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国人进入加拿大
- 加拿大华人文学史论:多元和整合
- 赵庆庆
- 7617字
- 2020-07-01 16:34:11
中国人进入加拿大要追溯到远古时期。据考证,欧亚大陆最东部和北美大陆最西部原来连在一起,形成往来通畅的冰雪“陆桥”(land bridge)。约1万前,陆桥融化塌陷,出现了一道窄窄的白令海峡,相距仅有4公里,水深仅42米。人类和许多动植物便跨过陆桥和白令海峡移居到美洲,而美洲的动物也从这里到亚洲“串门”。这些最早落户于美洲的居民,即“原住民”(First Nations),包括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他们属于蒙古人种,是黄种人的子孙,和中国人具有地缘和血缘上的联系。近期考古发现,距今6000多年前,在中国黄淮下游、东海沿海、渤海湾周围以及东南沿海的青莲岗文化系统,与同期北美洲的原住民文化类似,都有骨制倒钩鱼镖等生产工具,以及鸟和太阳的图腾。[60]
在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毗邻太平洋,该省曾是欧亚移民进入加拿大的经停之地。在该省省会维多利亚、温哥华等地曾经出土过中国青铜扇和古钱,1882年10月25日维多利亚的《殖民者报》对中国铜钱的发现做过如下推测:“是否此等属于中国水手,约于三千年以前在北部海岸因船舶破毁而定居于这大陆,抑或是否中国水手于七八年前在那地点埋藏这种积聚,以此为建立家园之物证,可能永不知道。”后经鉴定,中国古钱造于公元前200年。[61]我国文献曾记载,慧深等五位僧人于公元459年航行到“扶桑”,一些学者猜测“扶桑”即今墨西哥,慧深一行有可能在到达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后南下,沿北美西海岸航行至墨西哥。西方学者德奎安(De Guines)根据零星史载,也称中国僧人慧深在458年到过“扶桑”,即墨西哥一带。[62]
耶鲁大学建筑学教授、加拿大人保罗·夏亚松(Paul Chiasson)通过考察加拿大东部布雷顿岛(Breton)的一条古道,认为中国人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已到此建立了移民区,并解释了此移民区湮灭无闻的原因,指出北美原住民米克茂人的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63]但此说尚欠学界公认。
大约始于1780年,中国商人和北美有贸易往来,主要是皮毛生意,以满足清朝贵族巨富的需要。约18世纪下半叶,有零星华人作为雇工,随欧美探险家到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岛。178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英国商船船长约翰·米尔斯(John Meares)曾雇佣70名广东工匠到温哥华岛的努特卡湾(Nootka Sound)干活,建造加拿大西岸第一艘40吨重的三桅纵帆船“西北美洲”号。1789年,他又从广东招募了50名华工来努特卡湾[64]。他们在当地建房定居,与土著妇女通婚,有的就留在了加拿大。[65]以后再没有华人到加拿大的文献记录,直至1858年成批华人来加拿大淘金。
自19世纪下半叶起,数十万中国人背井离乡,抱着“金山梦”,漂洋过海到北美谋生,这是华侨移民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件,不仅直接影响了无数华人家庭的命运,而且影响着中国的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同时有力推动了接纳国如美国、加拿大的发展。
而华人之所以移居,不外乎国内的“推力”和国外“拉力”合力的结果。一方面,中国残酷的生存环境逼迫华人出洋讨生活;另一方面,国外“金山”的诱惑、商人的组织和接纳国的需要吸引华人前来打工。
具体说来,国内的“推力”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中国社会动荡,战祸频仍,驱使很多人外出谋生。康乾盛世后,清朝走向衰败。政治黑暗,财政短绌,官吏贪污,外忧内患不断。对外,清政府输掉一场场与西方列强的战争,两次中英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以中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收场。内部则有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小刀会起义、义和团运动等,每次都遭到清政府的镇压。仅在太平天国起义中,就有2500万人死亡。地方上盗匪横行,家族械斗,使得黎民百姓的生存特别艰难。在移民居多的广东地区,1854年爆发天地会起义,遭到清政府残酷镇压,两广总督杀人40余万。1856—1864年,两个家族间的争斗竟然造成了两三万人的死亡。[66]更有甚者,“土客大械斗”长达14年之久,大批人口死于混战。
第二,移民地区的人口多,自然环境比较恶劣。18—19世纪,大批外移加拿大的华人集中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四邑”(台山、新会、开平、恩平)和“三邑”(南海、番禺、顺德)。该地区人多地少,生存压力大。以台山为例,19世纪早期台山县人口50万,全县总面积4600平方公里,耕地仅400平方公里,即每平方公里耕地需养活1300人。[67]而且,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灾害频繁,从1851—1908年发生的特大灾害就有35次,其中水灾14次、台风7次、大旱4次,大饥荒3次。[68]死亡十几万人,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在这种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和挥霍享受,仍然横征暴敛,把已经赤贫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逼向了绝路。正如一些族谱记载:“族之子姓发达后,陋于疆界,土地偏小,庐舍纵横,田园益蹙。食多生寡,故士农工商,维持生活颇费踌躇,于是乎奔走外洋。”[69]
第三,欧美列强的无情压榨破坏了中国的农耕经济,使农民、手工业者生存维艰。清廷战败后,签订了近50个不平等条约,如中英《南京条约》、《虎门条约》和《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续增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和《天津条约》、中俄《瑗珲条约》、中葡《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与八国联军签订的《辛丑条约》,等等。条约要求割地赔款,允许鸦片贸易,开放沿海通商口岸。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清政府进一步搜刮人民。鸦片输入激增,导致大量白银外流。开放口岸通商,使得小手工艺者和民族产业面临倒闭。比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曾经繁盛的冶铁、纺织、制糖、缫丝、外销瓷加工等行业,在鸦片战争后,因洋货的倾销而被挤垮,破产失业人数激增。
