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三元复合正极电极材料

Co价格相对较贵且在地球上的储量有限,而且以LiCoO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Co,而Ni和Mn的价格要低于Co,因此科学界和工业界都比较关注拥有稳定层状结构的LiNi0.5Mn0.5O2。因为该电极比单独的LiNiO2和LiMnO2性能更优异,可逆容量高,结构更稳定,循环性能更好。当然,LiNi0.5Mn0.5O2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由传统的高温固相法较难得到纯相的层状结构,常常伴随着一些其他结构的产生(例如Li2MnO3和NiO),不利于结构的稳定性。此外,由于LiNi0.5Mn0.5O2的电子导电率较差,倍率性能欠佳,当电流增加时,可逆容量明显减小。而同样层状结构的LiCoO2表现出良好的电子导电性,所以期望引入Co可以提升电极的电子导电率。而且研究发现,Co的引入还能优化其合成条件,一举多得。因此,三元复合材料开始登上舞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LiNi1/3Co1/3Mn1/3O2。这种三元材料在电化学性能方面(包括容量和倍率性能)与LiCoO2相当,但是拥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在大功率应用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尤其可以适用在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上。

LiNi1/3Co1/3Mn1/3O2和其他层状结构正极一样,属于α-NaFeO2型的层状岩盐结构。通过氧离子按照立方紧密堆积排列形成骨架,锂离子和过渡金属在(111)面与氧离子层形成有序的交叉排列层,氧的八面体晶系被阳离子占据。其中有趣的是该结构中金属离子的价态Ni2+、Co3+、Mn4+与对应的单一过渡金属的层状正极有所不同。只有Co3+在两者之间是一致的,Ni和Mn均不相同。这说明三元复合材料与LiCoO2的结构更加接近。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该三元正极在放电过程中,Mn4+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即没有Mn3+的形成,没有姜-泰勒效应导致的结构变化;而Mn4+在电极中仅用来稳定层状结构。在Li1−xNi1/3Co1/3Mn1/3O2充电过程中,当0≤x≤1/3时,对应是的Ni2+到Ni3+的氧化过程;当进一步充电,1/3≤x≤2/3时,对应的是Ni3+到Ni4+的氧化过程;当2/3≤x≤1时,对应的Co3+到Co4+的氧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Mn4+参与电化学反应,电子的得失发生在氧离子上。放电过程正好对应还原过程。

在实际制备的LiNi1/3Co1/3Mn1/3O2中,过渡金属离子在3a位点的分布是随机的,存在部分的无序性,而且锂离子也会嵌入Ni1/3Co1/3Mn1/3O2的层状结构中去。而Ni容易进入Li层中,这与在LiNiO2中的现象类似。而Co和Mn则不会进入锂层。例如在950℃进行高温固相合成时,有将近5.9%的Ni进入锂层。当反应温度降低到800℃时,这种Ni的错位比例下降了2%,但是剩余3.9%的Ni的错位仍然会导致锂离子的扩散受阻。为了减少Ni的这种错位,通常需要使用氧气氛围进行。当电极处于完全充电时,除了锂层中的锂,制备过程中嵌入Ni1/3Co1/3Mn1/3O2层状结构中的Li也可以进行脱嵌。

值得注意的是,在LiNi1/3Co1/3Mn1/3O2中,在得失电子的过程中,Co和Ni的核外电子排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相应的离子半径也会变化。Co3+/Co4+最外层电子排布为t2g6eg0/t2g5eg0,Ni2+/Ni3+/Ni4+最外层电子排布为t2g6eg2/t2g6eg1/t2g6eg0,所以在对应Co3+/Co4+的氧化还原过程中,电子是在t2g轨道上发生重排,能量变化较小,同时对应的离子半径变化也较小(978-7-111-59101-6-Chapter02-7.jpg978-7-111-59101-6-Chapter02-8.jpg)。而Ni3+ (或者Ni2+)/Ni4+的氧化还原反应则与能量较高的eg轨道相关,能量变化大,对应的离子半径差别明显(978-7-111-59101-6-Chapter02-9.jpg978-7-111-59101-6-Chapter02-10.jpg978-7-111-59101-6-Chapter02-11.jpg)。

