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锂电池发展简介
最早的可充电电池以二硫化钛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使用有机溶剂为支持电解质。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金属锂表面脱出,迁移到正极,嵌入层状二硫化钛中,占据八面体的一个空位,同时正四价的钛离子被还原成正三价。充电是一个与之相反的过程,锂离子从层状的正极中脱嵌,往负极迁移并沉积在金属锂表面。在充放电循环中,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嵌并不会影响正极的层状结构,因此这类层状的正极材料拥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紧接着,一系列拥有高容量的金属硫化物电极开始被报道。但是这类材料组装的锂电池(直接使用金属锂为负极)的工作电压比较低,一般小于2.5V。这是因为这类过渡金属硫化物中,金属离子的d轨道(通常为3d轨道)与硫的3p轨道有一定的重合,电子很容易从硫离子的3p轨道转移到金属离子的3d轨道中,金属离子很难达到高价氧化态。所以这类材料的电压通常小于2.5V。在认识到硫化物的这个问题之后,Goodenough课题组开始着手研究氧化物电极。因为氧的电负性比硫大,同时氧的最外层是2p轨道,所以氧化物中高价的金属离子可以相对稳定地存在。比如LiCoO2和LiMn2O4都是很好的正极材料,它们可以提供较高的工作电压(约4V,相对于金属锂负极)并保持很好的循环稳定性。但是金属锂负极在循环中容易产生锂枝晶,可能刺穿隔膜导致短路,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科学家开始寻找合适的负极材料。1990年索尼公司首先实现了以LiCoO2为正极、石墨碳为负极的锂电子电池的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