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初见时年龄多大?这与理解作者用意和作品内容有重要关系。

按第2回所写,林如海聘贾雨村为师时,黛玉年方五岁。一年后黛玉母亲去世。第3回贾雨村送黛玉进京,黛玉六岁,宝玉大一岁,为七岁。一对年幼儿女一起住在宠爱他们的贾母房里,黛玉睡暖阁,宝玉睡暖阁外床,共同生活。(第3回)按宝玉的话“咱们俩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第20回)。宝黛会面,就是小儿女幼年情谊的起点。

不过,在实际描写中,宝黛年龄似乎都有带着青春气息的少男少女的特点。在黛玉眼中,“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在宝玉眼中,黛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第3回)。然而,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少男少女要长期同处一室生活,在贵族之家是绝不可能的。

曹雪芹创造了一种带有童性年龄和少年青春特征信息双重性的艺术笔墨。

这种叙事年龄与实际年龄特征不一致的情况,主要是创作修改过程的复杂性所致参见刘上生:《走近曹雪芹——〈红楼梦〉心理新诠》第6章第2节。,也是小说艺术表现的需要。青梅竹马,最好童蒙待启;相知相悦,需要情窦初开。包容和处理矛盾的办法,是让童龄早熟。曹雪芹是这样做的,如贾宝玉惊世骇俗的“泥水骨肉说”,林黛玉的“时时在意,处处留心”,但无法解决所有矛盾,包括“真事隐去”和“假语村言”的矛盾。这里我们只能按照文本提供的信息来解读。

文本显示,这是一对小儿女的初见,而其少年青春气息,则是特殊意义的附加。这种特殊意义,就是作者为宝黛爱情设计的前世情缘。我们可以把这种附加称为叙事的“溢出性”信息。

“溢出性”信息负荷着写实笔墨的表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