1.LiNi1/3Co1/3Mn1/3O2的制备

三元复合电极的制备通常可以采用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燃烧法或者喷雾热解法。因为其结构与其他层状化合物一样,合成的方法也类似。目前三元正极材料正处于快速商业化过程中。

2.Li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

三元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充电曲线有明显的特征:在3.75~4.54V之间存在两个充电平台,总容量可以达到250mA·h/g,是理论值的91%。使用XANES和EXAFS测试分析发现,Ni2+/Ni3+对应的氧化电位在3.9V左右,Ni3+/Ni4+对应的氧化电位为3.9~4.1V。当电位高于4.1V时,高价的Ni4+不再参与电化学反应。Co3+/Co4+对应的氧化电位较为复杂,与两个平台都相关。当达到充电截止电压4.7V时,Mn4+仍然不发生电化学反应,可以有效地稳定电极的结构。但是电子的得失需要从氧上进行,这样容易导致氧在充电过程中的流失,尤其当电位高于4.2V时。氧的流失同样容易导致结构不稳定、可逆容量下降、循环性能受损。为了进一步探讨氧化过程中可能的氧化还原反应,对该电极在3.0~4.5V间进行循环伏安测试,结果发现LiNi1/3Co1/3Mn1/3O2在首次充放电循环在4.289V处存在一个不可逆的阳极氧化峰,对应首次充放电循环的不可逆容量。此外在3.825V和3.675V存在一对氧化还原峰,这对氧化还原峰在后续多次扫描过程中电位和强度都保持不变,拥有良好的可逆性。LiNiO2在3.0~4.3V之间存在三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对应其不同相中的Ni3+/Ni4+的氧化还原峰。而LiNi1/3Co1/3Mn1/3O2在3.0~4.5V区间只有一对氧化还原峰,说明三元电极并没有像LiNiO2那样在充电过程中发生明显的相变,说明三元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使用XRD表征以乙酸盐为原料制备的LiNi1/3Co1/3Mn1/3O2,结果发现该材料的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在锂离子的脱嵌过程中,(003)和(006)对应的衍射峰移向小角度方向,而(100)和(101)对应的衍射峰移向大角度方向,说明锂离子的脱嵌使晶体在ab方向上收缩,在c方向上伸张。在Li1−xNi1/3Co1/3Mn1/3O2 的充电过程中,当x≤0.6时,a的值随着x的增加成单调递减趋势,同时c随着x的增加成单调递增趋势。不过当x接近0.6时,c值不再明显增加;当0.6≤x≤0.78时,a值不受锂离子脱嵌的影响,为0.282nm。这种变化趋势在层状氧化物正极中很常见,可以通过过渡金属离子被氧化之后离子半径明显减小来解释,也可以通过临近两层氧原子之间增加的相互排斥力(由于没有带正电荷的锂层存在)来解释。LiNi1/3Co1/3Mn1/3O2的晶胞体积V:当x=0时,V=0.101nm3;当充电至x=0.78时,V=0.099nm3。体积减小了2%,主要因为锂离子的脱嵌是a值减小造成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充电前后晶胞体积只改变了2%,说明该材料拥有优秀的结构稳定性,循环性能优异。此外,因为三元材料正极拥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温度升高时(50℃),电化学性能包括可逆容量和循环性能(相比于室温)都有一定的提升。

为了计算锂离子在三元材料中的扩散系数,研究人员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发现锂离子的计算结果与测量方法有关。当在3.8~4.4V区间使用恒电流间歇性滴定时,测得锂离子扩散系数为3×1010cm2/s,且与电位无关。而在电化学阻抗测试中,锂离子的扩散系数为109cm2/s,比恒电流间歇性滴定测的数值高一个数量级。此外发现在3.7V时锂离子的扩散系数最小,表明电极在不同电位时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变化。不过在循环过程中,电池的阻抗没有明显变化,即电极的电阻与表面的惰性膜可以保持稳定。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温度升高时,电极的放电容量也有一定的增加。例如在2.5~4.6V区间内,30℃时电极的放电容量为205mA·h/g;55℃时电极的放电容量增加到210mA·h/g;75℃电极的放电容量进一步增加到225mA·h/g,同时温度升高还利于倍率性能的提升。例如在55℃时,在4A/g电流下,电极的可逆容量保持在160mA·h/g。此外,因为LiNi1/3Co1/3Mn1/3具有良好的安全稳定性,所以是替代LiCoO2的有力竞争者。

