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太黏妈妈,怎么办?

作为父母,

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鼓励孩子,

相信自己的感受,

相信身体告诉自己的感受。

三岁之前的孩子黏妈妈,怎么办?

孩子如果太黏妈妈,该怎么办呢?

短暂分离的情况下,如何处理?

我们常常看到,三岁之前的孩子,尤其是不满一岁的时候,特别黏妈妈。这是因为不足三岁的孩子,安全感还没有吸收够,孩子还没有准备好跟妈妈分离。

一位妈妈,女儿一岁三个月了,特别黏妈妈,不管是妈妈洗澡、买菜,还是做饭,女儿都一直缠着妈妈,要妈妈抱;妈妈去卫生间,女儿会守在卫生间门口,不停地哭;就算是在玩玩具玩得非常开心时,只要妈妈一离开,女儿就会马上追上来……可想而知,妈妈分身乏术,感觉非常崩溃。

孩子这么黏人,是因为孩子没出息吗?或者是因为妈妈做错了什么吗?其实不是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原本在心理上就是跟妈妈共生的。所谓“共生”,意思是孩子认为她跟妈妈是同一个人,所以当她发现妈妈不见了的时候,就会产生极大的恐慌,尤其是当孩子吸收的安全感不足时,孩子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被活生生分开或者“撕裂”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妈妈如果批评甚至打骂孩子,那么孩子黏人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因为孩子越没有安全感,就越喜欢黏着妈妈,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可是,妈妈总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啊!面对这么黏人的孩子,妈妈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只要按照以下三步来做就可以了——理解、接纳和回到孩子身边后的确认。

第一步是理解。我们要理解,孩子黏人的原因是“安全感不足”,只是需要补充心理营养而已。孩子有分离焦虑、黏人的表现,是非常正常的,跟“没出息”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二步是接纳。在理解孩子之后,妈妈要通过具体的语言和行为,表达对孩子感受的认同、行为的接纳。首先要表达对孩子分离感受的认同,要让孩子知道:“妈妈只是暂时离开,虽然现在我难过、伤心,但是很快我就能看到妈妈。”然后妈妈要表达自己能接纳孩子的行为和情绪,比如用手轻缓地抚摩孩子的后背,同时告诉孩子:“不要怕,妈妈还在的,妈妈只是暂时离开一下。”然后放下孩子离开。虽然妈妈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可能还是会哭闹,但并不说明这个方法没用。这个方法绝对是有帮助的,一次,两次,三次……慢慢地,孩子就能够理解:“虽然我现在看不到妈妈,但是妈妈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离开,很快我就能再看到妈妈了。”需要注意的是,在安抚孩子的整个过程中,妈妈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平和与接纳可以表现在妈妈说话的语调里,比如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我知道你怕,但是不用怕,妈妈还在,只是暂时离开一下。”

第三步是回到孩子身边后的确认。等回到孩子身边时,妈妈要对孩子说:“看到了吧?妈妈回来了,现在抱着你了,你不用怕。”

只要妈妈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三步,孩子对于普通生活里常常发生的短暂分离就会逐渐适应,不会那么紧张了。

分离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如何处理?

前面提到的是短暂分离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分离时间比较长。比如妈妈要去上班了,两岁多的孩子通常会哭得非常厉害,甚至抱着妈妈的大腿,央求妈妈不要走。

应对方法还是“三步走”——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行为,最后按照约定回到孩子的身边。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妈妈的语调和行为,要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妈妈要去上班了,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妈妈也很难过,也不想和你分开,但是宝宝不要怕,妈妈会回来的,等妈妈下班回到家,宝宝就会看到妈妈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想一些办法,来缓解这种较长时间的分离给孩子带来的恐惧。比如可以给孩子一张妈妈的照片,告诉孩子,“如果你很难过,可以看看妈妈的照片”,或者“你想念妈妈的时候,可以抱抱妈妈的枕头,上面有妈妈的味道”。妈妈上班之后,则可以抽空给家里打电话,跟孩子说几句话。

另外,还可以经常做类似捉迷藏的游戏。比如拿一张纸,遮住妈妈的脸,然后突然拿开,通常这时孩子会哈哈大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虽然他刚才看不到妈妈,但妈妈并没有消失。又如,妈妈躲起来,让孩子去找妈妈,找到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抱住孩子,目的也是帮助孩子慢慢习惯“妈妈不在,但妈妈的爱还在”的感觉,帮助孩子理解和面对分离。

