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解析
- 廖四平
- 1764字
- 2020-07-09 15:30:05
穆时英
街景
一、作者简介
穆时英(1912—1940),浙江慈溪人。著作主要有小说集《南北极》《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等。
二、解析
(一)《街景》最初收入由上海现代书局于1934年7月版的小说集《白金的女体塑像》中。
(二)内容梗概
老乞丐年轻时来到上海而后流落街头、身无分文;后来,想回家;最后在幻觉中被汽车轧死。
(三)主题
小说通过老乞丐在上海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在上海这个富人的天堂里,穷人所过的却是地狱般的生活,揭示了有钱人不讲道义,人情如纸薄的炎凉世态。
(四)艺术特色
1.运用了时空颠倒的技巧
小说明显地受到了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通篇采用了时空颠倒的技巧,通过对老乞丐的意识流动的描写,把过去与现在、时事与往事交叉、穿插在一起,写出了穷苦人的悲惨命运;运用快速跳跃的节奏、蒙太奇电影镜头组接的方法,展现了眼花缭乱的场面,显示出人物半疯狂的精神状态,在跳跃变幻不定的镜头画面中展现了现代都市畸形文明的节奏和旋律。
2.将人物的主观感觉客体化
在对人物的刻画上,小说不注重典型细节的选择,也不注重表现老乞丐的性格,而是直接将笔触深入人物的内心,将主观感觉客体化,把心理情绪转化为可以触摸感知的光彩、线条、声音、味道,从而打通了各种感觉之间的生理界限,充分地揭示了人物内心刹那间的情绪。如在小说中,整个画面差不多只是一种单纯的色调:黄色、褐色、古铜色。“给黄昏的蔼光浸透了的薄暮”是黄色的,浮着秋意的街道是黄色的,落在地上的枯叶是黄色的,寥落的街角里坐着的“老乞丐”也是褐色的,“脸是褐色的,嘴唇是褐色的,眉毛也是褐色的”,眼泪“流过那褐色的腮帮儿,流到褐色的嘴唇里”……这衰败的秋色,黄昏的暮色,落叶的枯色,与老乞丐的那种饱经苦难的,落满灰尘的褐色融汇在一起,使他那孤寂、悲戚、荒凉的心理得到了充分的揭示。
3.通过“影像化”的手法来营构情节
穆时英曾从事过电影工作,在创作小说时,他特别注意使用“影像化”的手法来展示高度浓缩的、明晰逼真的具体画面。小说通篇实际上就是一个场景构图——小说一开篇便拉开了一个环境外景:“明朗的太阳浸透了这静寂的,秋天的街”,“一辆又矮又长的,苹果绿的跑车,一点声息也没有地贴地滑了过去。一篮果子,两只水壶,牛脯,面包,玻璃杯,汽水,葡萄汁……”这颇似电影中的移动镜头。这些果子、水壶、牛脯、面包、玻璃杯……都成为被摄对象,随着摄影机的移动,它们一个一个从画面上依次划过,造成一种巡视或展示的视觉印象。然后把一个特写镜头固定在一个老乞丐的肖像构图上。不过,小说并没有机械地移植挪用电影艺术的一些摄影构图、画面造型等手法,而是注重这些画面和镜头深处隐藏着的主观感觉或是潜意识的结构链条。这些片断化的场景、肖像,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实质上都是主人公甚至包括叙述者的心灵的感受和颤动,它为一种“真想回去啊!真想回去啊!”的心态所主宰,被以回忆、想象、幻觉等内心动作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果把这些孤立散乱的镜头按照人物的“意识流”重新排列组合一下,便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一个青年人肩上搭着蓝土布袋,做着“上海满地是元宝”的美梦,随着火车从乡下来到大都市上海,可他在上海并没有拾到“元宝”,而沦为乞丐;他坐在寥落的街角,一年又一年,默默地看着轰轰地旋转着的火车轮子,朝思暮想着:“家啊!家啊!”“真想回家去呢!”轰轰地转着的轮子又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特写镜头,它虽是一个物体的画面,但同样是人物心态的象征。主人公随着这轰轰地转着的轮子从家乡而来,却无法再回到家乡去。这永远转着的轮子碾碎了“上海比天堂还好”的梦想,载走了他一年又一年的年华,最终又“压上了他的身子”。那“从轮子里转出来他的爸的脸,妈的脸,哥的脸……”这是电影艺术中的叠印画面,展示了“他”临死之前的幻觉和那种思念亲人的内心活动。小说结尾部分所拍摄的“锦帷的大玻璃后面”和“蒸在咖啡的热气里”的青年男女,以及“浮着轻快的秋意的街”等镜头与开篇的“金黄色的头发”的童贞女、“苹果绿的跑车”等场景和静物的画面互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人物的心态意识和情感氛围,强烈地烘托、反衬着那“褐色的”心态,“寥落的”情感。
此外,语言流畅灵动,句式重叠回环,着意描写充满秋意的街道……从而使小说带有鲜明的诗化色彩——这也是小说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