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 (美)威廉·斯蒂克斯鲁德 奈德·约翰逊
- 3262字
- 2023-06-21 19:25:36
为什么大脑喜欢顾问模型
有些家长了解过一些大脑发育方面的研究,他们会说:“我怎么可能相信我的孩子要为他自己的教育负责?他的大脑可还没发育成熟。”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没错,他的判断力仍在发展之中,但这也揭示了更关键的一点:他需要发展的空间。对孩子来说,在这方面恐怕需要他们自己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来。要等青少年发育成熟到足以在不用督促的情况下按时完成所有的功课,那可且熬吧!之前我们提到过,调节情绪的前额皮质在30岁出头时才会成熟,但是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那么有耐心的家长,一直等到他们的“孩子”成熟后再让孩子自己做主。
大脑的发育取决于它是怎么用的。让孩子自己多多掌握主导权,能够帮助他们的大脑建立起一种应对压力的回路,从而在压力来临时能快速回复。只要是孩子自己拿主意,比如选择自己今天出门穿的衣服,或者装饰自己的房间之类的小事,这都会激活孩子的前额皮质,并使其有效地做出反应。这时大脑的领航员模块就会成长,通过这种控制感的培养变得更强大,在压力来临的第一时间就不会失去控制,沦为“斗狮战士”。让你家5岁的孩子自己选择每天穿什么衣服吧!尽管他自己的选择可以一点也不搭调,但这能帮助他未来更好地应对任何情况,甚至包括那些他无法控制的情况——小到去参加测试的时候要坐在哪个位置,大到跟恋人分手了该怎么办。
当然,激活前额皮质的过程有时是挺痛苦的(可不仅仅是看着痛苦)。但有句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咱们不妨换一种说法来阐述,有一个著名的模型,它将胜任力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阶段1:无意识地无能。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我挺不错的。我不需要学习数学,我本来就会。”但实际来看,他并不会。作为顾问,这可是最容易“越轨”的时候。你已经可以猜到他肯定会考砸,而你同时还想帮助他免于失败。但是,在他已经明确表示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你就算提供了帮助,其实也无法启发或开导他,事实上,你压根也不应该这样做。说白了,这个孩子终归还是会“爆炸”的……但接下来,他就会继续前进,只要你能帮他弄明白一个道理:失败只不过是暂时的失败,而教训则拥有长远的价值。
阶段2:有意识地无能。这时候,孩子会这么想:“哇!好吧,这事比我想象的要更难,看来我得用点功夫来学习数学了。”他就算还没有采取什么实际举措,也已经打心眼儿里知道这一点。为此,他通常会采取下一步行动,如你所知,那就是去学习。
阶段3:有意识地胜任。孩子在这时候开始认为:“我真的花心思学习过了,我知道我的数学考试肯定成绩不错。”说得没错,当我们的孩子到这个阶段时,我们通常都非常高兴。不过,各位,这都是理想状态。
阶段4:不自觉地胜任。让我们把时间快进20年,当年的那个孩子现在成了家长。他的数学学了很久,甚至已经运用自如,都不需要怎么多费脑子,于是他开始搞不懂,为什么自家女儿对那些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东西都搞不定。(顺便说一句,这就是为什么大一点的孩子经常比父母更适合当家教。他们在不久前自己刚学完,所以他们记住了那些知识真正完成内化的所有过程。)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能在某些地方“不自觉地胜任”(比如阅读或系鞋带),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不必太担心阶段4的事儿。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值得担心的,那就是请注意,你自己在哪里正在“不自觉地胜任”,进而可能影响孩子。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到达阶段3,达到有意识地胜任,但是如果他不靠自己顺利通过其他阶段,我们当家长的想再多都没用。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你不应该缺席,而应该站在孩子身后,一直提供支持和指导。