通过尝试前面分享的三个步骤,以及列举的一些小方法、小游戏,一般来说,孩子黏人的现象就会慢慢改观。

其实孩子太黏人,或者分离时哭得很厉害,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不代表孩子的安全感一定出了问题。妈妈可以问问在家里照顾孩子的人,自己离开家以后,孩子是否不哭不闹了,或者虽有哭闹但很快可以安静下来玩耍。若是如此,表示孩子的安全感基本上是足够的。

孩子黏人,最根本的原因是安全感不足。那么除了孩子黏人的时候要恰当应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呢?首先,妈妈自己要情绪稳定,确保自己的语调和行为是温和的。其次,妈妈要注意夫妻关系。妈妈和爸爸的关系越和谐稳定,孩子的安全感就越强。最后,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多给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由地爬、走路或者跑跳,准备自己的水壶,收拾自己的包包,整理自己的玩具……父母不要事事代劳,孩子越是行为自主、为自己负责,在面对分离的时候就越有安全感。

总之,孩子黏人时,家长不要去批评、责怪他,而是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那么等孩子过了三岁,分离焦虑或者特别黏妈妈的情况就会慢慢消失。

总结一下

当孩子出现黏人的表现时,怎样才能既不耽误妈妈做自己的事情,又不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呢?

第一,要理解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非常正常的阶段和表现,不要责怪和批评孩子。

第二,要温和地对孩子表达“妈妈知道你很害怕,妈妈就在这里”,或者“妈妈很快就会回来了”。

第三,一次又一次分离,一次又一次重新回到孩子身边,孩子就能慢慢理解与妈妈的分离是正常现象,不再那么黏妈妈了。

三岁之后的孩子黏妈妈,怎么办?

孩子到了四五岁甚至七八岁还很黏人,该怎么办呢?

我们首先来看,怎样判断给予孩子的安全感是否足够呢?

一个妈妈觉得女儿的安全感是足够的,因为在女儿两岁前她都全程陪伴。而且她也按照前述方法,每一次分离时都会告诉女儿“我很快就回来”,回来后会给女儿一个拥抱。可是现在女儿五岁半了,还是很黏她,跟女儿分开睡,女儿可以哭半个小时,当她要出门的时候女儿也会哭。

为什么妈妈觉得孩子的安全感足够了,孩子却还表现得那么黏人呢?

孩子的安全感足够,通常表现在其独立自主的能力上。在和孩子分离这件事情上,最终要看的不是妈妈的感觉,而是孩子的状态。比如临睡觉的时候,如果孩子一直哭闹,就表示孩子还没有达到安全感足够、可以独立自主的状态。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孩子的心理独立以三周岁为分界点,但是一般来说,在给予关注方面家长做得是足够的,在放手方面做得却不够。很多家庭对孩子太过关注,因而有太多焦虑,而这样的焦虑会让孩子觉得他是不安全的,他还不够好,还不能够独立自主。就我所知,如果孩子到了五岁能够分房睡,已经是非常好的了。如果在分房睡的时候,孩子的情绪非常不稳定,甚至能哭半个小时,那么家长就要有耐心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来适应过渡期。

不要因为理论上说到了三周岁孩子可以独立自主了,就一定要让孩子独立自主,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他的安全感是不是足够。如果孩子到了三周岁,安全感却不足,就要耐心等待,继续给他心理营养,直到他能够分离、独立。

如果孩子三岁以后还出现黏人表现,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方法和对待三岁前的孩子是一样的。首先不要批评孩子,而要理解孩子黏大人是在表达对安全感的需求。其次,要温和地对孩子表达“妈妈知道你很害怕,妈妈就在这里”,或者“妈妈很快就会回来”。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并且说到做到,让孩子树立“妈妈一定会回来”的信心。最后,在日常生活中,从三个方面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妈妈自己要情绪稳定;要注意和丈夫的关系;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多给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

在分房睡的问题上,如何确定孩子的安全感已经足够?

