路的尼姑吃……心中总是充满着美,充满着对美的渴望和追求,永远有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她不理解世界上为什么有不和谐的事情,如父亲打母亲,而母亲则把父亲关在门外。热爱美、热爱生活——她喜欢枝叶繁茂的桃树,而不喜欢它的凋谢;秋天到了,她渴望在桃园中栽橘树……
2.王老大
王老大是一座桃园的管理者兼桃子小贩。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生活、爱情、家庭、事业均无所成:他嗜酒;整个家庭,只有他自己、妻子和女儿,但妻子亡故,女儿已病入膏肓,且马上就要死掉了;他没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而且在他生活的世界里,也很难有能改善他生活的机遇。慈爱——女儿生病了,他心疼她,总要她“不要说话,一睡就睡着了”;他摸着她的脑壳悄悄流泪;女儿的一句“桃子好吃”让他感觉是“一声霹雳”;女儿说他酒喝完了,瓶子比白天还来得大,他“恨不得翻起来一脚踢破了它”,并用他的酒瓶连同打酒的钱为女儿换取了3个漂亮的玻璃桃子,想让她高兴一下,但他并不理解女儿爱美的心理;他所买的玻璃桃子被一个孩子撞跌了,他的心儿随之没有声响地碎了。
(四)主题
小说通过以种桃为生的王老大与其女儿阿毛相依为命的平凡人生,歌颂了爱与美,蓄地批判了现实社会中的功利主义思想观念——功利观念会破坏美:阿毛身体虽然有病,但心中却始终充满着纯真的理想,充满着对美好人生的渴求。但是世人——包括阿毛的父亲,却并不理解她爱美的心理。阿毛的凄然要求——在没有桃子的季节想要吃一个桃子以及王老大为阿毛换取的玻璃桃子的破碎等,表达了美好理想与现实生活的极不协调、理想终归化为虚空的观念。
(五)艺术特色
1.注重开掘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在运用了西方现代派的一些技法
小说所描写的主要是阿毛的心理活动——在孤独、寂寞、惊恐不安的生活环境中对爱与美的追求,并用意识流的手法表现了其心理过程,展示其跳跃思绪联想,也形成了小说的情节和行文的诗式跳跃,句与句也有断隔,意象跳动,思路飘忽,为读者留下可想象空白。景物描写也明显地带有主观感觉的色彩——不同于通常的联想比喻,捕捉的是人物的主观感觉,特别表现一种孩子的天真意趣,同时又努力在人物心灵深处探寻美感与诗意,从而使小说整体上显得清新淡远,给人以一种新鲜的感受。
2.语言清峻、淡雅、朴讷、凝练
语言清峻、淡雅、朴讷、凝练,既有力度又流丽活泼,如“王老大一门闩把月光都闩出去了。闩了门再去点灯。//半个月亮,却也对着大地倾盆而注,王老大的三间草房,今年盖了新黄稻草,比桃叶还要洗得清冷。桃叶要说是浮在一个大池子里,篱墙以下都湮了,——叶子是刚湮过的!”……,不过,小说语言有时也失于晦涩。
3.诗化与散文化
小说不很重视铺叙情节而努力在人物心灵深处寻求美感和诗意,带有明显的诗与散文的某些特征,意境清新淡远。
4.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在小说中,“酒”象征着王老大生活中失败、无奈、颓废的一面,“酒瓶”象征着他黯淡的生命,桃子象征着他的积极、有活力的一面;阿毛行将死去象征作者的不如意,或在某些方面失败之后的感觉。
5.“技巧灵活得很,文字当然亦来得生动,是六朝人一脉。”(吴小如:《废名的文章》,原载1947年10月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
菱荡
一、作者简介(略)
二、解析
(一)《菱荡》创作于1927年10月,最初收入由古城书社于1928年2月出版的小说集《桃园》中。
(二)内容梗概
1.小说没有故事和情节,只是以抒情写意的笔触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乡间充满诗意的生活画面和风俗画面——陶家村在菱荡圩的坝上,一条线排着十来重瓦屋,屋后竹林浓绿,斜伸向河岸,城上城下隔水相望,有小桥沟通。
2.小说没有中心人物,如果说整篇小说像一幅山水田园画,那么其结构和意味就像是一首绝句:大部分的篇幅描绘自然风景,然后在适时的空间点染一两个写意的人。无论是洗衣妇、陈聋子还是二老爹,都是写意的,他们本身并没有什么内涵和意义,而是“画”中之龙的“睛”罢了。
(三)主题
通过陶家村的翠竹绿水、小桥孤塔,写出了一种统一、宁静与和谐的节奏,表达了作者对乡间闲适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对故乡父老以及千百年来形成的古老淳朴的民间风习和文化的热爱。
