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通史·少年简读版·第4卷:三国两晋南北朝
- 程广媛
- 1214字
- 2020-08-03 16:35:42
曹丕代汉
曹丕代汉在三国的历史上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也是真正进入三国时代的标志。同时,汉帝逊位,曹丕称帝,宣告了长达四百年的大汉王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其实三足鼎立的历史格局早已形成,甚至早在赤壁之战后就已经出现了曹、孙、刘三家并立的雏形,但直到曹操去世,曹丕接班,代汉自立的条件才完全成熟。
东汉末年,统治集团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激起了多起民变,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诸侯趁机坐大,中央政府的权威逐渐丧失,加上利益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最终使摇摇欲坠的腐朽王朝彻底崩溃。
▲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袭了王位。手下的大臣都纷纷建议曹丕将汉献帝赶下台,他自己做皇帝。
曹操利用大汉丞相这块金字招牌,南征北讨,一步步壮大自己,历经数十年的征战,削平诸侯,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因此曹操的地位一步步提高,直至受封为魏王。
实际上,大汉王朝已经形同虚设,汉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也不过是曹操手里的一张王牌,其实就是傀儡皇帝,真正握有实权的是曹操。但曹操终其一生,名义上还是汉朝的臣子,始终没有登上皇帝的宝座。曹操病故,儿子曹丕接班的时候,天下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献帝和汉朝这块招牌早已没有什么利用的价值,因此,曹丕迫不及待地将汉献帝赶下台,自己当起了皇帝。
曹丕名义上是曹魏的开国皇帝,其实只不过是走了个形式。实际上,曹丕是曹魏政权的第二代,曹操才是真正的奠基人。但是,曹丕走的这道程序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很庄重的,说到底就是一场政治表演秀。
在曹操死后不久,曹丕的一干心腹大臣就联名上书,劝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魏王兼丞相曹丕。汉献帝这个皇帝本来就有名无实,随着天下大乱的局面得到控制,汉献帝越来越没有利用价值,早就没有多少人将他这个皇帝当回事了。当了一辈子窝囊皇帝的汉献帝当然不得不将皇位让给曹丕。
刘备一直在模仿曹操,但总是无法超越。曹操称魏王,刘备紧随其后称汉中王。而当曹操去世之后,曹丕改朝换代,建立曹魏政权,刘备马上跟进。此时孙刘翻脸,刘备并没有急于替关羽报仇,而是在登基称帝后才御驾亲征。
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蜀中,并谣传汉献帝被杀,刘备君臣为汉献帝披麻戴孝,并追谥汉献帝为孝愍皇帝。刘备一向以汉室苗裔自居,既然汉献帝被害,他理所当然要延续汉朝。于是刘备在许靖、糜竺、诸葛亮等人的一致推戴下登基称帝,并昭告天地,在昭告天地的文书中痛骂曹丕篡逆。
登基仪式完成,刘备正式称帝,年号章武,仍旧高举大汉这块招牌,所以刘备建立的这个政权的国号还是汉,而不是蜀,因为在蜀地,所以才称蜀汉。
在三国中称帝最晚的是孙权,但是在曹丕、刘备称帝的同时,孙权接受了曹丕册封的吴王,其实早就是个独立王国了,甚至有自己的年号(黄武)。
孙权称帝是在他当吴王的八年之后,那时他将黄武八年改为黄龙元年,将吴王国改为吴帝国,正式登基称帝,并大赦天下。孙权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
▲ 公元229年,孙权在曹丕和刘备称帝后,也在大臣的建议下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