如果不确定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可以分房睡,那么可以跟孩子这样说:“宝宝,妈妈觉得你已经长大了,我们要开始分开睡觉喽。”

首先,一定要渐进地试探。要让孩子先试试看能不能自己单独睡,而不是直接说“宝宝,你自己睡吧”,然后就走了。在孩子独自睡之前,还要特意做一些安抚动作,比如抚摩孩子的背,给孩子拥抱,还可以告诉孩子“宝宝,妈妈就在房间里”,等孩子睡着了,妈妈再走开。给孩子一个适应的阶段,过一段时间以后,可以说:“宝宝,试试今天自己睡吧。”然后,妈妈关灯离开。如果孩子能做到独自睡,那么第二天早上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孩子:“宝宝,你真的长大了,已经可以分房睡了。”在适应的阶段,妈妈的肯定、赞美、认同,自然是不能少的。

简单来说,要循序渐进。比如本来是同一个床睡的,先分床睡,然后再慢慢地分房睡;分房睡的时候,先陪着孩子睡,等孩子睡着了再离开,再慢慢过渡到孩子独自睡。

对于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妈妈起身离开不久,即使是半夜,孩子也会起床找妈妈,这就表示孩子还没有做好独自睡的准备。如果妈妈离开的时候孩子会哭,那么重要的是看孩子哭多久,如果妈妈离开之后孩子就不怎么哭了,或者很快就不哭了,那就说明孩子的安全感是足够的,可以继续让孩子独自睡;如果妈妈离开以后,孩子一直哭,超过10分钟,就表示孩子的安全感还不太够。

孩子害羞怕生黏人,怎么办?

通常和孩子黏人相伴随的,是孩子怕生的问题。

有一个孩子快三岁了,在家里是很活泼的,可是一到外面就怕生,不允许家人之外的任何人抱他。很多家长都很疑惑:我家孩子不但黏人,还怕生,甚至害羞,容易退缩,该怎么办呢?

确实,对于有些孩子,不管妈妈如何解释和劝说,孩子还是会往妈妈身后躲,坚决不让外人抱,只让家人抱。那么,是否因为这些孩子经常自己玩,和亲戚朋友接触比较少,才会害羞怕生?让这些孩子多去接触一些亲戚朋友,是否就会好起来呢?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天生气质。

天生气质类型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这里先介绍两种天生气质。

有一种孩子,是乐天型的。乐天型的孩子,在天性上很喜欢跟别人连接,而且连接得非常快——别人抱也行,逗也行,玩也行……所以他们可以很容易、很快速地跟别人交朋友,也很愿意和陌生人、亲戚朋友一起玩。这种孩子,一般在家里很活泼,在外面更活泼,是典型的性格外向的孩子。

还有一种孩子,是冷静型的。冷静型的孩子,从天性上来说是比较谨慎小心的。他们并非不能和别人连接,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连接。他们没有太多冒险精神,一定要确保自己了解、熟悉别人之后,才愿意跟别人玩,与别人亲近。在感觉陌生的情况下,他们通常会躲起来。

很多父母非常担心冷静型的孩子,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作为父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感受,相信身体告诉自己的感受。

父母要耐心等待,等到孩子自己觉得可以让别人亲近他,可以去跟别人玩的时候。当孩子觉得还不行、不可以的时候,要允许孩子站在旁边观察,其他小朋友是怎样在一起玩的,是怎么跟大人相处的,大人之间是如何互相问候、聊天的……孩子会慢慢地观察、感受,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父母允许孩子这样做的时候,就等于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感官来做判断,这样孩子才能建立真正的安全感。

如果孩子的身体告诉他,还不确定是否安全,还可能有危险,但是妈妈强行要求孩子表现出非常开朗大方的样子,不断推拉催促孩子:“让阿姨抱抱怎么了?阿姨想跟你玩呀!快去吧,没关系的!怎么这么害羞?太不像话了!再这样,我不带你出门了,下回你自己在家待着吧……”这其实是在告诉孩子:妈妈的威胁来了,你不能自己决定,要由妈妈来为你做决定;你不能相信自己的感觉,只能相信妈妈的话。这样的养育方式,其实违背了心理营养育儿法关于“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的其中一条原则——“父母要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感觉,自己决定选择分离或独立”。孩子应该自己决定是离开父母去跟别人一起玩,还是留在原地先观察。目的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你可以跟着自己身体的感觉,相信自己的感受。

有些妈妈可能还是担心,这会不会是一个问题呢?是不是因为我的孩子太内向了?

其实没有所谓的“太内向”。很多孩子在家里很活泼,只是到了外面才怕生。在熟悉、安全的环境下,孩子就会非常活泼。也就是说,之所以在外面怕生,是因为孩子觉得还不够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是不适合推着孩子向外走的。

当然,如果能让孩子有机会多接触外人,那么对他是有帮助的。但即使带着孩子出去见亲戚朋友,也千万不要奢望冷静型孩子像乐天型孩子那样,能够很快地跟所有陌生人打成一片,一定要给孩子时间适应新环境。等孩子觉得安全了,自然而然就会与别人亲近,跟别人聊天或者一起玩。

要特别提醒的是,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做比较。要告诉孩子:你要相信自己,妈妈也相信你,等你准备好了就可以了。

单亲家庭的孩子黏妈妈,怎么办?

