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1]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2]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3]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hánɡ)[4]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5]

去时里正与裹头[6],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7]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8]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9]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10]

况复秦兵[11]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12]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3]

注释

[1] 兵车行:杜甫自创的即事名篇,属《新乐府辞·乐府杂题》。以下《哀江头》和《哀王孙》同属这种性质。

[2] 车辚辚:车行声。萧萧:嘶鸣声。行人:出征将士。

[3] 妻子:妻子和儿女。咸阳桥:即西渭桥,在今陕西咸阳市南。

[4] 点行:征调入伍。

[5] 或:有的。十五:十五岁。北防河:调往北边戍守河防。四十:四十岁。营田:屯田,兵士平时种田,战时打战。

[6] 去:离家。里正:里长。与裹头:因出征人年龄小,无法束发,所以用布给他裹头。

[7] 武皇:此指唐玄宗。

[8] 山:此处专指华山。

[9] 生荆杞:荆棘枸杞丛生的荒凉景象。

[10] 即使有健壮的农妇锄地犁田,但妇女种地毕竟不内行,禾苗杂乱,不辨东西。

[11] 秦兵:关中兵丁。

[12] 休:休战罢兵。关西卒:驻守关西的士卒。

[13] 声啾啾:声音凄切尖细,阴惨恐怖。

评析

文学可以保存历史的肉身,补充历史记载所匮乏的肌理。玄宗时期,唐王朝与西北、西南多有战事。民不堪其苦。杜甫这首著名诗篇记录了因穷兵黩武连连征兵使千家万户妻离子散的悲惨景象。

“道旁过者”句以上,总写送行的巨大场面:兵车浩荡,尘土漫天,哭嚎干云。“牵衣顿足拦道哭”把家眷们的悲愤、绝望、不舍的痛苦声情形状写尽。接下来八句,诗人设计问答形式,通过征人之口直接讲诉:“点行频”直指问题关键。“君不闻”以下六句转写田园荒败民不聊生的惨况。接下来诗人用八个五言句,节奏短促,语气已由无奈悲苦的讲述转为愤怒的控诉,写官府催逼租税之苦。最后诗人竟替百姓道出“反而生女好”这一心理,对现实的批判达到顶点。末尾诗人以鬼起魂哭的阴森效果作结,与作品开头的车马轰鸣哭声震天的场景形成巨大反差,而那些新被征发的兵卒,不久又将变作新鬼,人鬼照应在有意无意之间。

本诗的批判精神和诗史价值自不待言,艺术手法上的高超表现力更受历代称赞。叙述中前后呼应,层层深入;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第一、二段的部分句子采用接字法,贯珠而下,增强了音乐效果;字数根据情感表达需要杂相互用;运用民歌手法,多处使用口语,加强了叙事的亲切感,是“新乐府”诗极具代表性的重要作品。

汉宫春晓图(局部) 明 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