3.LiNi1/3Co1/3Mn1/3O2的改性

三元材料的改性主要是通过掺杂来提高,常见的掺杂元素有Li、Al、F、Si和Fe等。

和其他层状结构正极类似,过量的锂也可以作为掺杂元素,得到Li1+x[Ni1/3Co1/3Mn1/3]1−xO2。在放电过程中,晶胞参数ac的值随着锂离子的嵌入而减小,不过总的体积变化不大,只有1.5%,相比LiNi1/3Co1/3Mn1/3O2的2%的体积变化进一步减小,体积变化过程导致的不可逆容量进一步减小,所以电极的可逆容量和循环性能有了一定提升。当Li/M(过渡金属离子)的值在1~1.15之间时,电极的循环性能随着锂离子的含量增加而提升,其中最优的比例是Li/M=1.10。此外在过渡金属离子Ni/(Mn+Co)一定的情况下,掺杂锂离子还会改变离子之间的距离,调节结构的稳定性,其中Li[Li1/10Ni2/10Co3/1Mn4/10]O2的循环稳定性最好。当进一步提高锂掺杂的量时,可以取代Ni得到Li[CoxLi(1/3−x/3)Mn(2/32x/3)]O2,其中x可以取值为0.1、0.17、0.20、0.25、0.33和0.5,Co和Mn的价态与未取代的三元材料中一致。当电极中Co的含量增加时,即x数值变大,晶胞参数ac均减小,但是a减小得更快,因此c/a的值在增加。随着Co含量的持续增加,电极的放电容量从150mA·h/g提高至265mA·h/g,同时Mn4+的存在可以有效地稳定结构,抑制相变,因此循环性能优异。值得注意的是,放电曲线中出现了两个平稳的放电平台。

Li和Mn的共同掺杂也可以取代Co,形成Li[NixLi1/32x/3Mn2/3−x/3]O2。其中只有Ni有氧化还原活性,充电过程主要有两步,Ni2+先被氧化成Ni3+,然后Ni3+可以进一步被氧化成Ni4+。不过该电极还可以进一步脱锂,因为Mn4+不参与电化学反应,因此普遍认为电子是从氧原子获得的,导致释氧反应的发生。不过也有例外,例如使用NO2BF4对电极进行化学脱锂,导致的结果不是释氧反应而主要是质子的极化。

Li和Mn或者Li和Co的共掺杂也可以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分别得到Li[Ni1/5Ni1/10Co1/5Mn1/2]O2和Li[Ni1/4Co1/2Mn1/4]O2。其中Mn均为+4价,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仅作为结构的保持剂。这两种电极的初始放电容量分别为190mA·h/g和184mA·h/g,在充放电40次之后,可逆容量分别为187mA·h/g和169mA·h/g,对应容量保持率为98.4%和91.8%。

阴离子掺杂特别是F掺杂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极的循环性能与安全性能。其中当F引入到三元材料时,会形成Li[Ni1/3Co1/3Mn1/3]O2−zFzz为0~0.15。随着z的增大,即F掺杂量的提升,晶格体积成单调递增。尽管起始放电容量有一定的下降,但是电极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显著提升,即使充电截止电压提高至4.6V也不会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提高该电极的容量,可以进一步掺杂Mg,形成Li[Ni1/3Co1/3Mn(1/3−xMgx]O2−yFz。在Mg的作用下,电极的振实密度、结晶性以及形貌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因此,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极的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使用Si掺杂也有报道,例如Li[Ni1/3Co1/3Mn1/3]0.96Si0.04O2,其中晶胞参数ac相比未掺杂的有所增加,而且阻抗减小,极化变弱,可逆容量增加。当充电截止电压为4.5V时,容量可以达到175mA·h/g。此外,循环性能也优于未掺杂的三元材料。

使用溶胶-凝胶法引入Fe取代部分的Co,这样的电极在充电末期电位更低,因为与电解质之间的副反应更少,不可逆容量更低。在充电过程中,Ni和Fe都有氧化还原反应,且充电平台较为接近,而Co只在高电位时被氧化。这样复合的电极LiNi1/3Fe1/6Co1/6Mn1/3O2的可逆容量达到150mA·h/g,同时表现出不错的循环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