下面来探讨孩子黏妈妈的另一种情况——单亲家庭。

有一位单亲妈妈,女儿今年九岁了。前年她和丈夫离了婚,女儿归妈妈抚养。晚上女儿独自在家写作业,当妈妈外出买东西或有别的事情回来晚一些,女儿就会非常担心妈妈被坏人抓走不见了。那么,作为一个单亲妈妈,怎样补足孩子的安全感呢?

这个例子里有个关键的时间点,就是这位妈妈和丈夫离婚时孩子七岁。在孩子七岁之前,两个人的婚姻就已经有了很多问题,他们也一定曾努力想要挽救这场婚姻,结果还是在孩子七岁那年离婚了。可想而知,这个孩子的安全感肯定是不足的。如今,离婚已是既成事实,那这个孩子的安全感问题要怎么处理呢?

前面提到,给孩子安全感,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是妈妈的情绪稳定,第二是处理好夫妻关系,第三是允许孩子做自己。现在,第二方面恐怕是无力挽回了,那就要专注在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

妈妈自己要做到情绪稳定

既然离婚已经成为事实,那么离婚以后妈妈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能否比离婚之前活得更快乐呢?离婚可能会带来很多挫折感,如果妈妈能够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得很好,表现得很快乐,情绪稳定,看到这样一个妈妈,孩子就会有很多安全感。

所以对妈妈来说,很重要的一点,离婚与否并不是问题,离了婚以后能否做一个快乐的、管理好自己情绪的妈妈才是关键。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妈妈需要做以下几件事。

第一,对自己的离婚做一些梳理。无可否认,离婚一定会带来感情上的伤害,从妈妈的角度来说,常常会有挫败感和羞耻感。建议有负面情绪的离婚妈妈找心理咨询师谈谈,处理好这些负面情绪。

第二,做好经济上的管理。妈妈的情绪是否稳定,其实也和妈妈的经济能力有关。婚姻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可能会让妈妈过多地追求物质满足,因而在离婚后面临经济上的问题。所以不要奢望能在离婚后很短的时间里,达到和以前相同的经济状态。要先做好经济上的管理,不逼自己什么都有,有些东西可以延迟拥有。

第三,接纳离婚的事实。妈妈的情绪状态,跟能否接纳离婚的事实有一定关系。离婚,是为了让妈妈、爸爸、孩子都有机会拥有新的天空。对妈妈来说,接纳离婚的事实,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妈妈,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离婚,她都完全不能接纳,所以离婚以后有非常多的抱怨。当妈妈抱怨时,孩子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以为妈妈的不快乐和抱怨跟自己有关。特别要强调的是,离婚以后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如果不是为了养育你,我不会那么辛苦。”如果妈妈常常对孩子诉苦:“我现在生活很辛苦,都是为了你。”那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会让孩子讨厌自己的存在。

所以关于离婚这件事情,一定要清楚地让孩子知道:这是因为爸爸妈妈的婚姻有了过不去的坎,跟孩子无关。而妈妈要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成为快乐的妈妈。

妈妈要允许孩子独立自主

有些单亲妈妈,因为跟孩子相依为命,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因而产生了一种心理——特别舍不得孩子独立自主。妈妈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很想控制孩子,孩子和妈妈从而形成了不健康的依恋关系——都不独立,也不安全,彼此担忧,充满焦虑。这对妈妈和孩子来说,都是不好的。妈妈给孩子的一个重要礼物,就是放手让孩子高飞。比如孩子需要外出,那就给孩子机会,让他学会为自己负责,准备好自己的衣物、饮食、出行计划等。这会让孩子感受到:妈妈信任我,觉得我是安全的。

总结一下

对于单亲妈妈来说,很重要的两点:

第一,妈妈在离婚后要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接纳已经离婚的事实,消除离婚带来的挫折感和羞耻感,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尽量让自己情绪稳定。

第二,允许孩子独立自主,不要因为妈妈自身没有安全感,就不让孩子离开自己,不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二胎家庭里的老大黏妈妈,怎么办?

