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解析
- 廖四平
- 3827字
- 2020-07-09 15:30:04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
一、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次年与朱自清、俞平伯等组织中国新诗社。“九·一八”事变后参与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曾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抗战胜利后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著作主要有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四三集》,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小白船》,诗集《雪朝》(与周作人、朱自清等人合集),儿童歌剧《风浪》,戏剧《恳亲会》等。
二、解析
(一)《潘先生在难中》写于1924年11月,原刊于1925年1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6卷第1号上,最初收入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25年10月出版的小说集《线下》中。
(二)内容梗概
潘先生是20世纪20年代江浙军阀齐燮元、卢永祥混战期间上海附近一个叫让里的小镇上的小学校长,是当地一个“体面的大家知道的人物”,“写得一手好颜字”,家有“一妻两儿”,雇了一个仆人王妈,生活略有余裕。当军阀混战的风声一传到让里,他就惊惶失措,深感“兵火焚掠”已迫在眉睫。当教育当局尚未作出停课的决定时,他便不惜花上一笔“逃难钱”,像老母鸡护着一群小鸡一样带着“一妻两儿”和一个“黑漆皮包”,挤上火车,逃到上海的租界避难。但当他第二天清晨从报纸上看到教育局局长指令照常开学的消息时,又惴惴不安。为了保住饭碗,他不顾战乱的危险,“狠心地”撇下妻儿,只身返回让里。正当他积极筹备开学的时候,战事吃紧,并危及让里。于是,他又“发狂似地”惊慌起来,雇车离开学校,躲进教会的厢房。但战火最终并未蔓延到让里,并很快结束。之后,他又接受教育当局同仁们的“一致推举”,在欢迎军阀杜统帅凯旋的彩牌坊上题写了“功高岳牧”、“威镇东南”、“德隆恩溥”等赞辞。
(三)人物分析:潘先生
潘先生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附近一个小镇上的小学校长,具有自私、庸俗、“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茅盾《王鲁彦论》)、逆来顺受、苟且偷生、远祸全身、随遇而安等性格特征。其中,远祸全身是其性格的核心。他一听军阀要打仗,就张惶失措,丢下学校不管,带着妻子儿子从江苏仓惶逃到上海。下火车时妻子和大儿子被冲散,便立刻有家破人亡之感。找到妻儿,租到旅馆,虽是条件很差,但他还是为一家人的生命能得到保全而兴高采烈——要“乐哉乐哉,陶陶酌一杯”。第二天早上,他听到教育局局长说要照常开学的消息,虽然很为难,但为了保全自己小学校长的职务,他还是不顾夫人的劝阻,把妻儿留在上海旅馆里,急忙地回到了让里。回去之后,先是察看家,见财产保全得很好,便放下了一半心。接着,为了获得上司的“赏识”,他积极筹办开学之事。他到学校起草给学生家长的通知,把教育说得极其重要,要家长照常送学生来上学。其实他并不关心家长是否送孩子来上学,只是通过“通知”博取局长的欢心以保全其校长职务罢了。为了“保家”“活命”,他跑到红十字会办事处去申请入会,说若战争打过来他可以把学校房屋作为妇女收容所;向红十字会要了两面红十字会旗子,说学校有两个门,但结果一面插在学校门口,一面却插在他自家门口了;要了四枚红十字会徽章——自己一个,在上海的妻儿各一个。战事停止后,他不顾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的事实,书写了歌颂军阀的横幅大字,从而充当了军阀的吹鼓手。这更暴露出他为保全自己而没有是非、没有原则的劣根性。
(四)主题
小说通过潘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批判了旧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的卑怯、可憎心理,活画出了小知识分子的灰色灵魂;揭示了我们民族的某些劣根性——潘先生的形象是那种特定的“灰色的卑琐人生”的艺术象征,其意义超出了小市民的阶层,它是中国民族劣根性的一部分;反映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种种苦难,暴露了军阀的罪恶本质和社会的黑暗。
(五)艺术特色
1.笔触客观冷静
小说将作者对人物是非褒贬的主观评价和感受融入客观冷静的描写之中。如写潘先生跑到红十字会办事处去申请入会,说若战争打过来他可以把学校房屋作为妇女收容所;向红十字会要了两面红十字会旗子,说学校有两个门;要了四枚红十字会徽章,说徽章太小巧怕遗失。但结果是“两面红十字旗立刻在新秋的轻风中招展着;可是学校的侧门上并没有旗,原来移到潘先生家大门的上去了。”徽章呢,一个自己佩戴,“其余几个呢,潘先生重重包裹着,藏在贴身小衫的一个口袋里。他想:‘一个是她的,一个是阿大的,一个是阿二的’。虽然他们远处在那渺茫难接的上海,但是仿佛给他们加保了一重稳当可靠的险”。在这里,小说只是客观写实地描写潘先生的行动和心理,但就在这些描写中,寄寓了作者对潘先生的自私、庸俗、卑琐、可笑的否定嘲讽和批判。
