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梭 罗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现代著名随笔作家、诗人。生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毕业于哈佛大学,在家乡执教两年后,住到同乡、大作家爱默生家做助手(1841—1843),同时学习写作。1845年,他独自进入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林区,在那里一直生活到1847年。1849年自费出版了他在瓦尔登湖边小屋完成的《在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书中记录了他和哥哥约翰在这两条家乡河流上旅行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关于宗教信仰、历史、自然和文学、哲学的大胆遐想,特别是论信仰多元,论英国文学传统,论美国的商业化进程对古老生活的破坏,内容丰富而沉重,想象新鲜而奇特,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惜印行一千册,只卖掉一百多册,七十五册送人,自己留下七百多册。梭罗曾经诙谐地说他藏书九百,其中自著七百。同时发表的《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一文,对英国工党、费边主义者、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和罗曼·罗兰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绝非一个遁世者,当废奴运动领导人约翰·布郎被捕并处绞刑时,他挺身而出予以声援。梭罗死于肺结核,终年44岁,死后别人编辑出版了他的大量日记和《旅行散记》《缅因森林》和《科德角》等著作。《瓦尔登湖》是他生前出版的两本书中的另一本(1854),和《在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一样,也是在日记的基础上加工而成,也喜欢在行文中夹杂自己的大量诗歌,也是融景物描写和思想漫游为一体,但放弃了日记形式,以单篇随笔结集。

梭罗的随笔,是英国文学传统在北美大陆新开的奇葩。他特别强调个人思想的独立,特别强调思想和语言都必须以亲身体验为基础,他的许多随笔就是为自己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提出辩护和解释,人和文达到了高度统一。他善于从对自然和人生的切近观察和体验中提出根本的思想问题,这里选出《瓦尔登湖》第一篇《经济篇》和另一篇《湖》,都是现身说法,以自己简单的衣、食、住、行和亲近自然的生活体验来反思现代人价值观念的偏误,许多说法出人意料而又令人折服。他对自然的观察更独特,大自然的一切在他眼里仿佛都大有深意,他甚至从一只不知名的水鸟的眼睛里看到了上帝的微笑。这种所谓的“超验主义”,和他忠实于自我的沉思默想的性格密切相关。和许多作家一样,他生前寂寞,死后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