对一些孩子来说,家长要做的,其实就是像约拿的父母一样,退让一步,这就足够了。一旦孩子的学业能自己做主,他们自然就会迎头赶上。约拿一家人在一开始改变的时候也很痛苦,而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他与父母的日常关系后来有所好转,但一开始的几个月其实真的挺糟糕的。然后有一天,他被自己的辅导员约谈,由于他不符合毕业的相关要求,他需要再多读一年高中。这引起了约拿的重视,因为这样的话,他就无法和他的朋友一起毕业了。他开始看重自己的学业,并求助于他的父母,为了能够保证正常毕业,他甚至在平时上学之外,还去上了两年夜间开设的辅导班。最终,他考入大学,开始攻读心理学学位,一切都很顺利,而他的父母当初对这一切可是想都不敢想。
约拿的故事还蕴含着另一个道理,值得一谈。教师可以教导孩子,教练可以训练孩子,辅导员可以跟孩子强调毕业有要求,但是父母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并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归宿。对于在学校或生活中其他地方遭遇压力的儿童,家庭应该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一个休息和恢复的地方。当孩子感受到,他们即便身处困境之中,也深深地被父母爱着,他的韧性就会增强。如果你总是关注孩子上交家庭作业的最后时限,以及不知道丢在哪里的作业表单,还为此与自家孩子“交火”,那就会导致学校的压力在家里扎下根。因此,那些唠叨、争论、一遍遍提醒的效果远不如一句“我那么爱你,才不愿跟你吵家庭作业的事”。
想想孩子在玩抓人游戏的时候,会大喊“我到家了”,靠这个来证明他们进入了安全区,可以安心休养,重整旗鼓。当家庭是安全的基地时,青少年和儿童就能更自由地探索,探究外面世界的各种可能性,而且还伴以健康的方式。他们会定期地返回基地,一方面是要确认一下家里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回来寻获来自家庭的安全感。如果没有这种安全感,青少年会有往两个极端发展的风险:一是故步自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二是抓住所有机会离家出走,不顾一切地要在别的地方建立一个避风港。咱们连点成线总结一下:在家里有很多压力的情况下,孩子更容易采取高风险的行为。
一位家长告诉我们,自从决定不再争吵以后,“我们家的温度降低了20度”。因为吵架总是需要两个人才能吵得起来,所以只要你能退一步,通常争吵就没法再持续很长时间。正如一位著名的精神科医生所说的那样:“不争吵就相当于‘风平’,孩子的表现自然也就跟着‘浪静’了。”
多年来,数十位家长跟我们袒露过,刚才提及的“避风港理念”和“我那么爱你,才不愿跟你吵家庭作业的事”这句话,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家庭生活。
在从事神经心理学工作的前几个月里,我曾在同一周里见到了两个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孩子。其中一位是个聪明的二年级女生,除了周末,她不会在完成作业之前出门去玩。另一位是聪明的大一下学期学生,在上个学期,他的四门课程里有三门挂了科,主要是因为他不怎么学习,到最后甚至连课都不上了(他的父母在接到留校察看通知的时候才知道这一切)。当我在3月底见他的时候,他的父母跟我说,儿子告诉他们,他自己在学校里做得比之前好很多了,出席了所有课程,每天晚上还泡在图书馆里,并在下课时间去找教授专门请教。但当我一对一地和这个孩子谈话时,我发现事实上他在三周内压根就没有去上过课,而且这次,他可能会挂掉所有的科目。
在与这个男孩和他的父母进行更深入的交谈之后,我了解到,像许多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一样,他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里,其实都需要多样的辅导和额外的监督,如果没有他人——父母、老师、导师或教练管着他,他一般就不愿意做功课。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就像个中学生一样,抗拒别人强迫他做事情的企图,或者换句话说,抵制那些可能符合他自己最大利益的事情。
这两个孩子在态度和表现上的差异,并不是因为大脑成熟水平或情绪成熟度的问题(她8岁,他19岁)。他们虽然因为多动症被带到我的办公室,但这其实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的问题是一种感觉,一种关于“谁对什么负责”的内在感觉。女孩准确地将她的作业视为自己的责任,因此也就乐意为自己做作业,这进一步增强了她的掌控感和自主感。而对于这个男孩,在他之前的人生中,感受到的是家庭作业被强加在自己身上,而他也不需要多加考虑,因为总会有人来督促他学习。一旦把这种想法带进大学,要成功就成了一件难事。他对自己学业的控制感愈发低下,还伴随着焦虑、失眠和抑郁的症状。虽说他最终回到了正轨,但是,这种改变耗掉了不少时间,在好转之前,他一直休假,直到他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准备好再尝试一次。
——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