有一位妈妈,大儿子九岁了,小儿子才四个月。自从有了弟弟,哥哥就开始变得叛逆、拖沓,做什么都要大人陪着。而弟弟出生以前,哥哥很少这样。

还有一位妈妈,因为自己精力有限,不能陪老大玩,所以跟老大讲了很多道理,比如“弟弟还小啊,妈妈是爱你的,我们一起来爱弟弟”之类的话,想要安慰老大,可效果却很有限。

二胎家庭里,因为有了弟弟或者妹妹,原本已经不黏人的老大,竟然又开始黏人了。其实老大有这样一些行为,目的就是要妈妈看见他,重视他。

在二胎家庭里,怎样才能让两个孩子感受到同样的重视与爱呢?

不仅是两个孩子的家庭,在有三个,甚至是四个孩子的家庭里,所有的兄弟姐妹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竞争关系。只是我们希望,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而不是恶性的。

什么叫作良性竞争关系?我看到其他兄弟姐妹很好,那我也要很好,我会自己努力,而且这种努力不会破坏我和其他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这是良性竞争关系。

什么叫作恶性竞争关系呢?我会故意去做一些事情,或者故意说一些话,让其他兄弟姐妹受到伤害。比如,我会去打他们的小报告,拉他们的后腿,或者趁爸爸妈妈看不见的时候欺负他们……总之,用一些偏差行为来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这就是恶性竞争关系。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无法用正当方法得到更多注意时,就会伤害别人——比如打弟弟妹妹,说他们的坏话,故意找他们的麻烦;或者是伤害自己,做出一些让父母觉得厌恶的举动;甚至更严重的情况,让自己的身体生病、受伤,从而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案例中两位妈妈遇到的,其实还不算是非常糟糕的竞争关系。因为哥哥很明显只是希望妈妈能更多地注意他,用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他想要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要确认一件事——“就算弟弟出生了,妈妈还是会像以前一样爱我、重视我”,这样就足够了。他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来证实这一点。

那么妈妈怎样给予老大重视呢?

方法一:每天给予老大15分钟专注的个人时间。

妈妈不需要对老大、老二做相同的事情,比如怎样照顾弟弟,就怎样照顾哥哥。哥哥需要的,是妈妈能够满足他被重视的需求,妈妈只要每天给哥哥15分钟专注的个人时间就可以了。

在这每天15分钟专注的时间里,妈妈可以做些什么呢?要特别提醒的是,妈妈不要在这段时间里,跟哥哥说类似“我们两个人一起来照顾弟弟”这样的话,因为对于一个非常想要得到重视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哥哥希望拥有的是自己和妈妈一对一的时间。在这段专注的个人时间里,哥哥完全“拥有”妈妈,爸爸不会来和他抢妈妈,弟弟也不会来和他抢妈妈。

在这15分钟里,妈妈要对老大进行真诚的倾听并给予回应——九岁的孩子是有很多话可以跟妈妈说的,也可以陪他一起玩游戏、读书、做作业等。这些方式都可以,也非常重要。

方法二:和老大一起翻看他小时候的照片。

弟弟出生以后,哥哥能亲眼看到妈妈是怎样对待弟弟的。但是,已经长大的哥哥,一般不记得自己小时候,尤其是三岁之前的事,所以他不知道妈妈为他做过同样的事情。

因此,妈妈可以和哥哥一起,翻看他小时候,尤其是三岁之前的照片,向他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比如,他出生后第一次笑,是什么样子的;他第一次自己走路,是怎么走的;他第一次唱歌,唱的是什么歌;他第一次去公园里玩,玩的是什么;他拥有的第一辆玩具小汽车,是怎么玩的……多跟哥哥讲讲他小时候的故事。通常一两个月之后,哥哥就不会再去黏妈妈,会恢复到弟弟出生前的状态。这时妈妈对哥哥说,咱们一起来照顾弟弟吧,哥哥很可能会愉快地配合。

哥哥只有确定自己是被重视的,才能够放心地去爱他的弟弟。否则,若妈妈只是跟他说“弟弟还小,你要让着他”,或者“妈妈精力不够,顾不上你”,是无济于事的。

总而言之,哥哥需要确定的是,他像原来一样是被重视的,而这个“一样”并非是给一模一样的东西、受到一模一样的照顾,而是给他一些个人的专注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没有弟弟,也没有爸爸,只有妈妈和他在一起,陪伴他,听他说话,和他一起看小时候的照片,回忆小时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