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通史·少年简读版·第4卷:三国两晋南北朝
- 程广媛
- 1901字
- 2020-08-03 16:35:43
势如破竹
司马昭杀了不够驯服的曹髦后,又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就是魏元帝曹奂,之后他就开始秣马厉兵,准备消灭吴蜀两国,统一天下。此时蜀汉和东吴政治上都陷入了腐败与黑暗的深渊,国力江河日下,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公元263年(炎兴元年),司马昭派遣大将钟会率兵大举南征,蜀汉大将姜维据守剑门关(四川剑阁北),战事胶着。与此同时,司马昭却派另一位大将邓艾从阴平郡(甘肃文县)进军,深入万山,开辟了一条小道,直趋蜀汉边境重镇江油(四川江油)。
此地人迹罕至,地势险要,邓艾率军一路凿山开洞,遇到断崖绝壁,就身裹毛毡,翻滚而下。就这样,邓艾的军队很快占领了江油,挺进成都平原。诸葛亮之后的蜀汉,由姜维等人维持残局,本已力不从心。再加上蜀汉皇帝刘禅昏庸暗弱,宠信宦官黄皓,这更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当邓艾的大军压境时,刘禅不战而降。
刘禅投降后,蜀汉大将姜维企图用计谋恢复蜀汉。为此,他率军向钟会投降。姜维投降钟会后,利用钟会的野心以及钟会与邓艾的矛盾,在魏军中制造变乱,想借此恢复蜀汉,但最后失败,他与钟会等人一起被杀。蜀汉帝国从建立到灭亡只有四十三年。
▲ 后主刘禅见邓艾大军来势汹汹,便叫人将自己绑起来,出城投降了。
在灭了蜀汉后,没过多久司马昭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上台后不久就废掉曹奂,自立为帝,建立晋朝,司马炎就是历史上的晋武帝。三国最后能在司马炎的手中实现统一,是很侥幸的。司马炎本来骄奢淫逸,是个烂角色,但是他的对手孙皓却是个恶棍,更是烂中极品。在孙氏集团统治江南的最后一段岁月里,孙皓不断上演末日的疯狂。他不但热衷于大兴土木,修造豪华宫殿,而且喜欢使用酷刑,他发明了剥脸皮、挖眼睛等惨无人道的刑罚,以威慑反对他的人和镇压百姓。孙皓的暴虐统治,激起了多起抗暴起义,民变此起彼伏。
面对人民的反抗,迷信暴力的孙皓从来不反思那是因为老百姓负担过重,不堪压迫,他对民变一律采取血腥镇压的手段,依旧我行我素,大兴土木,驱使老百姓做他的奴隶劳工。他手下的官吏也趁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吴国在孙皓的统治下迅速衰落下去。
晋国早就开始做伐吴的准备工作了,伐吴的大将王浚在益州督造大批战船。由于晋国处于长江上游,打造战船的木片顺流而下,漂流到吴国的境内,被吴国的地方官发现,他们把这件事直接上奏孙皓。他们报告说:“江面上漂浮着的大量木片,显然是晋军造船时劈下来的,足见晋军将要有不利于我们的行动,我们应该做好防守,以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接到报告的孙皓却不屑一顾,他在国内实行暴政,他就愚蠢地以为全天下的人都怕他,自然也包括北方的晋国。再加上有长江天险可以防御晋军南下,所以孙皓满不在乎地说:“我不去讨伐晋国就已经是他们的造化了,他们敢来撩虎须?”虽然孙皓极为自信,但是还是在长江中险要的地方打了不少大木桩,钉上大铁链,把大江拦腰截住,又把一丈多高的铁锥安在水面下,使晋国的水军没法通过。
但是晋军真的打过来,吴国的这种布防也是不堪一击。王浚的水军到了秭归就被铁链和铁锥阻拦,不能前进。但是王浚命人造了几十只很大的木筏,每个木筏上面放着一些草人,给草人披上盔甲,手里拿刀着枪。他又派几个水性好的兵士带领这一队木筏随流而下。那些铁锥的尖头就扎在木筏子底下,被木筏扫掉了。
而那些大铁链也被晋军投掷大火炬,燃起熊熊大火而烧断,沉入江底。晋军横渡长江后,没有遇到吴军像样的抵抗,王浚的大军很快将吴国的重镇江陵攻下。见此情景,晋军的另一员大将杜预兴奋地说:“现在我军军威大振,正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几节以后,下面的竹子就可以迎刃而解,一劈到底了。”于是晋军两支大军会师,趁胜进攻,直扑吴国国都建业。孙皓这才慌了手脚,赶紧派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吴兵渡江去迎战,结果被晋军全部消灭。王浚的楼船顺流东下,声势浩大。吴主孙皓更加慌乱,他又派将军张象带领水军一万人去抵抗。张象的将士看到晋军战舰布满江面,旌旗蔽日,刀剑耀眼,吓得哪里还敢去迎敌,没等交锋就投降了。
吴国忠诚能干的文臣武将都已被暴君孙皓清洗掉了,留下的尽是一帮善于拍马屁的小人,这些人当然不会打仗,见到晋军打来,争相给晋军当带路党。士兵也不愿意卖命,还没有看见敌人的影子就都一哄而散了。所以王浚的水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打进了建业,孙皓眼见大势已去,干脆光着上身,让人反绑了双手,带领一批东吴大臣,到王浚的军营前投降。
读史学成语
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例句:阿呆来到了北京后,看见街市的繁华,真是有些乐不思蜀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例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切违反人民意愿的倒行逆施,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