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你的双城,我的双城记

十五岁那年的暑假,我翻开了一本随便从书架上拿出来的书。我知道谁是狄更斯,但我没想到,那本标题看起来挺平常的小说,从此改变了我。《双城记》,一个发生在两个城市的故事——一个是伦敦,一个是巴黎,对当时的我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存在。坦率讲,童年和少年时代,不是没有被老师或者大人们鼓励着或者强迫着看“世界名著”,但是总觉得——那些“世界名著”里的故事,无论爱还是恨还是别的什么,都发生在遥远的天边。直到我遇到了《双城记》,开始神奇地觉得,这个几百年前,跨越伦敦与巴黎,在大时代的滚滚激流中挣扎出来的故事,是与我有关的。至少它让我相信了一件事:做一个愿意为别人牺牲自己的人,未必划算,但是可以成全一种非常美的东西。

“法国大革命”是一个历史书上会提到的概念,占据好几个章节,需要记住的事件还挺多——感觉是一段磅礴芜杂的历史时期——这是很多十几岁的中国孩子对“法国大革命”的基本认知,而我,直到今天,看到这五个字,首先条件反射一般浮出脑海的,还是那个“卡尔顿先生”,是载着安然自若的他奔赴刑场的囚车,是囚车里那个与他碰巧同路的小女孩,他一路上劝慰这个萍水相逢的小姑娘,不要害怕。所有这些由狄更斯虚构出来的细节构筑成了我对于“历史”真实的感知与触碰,我不知道应不应该这样,只是,从那时起我便有了一个无法动摇的认知,每一行历史课本里的数字,后面都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死,当一个人,记得这件事,面对世界的感受,大抵会不同一些。

如果你从没看过这本书,我也不打算剧透,我想说的是,在我眼里,狄更斯是一个非常会编传统意义上“结构完整”的故事的作家,起承转合都在规定时间内发生;很多让你眼前一亮印象不错的配角都不会草草离场,经常在整个故事里起到你读到末尾才能看清的作用;故事中总有意外,但是每个意外都在情理之中;你可以为了结局草草翻到最后一页,你也可以安心将一长段时间交给他,因为剧终时分的荡气回肠终会让你相信不虚此行。“文学”当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好的故事”,可是我作为一个从事文字创作的人,始终对“会讲好故事”的人存在永远的敬意。至少,在他的故事里,我看得到复杂,看得到残酷,看得到命运,看得到卑微个体在历史洪流面前的茫然无力——也正因为如此,故事里的那个“牺牲者”才会让我震撼与动容,或许这不过是作家的一厢情愿,可是这样看似美好的愿望,千百年来被人们反复讲述,因为我们永远需要这个。

多年过去,我一直都想替当年那个十五岁的小女孩对狄更斯先生说一句“谢谢”,因为他的《双城记》让我第一次忘记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急于将角色们划分为“好人”和“坏人”,因为我在困惑地想,为何明明是弱者的人却突然变得如此嗜血和残忍?为何明明是让人恨之入骨的坏人在某个瞬间又令人同情?为何我开始觉得无论怎样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以残酷的手段未经正常的程序报仇雪恨?那个唯利是图的人为什么突然高尚了?那个原本是贵族家庭的叛逆孩子又为何不顾生命危险也要回巴黎去看一眼早已断交的亲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什么才是正义?谁负责审判什么人该死而什么人不该?……所以,我感谢狄更斯先生,他以一种极为温和的方式让那个几百年后的中国小女孩开始碰触到带有“文学性”的思考。

若要公正客观地评价,狄更斯的文学成就究竟能不能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我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审美”的口味提升几个层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恐怕我此生无法做到公正客观地评价狄更斯,不管听到过多少说得在理我其实内心也不是不认同的说法,不管我对于了不起的文学又有了什么样的认知与判断,心里始终都会有一个弱小的声音说:可是,可是,在那个夏天,我遇到了《双城记》啊。

是《双城记》启发了我开始像个大人一样想事情,是《双城记》让我知道了无论有过多少同类倾轧相残的野蛮,人性中总还是会有些莫名想要靠近光明与神圣的火种。我是多么幸运,是《双城记》带着我完成了这样如此基础的启蒙。我知道,如今的世界,有耐心阅读长篇小说的人越来越少,我不想简单地评价这种现象是对是错,时代在变,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也在改变——能快速给予感官满足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惰性原本就是根植于人性深处的东西。但我只是想说,其实阅读经典,有时候只需要你拿出一点点的耐心,它们已经经历过漫长岁月的大浪淘沙,让你遇到惊喜的概率其实很大。对每一个像我一样的普通人而言,文学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带着你领略人性深处的复杂和无以言说,以及,在你见过了所有的复杂甚至无意义的时候,告诉你,“高贵”这样东西的确存在过,并且,应该一直存在着。

被文明引领过的人,不应该害怕承认属于文明的骄傲。这种骄傲与盛气凌人高人一等有本质区别,因为你见过了广袤的世界了,你拥有甄别,鉴定,不被表面繁华吓到,不随意妄自菲薄的尊严。每本书或许不是与所有人都有缘分,而我,在那个十五岁的夏天,开始明白我应该以什么为荣。即使我永远无法成为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怀抱着文明带来的尊严与骄傲,我至少不会允许自己满足于沉堕。

我怀着非常荣幸的心情,为你们推荐作家榜经典文库出品、马鸣谦先生翻译的《双城记》,我确定,某处一定存在一个如我当年那样混沌好奇的孩子,会翻开它,会渐渐聚精会神,会倒抽一口冷气,会心情复杂地跟随着书里的每一个人,直到最后一行,直到那句“我现在所做的事,远比我做过的一切都更加美好”。

这样的相遇,美好得如同一轮明月静静地照耀着宁静的江水。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笛安[1]

2019年8月28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