2.多方面地刻画人物
(1)善于通过对人物平常小事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小说描写了潘先生在军阀战争中如何设法避难:逃难到上海租界,下火车,找旅馆,向红十字会寻求保护,到教堂避难等,全是平常小事。但就在这些对平常小事的描写中,生动地刻画了其遇事惊慌、自私、苟安等小市民式知识分子心态。
(2)善于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如小说第2部分,写潘先生冒着风险返乡后,探知局长有照常开学的意图,并还有裁员的意图时,小说这样写道:“潘先生听了,仿佛觉得一凛;但又赞赏自己的有主意,决定回来到底是不错的。”这既写出了潘先生听到局长要裁人后而产生的惊讶,又写出了他为自己冒险回乡并恰逢其时而产生的庆幸和沾沾自喜,从而把其患得患失的卑怯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3)善于通过对人物神态、动作和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如潘先生两次喊黄包车:第一次是其一家人在经历了逃难失散之后,他声色“威严”,嗓门极“入调”,“伸出两个指头扬着说:‘只消两辆!两辆!’”第二次是他在听说战火逼近时,他“心头突地乱跳”,见到车就喊:“车!车!”同是叫车,前者踞傲、做作,后者惊惶失措。小说通过对潘先生在不同情形下不同神态的描写,准确地表现出了其内心世界。又如潘先生起草给学生家长的通告,写得得意非凡,认为“局长看见了,至少也得说一声:‘先得我心’”。这一细节描写深刻揭示了其内心世界,暴露了他写通告完全是为了迎合教育局局长以讨其欢心,从而保全自己小学校长的地位、饭碗。
3.层层推进,结尾精妙
小说通篇是描写潘先生在战乱中如何保全自己,而这种描写又是逐层深入的:
(1)下火车时是一字长蛇阵,妻儿失散时便掉眼泪,找到妻儿、旅馆后则欣喜若狂,其思虑和悲喜都缘于“保全自己”。但在兵荒马乱年月,生命财产毫无保障,保全自己是人之常情,因而,也是可以谅解和理解的。
(2)起草开学通告主要是做做样子以保住自己的位置,要红十字会旗、徽章也不忘自己和家人——这种“保全自己”的行为就显得自私庸俗、圆滑卑琐了。不过,它与人无害,也不必厚责。
(3)得知正安失守、所在地将会陷于战火后,便仓皇逃入洋人的“红房子”(教堂)里避难,顺便还把一大包半旧衣服也带了去;而要王妈看家,沿途遇同业相问,也不以战事实情相告。只顾自己保命,连佣人、同业的生死也不顾,甚至把自己的半旧衣服看得比为自己服务的人的生命还重。此时,他的“保全自己”中已透着卑劣,令人恶心。
(4)在军阀战争结束后,教育当局同仁们“一致推举”他在欢迎军阀的牌坊上写横幅大字,他居然“当仁不让”,觉得“很有点滋味”,并在欢迎军阀杜统帅凯旋的彩牌坊上题写了“功高岳牧”、“威镇东南”、“德隆恩溥”等赞辞。这些赞辞是他自己想出的,而且,他字写得越来越好,可见他是很认真用心的;写字时他眼前闪现出“拉夫,开炮,烧房屋,淫妇人,菜色的男女,腐烂的死尸”,可见他完全清楚军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但他还是昧着良心歌颂军阀。此时,他不仅是为“保全自己”,而且是为得上头的赏识而往上爬,其卑劣已暴露无遗,令人深感厌恶。
4.语言朴素、纯净、洗练、准确、严谨而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笔调幽默
如潘先生一家逃到上海租界,在旅店住下,暂时平安,潘先生快乐起来,说了一席话:
潘先生舒快地对潘师母道,“这一刻该得乐一乐,喝一杯了。你想,从兵祸凶险的地方,来到这绝无其事的境界,第一件可乐。刚才你们忽然离开了我,找了半天找不见,真把我急得要死了;倒是阿二乖觉(他说着,把阿二拖在身边,一手轻轻地拍着),他一眼便看见了你,于是我迎上来,这是第二件可乐。乐哉乐哉,陶陶酌一杯。”他作举杯就口的样子,迷迷地笑着。
这些朴素、纯净、洗练、准确、严谨而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把潘先生的心理活动活灵活现地揭示了出来,也把他只顾一自之私,苟且偷生,随遇而安的可鄙形象显现了出来,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5.笔触犀利,入木三分
如碧庄开火,正安失守后,潘先生仓皇逃往福星街红房子的红十字会分会驻地,在厢房中遇到了教育局局长,谈话中下属的阿谀奉承,上级的自恃了得,同样的苟且自私、出乖露丑,尽显出来——笔触犀利,入木三分。
6.结尾画龙点睛
小说结尾写潘先生为了保全自己、讨好上司而丧失了原则、是非,居然写出“功高岳牧”、“德隆恩溥”等谀词,可谓全篇点睛之笔,揭示了潘先生的小市民劣根性及其复杂性格。这不仅在结构上与开头的逃难对照,引人深思,而且在人物塑造上,使潘先生的内心世界得到更完满的表现。同时,潘先生还在脑海中涌现了人民受难的镜头,这表明他还没有泯灭人性。小说最后以“看他对上一句什么”作结,意欲启发人们思考,从而完善潘先生这一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