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数据管理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3个发展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计算机来管理数据,但是当时既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也没有磁盘等外围存储设备,数据必须依赖于处理它的应用程序,数据与应用程序是一一对应的,如图1.1所示。

此阶段数据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1)数据无法长期保存。程序运行时,创建或输入数据,程序结束后数据即被撤销。

(2)程序复杂。由于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程序员编写应用程序时,需要在应用程序中设计和说明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和输入方法等。

(3)数据缺乏独立性。如果数据的类型、格式或输入/输出方式等逻辑结构发生了变化,则对应的应用程序必须做出相应的修改。

(4)数据不能共享,冗余度高。数据是面向程序的,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当一个程序要用到另一个程序数据时,必须重新输入这些数据,而且一个程序的多次运行,也需要对应的数据重复输入。

2.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硬件方面,已经出现了磁盘等外围存储设备;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即文件系统,将计算机中的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可按文件名进行访问、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如图1.2所示。

图1.1 人工管理阶段

图1.2 文件系统阶段

此阶段数据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数据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外围存储设备上,可长期、反复对数据进行访问、管理。

(2)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高。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在,不再依赖于应用程序,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但是文件系统只是简单地存放数据,数据的存取仍然依赖于应用程序,不同程序仍难以共享同一数据文件,而必须建立各自的数据文件。

3.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数据量急剧增长,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数据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出现了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具有统一结构形式的数据存放于统一的存储介质内,形成一个数据中心,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并可被各个应用程序共享,如图1.3所示。

图1.3 数据库系统阶段

此阶段数据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1)数据结构化。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用数据模型描述。在描述数据时不仅要描述数据本身,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

(2)数据共享性好,冗余度低。数据不再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数据可被多个用户和多个应用共享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了数据的冗余(但无法避免一切冗余)。

(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与应用程序之间互不依赖,完全独立。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