(四)艺术特色
1.诗化散文化的色彩浓郁
小说注重对诗的因素的引入,从而具有浓郁的诗意,如小说第2段这样写道:“落山的太阳射不过陶家村的时候(这时游城的很多),少不了有人攀了城垛子探首望水,但结果城上人望城下人,仿佛不会说水清竹叶绿——城下人亦望城上。”这使我们很容易想起了卞之琳《断章》中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小说也注重对散文的因素的引入,从而使小说具有颇强的散文的形态——小说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中心人物;所使用的是一种抒情写意的笔触,所描绘的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生活画面和风俗画面,所塑造的人物也只具大致的轮廓、且本身也构成了景物的一个部分……在这里,小说与散文的界限实际上被打破了,通常所说的小说模式实际上被解构了。
2.唐诗绝句一般的意境
作者曾说:“就表现的手法来说,我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绝句二十个字,或二十八个字,成功一首诗,我的一篇小说,篇幅当然长得多,实是用写绝句的方法写的,不肯浪费语言”;《菱荡》“真有唐绝句的特点,虽然它是‘五四’以后的小说”(《废名小说选序》)。
《菱荡》写景抒情的分量压倒了写人叙事,而其景物描写又色彩雅丽、意绪安闲,如它写陶家村的树多林密,说行人“走路是在树林里走了一圈。有时听得斧头斫树响,一直听到不再响了还是一无所见”。寥寥数笔,便把一个幽深、清雅的环境写出来了,既有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的谧静,又有贾岛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迷惘。同时,小说既在精神气质上明显地受到了陶渊明田园诗的熏染,又在具体笔法上吸取了古代山水散文、尤其是晚明小品之长。写菱荡出外的水色林荫的那一段,更令人叫绝:
菱叶差池了水面,约半荡,余则是白水。太阳当顶时,林茂无鸟声,过路人不见水的过去。如果是熟客,绕到进门的地方进去玩,一眼要上下闪,天与水。停了脚。水里唧唧响,——水仿佛是这一个一个的声音填的!偏头,或者看见一人钓鱼,钓鱼的只看他的一根线。一声不响的你又走出来了。好比是进城去,到了街上你还是菱荡的过客。
这样的人,总觉得一个东西是深的,碧蓝的,绿的,又是那么圆。
这是一幅清幽恬静、令人心旷神怡、沉醉不醒的风景画:在这里,菱叶半荡,林荫道上,听不到鸟声,见不到水色,只见一个垂钓人——这令人不禁产生一种“世外桃源”之感,文字虚实相间、有色有声而又含蓄蕴藉,颇具唐人绝句之风。
3.洗练、平淡的文字
如:
陶家村过桥的地方有一座石塔,名叫洗手塔。人说,当初是没有桥的,往来要“摆渡”。摆渡者,是指以大乌竹做成的筏载行人过河。一位姓张的老汉,专在这里摆渡过日,头发白得像银丝。一天,何仙姑下凡来,度老汉升天,老汉道:“我不去。城里人如何下乡?乡下人如何进城?”但老汉这天晚上死了。清早起来,河有桥,桥头有塔。何仙姑一夜修了桥。修了桥洗一洗手,成洗手塔。这个故事,陶家村的陈聋子独不相信,他说:“张老头子摆渡,不是要渡钱吗?”摆渡依然要人家给钱他,同聋子“打长工”是一样,所以决不能升天。
这段文字简而不文,白而不冗,看似闲笔,实具情趣,平淡中见奇僻,显示出很高的文字素养。
4.风格散淡、平和、雍容、恬静
如小说开头这样写道:
陶家村在菱荡圩的坝上,离城不过半里,下坝过桥,走到一个沙洲,到城西门。
一条线排着,十来重瓦屋,泥墙,石灰画得砖块分明,太阳底下更有一种光泽,表示陶家村总是兴旺的。屋后竹林,绿叶堆成了台阶的样子,倾斜至河岸,河水沿竹子打一个弯,潺潺流过。这里离城才是真近,中间就只有河,城墙的一段正对了竹子临水而立。竹林里一条小路,城上也窥得见,不当心河边站了一个人,——陶家村人出来挑水。落山的太阳躲不过陶家村的时候(这时游城的人很多),少不了有人攀了城垛子探首望水,但结果城上人望城下人,仿佛不会说水清竹叶绿,——城下人亦望城上人。
这里所写的是一派静蔼温婉的田园风光,清澈、透明、和谐,使小说呈现出一种散淡、平和、雍容、恬静的风格。
5.运用了“通感”,使小说呈现出一定的现代派文学的色彩。如《菱荡》中的文字:“停了脚,水里唧唧响,——水仿佛是这一个一个的声音填的!”“菱荡的深,这才被她们搅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