第四,广东、福建等地区靠海,有出国打工的传统。鸦片战争后,两地都成为通商口岸,与香港、澳门地区十分靠近,出洋方便,驶往北美的海轮就是从香港、澳门地区出发。另外,因为早年去北美者多来自“四邑”“三邑”,同乡、同姓、同宗现象十分明显。根据加拿大中华会馆、中华医院和华人坟场捐款存根上的姓名统计,1920年前,全加拿大华人,以李、马、黄、周为四大姓氏。在中华会馆1892—1915年的6155张捐款存根中,李、马、黄、周有2162张,占总人数的35%。[70]一来,华人认为相识的人结伴出国好有照应;二来,已在加拿大立稳脚跟的华人会帮助亲戚朋友来加拿大,形成了连锁移民效应。也就是说,“广东等沿海地区有着成熟的宗族制度,以地缘、血缘、亲缘、语缘为纽带形成宗亲网络,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百姓出国提供了有利条件。”[71]
相比较而言,北美吸引华人前去的“拉力”则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北美金矿的发现,为广东沿海处于黑暗中的百姓,带来了光明,是促使他们出洋的最大动力。这不仅意味着可以解决温饱,还意味着可能交上财运。
1848年1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北部的萨克拉门托河谷(Sacremento Valley),一名木匠在建造锯木厂时,在推动水车的水流中发现了黄金。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全世界的淘金热。短短三月内,三藩市人口便激增2.5万人,到1870年增加到15万人。据美国移民局的统计,1820—1830年有3名华人来美,1840年有8名。1848年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开后,华人来美骤增,1850年有758名,到1860年就达34933名。[72]19世纪60年代美国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又吸引了大批华工来美。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发现金矿后,为了与被称作“新金山”的墨尔本做出区别,而改称三藩市为“旧金山”。
1857年,美国勘探队在加拿大西部菲沙河中下游发现了金砂,引发了第二波淘金潮。参加探矿的华人阿康(Ah Hong)在1858年5月回旧金山时确证了“加拿大金山”的消息。菲沙河也因此被华人称作“金河”。这时,加州淘金潮已经消退,这一消息引得当地华人的震动。他们通过两条途径涌向加拿大。一是由华商组织,通过海路,从旧金山乘船到达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港,大概需要13天。1858年6月24日,旧金山的合记公司(Hop Kee&Company)组织了300名华人乘海轮到达加拿大,之后陆续有一批批华人从海上入加。二是通过陆路,由美国西部俄勒冈到达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新维斯特敏斯特,前往矿区。1858年,估计有3万人从旧金山到达菲沙河淘金。
到加拿大淘金的华人,除了从美国转移到加拿大的那些华人,也有直接来自中国本土者。1859年,第一批从香港地区出发的华人到达维多利亚港。1860年,又有数艘船的淘金客抵达。据维多利亚的《殖民者日报》估计,仅1860年一年,就有4000名华人抵达维多利亚港。在19世纪60年代初,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华人总数超过6000名。[73]估计在淘金时代,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华人最多时超过10000人。[74]
北美“金山”的消息、极少数乡人的发财归来和招工中介的夸大游说,诱使闽粤地区的穷人背井离乡,远赴加拿大当华工。著名侨乡“四邑”之一的台山就传唱着如下民谣:
有女莫嫁读书君,
自己关门自己睧;
有女莫嫁耕田人,
满脚牛屎满头尘;
有女快嫁金山客,
一上船时银成百。
燕鹊喜,
贺新年;
爹爹去金山赚钱,
赚得金银成万两,
返来起屋兼买田。
爸爸去金山,
快快要寄银,
全家靠住你,
有银好寄回。[75]
第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的修建需要大量华工。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是加拿大修建的第一条横越东西大陆的铁路,东起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西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全长3800多公里。修建该铁路是1867年加拿大自治领成立后举国关注的大事。
首先,它是加拿大完成扩张和统一的需要。自治领成立时,仅包括东部安大略省、魁北克省、新不伦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四省,为防止美国吞并中西部地区,当时的麦克唐纳政府以最快速度于1873年使曼尼托巴省、西北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爱德华王子岛加入联邦,实现了“从东到西”“从海洋到海洋”的梦想。但广大西部与东部没有交通动脉相连,经济、物资、人员等来往很不方便,极不利于联邦的稳定,因此亟须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而美国境内横贯东西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在1863年开建,已在1869年竣工通车,对加拿大形成了示范意义。另外,位于加拿大最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对于铁路的需求尤为迫切。19世纪60年代,此处尚是英属殖民地,居民仅10000人左右,所需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大多要经美国从海上输入。从欧洲和美国东部来的移民要先乘铁路,横穿大陆,到达加利福尼亚州,再乘船北上,到达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行程漫长而艰苦。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这块殖民地的开发,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871年答应加入加拿大联邦,就是因为加拿大政府许诺两年内开建横跨大陆的铁路,十年内完成。
1880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从东西两端同时开工。东部为平原,铁路铺设顺利,而在西部,铁路要经过积雪的落基山脉,工程艰巨,尤其是木地港至坎卢布斯湖一段,铁路要在崇山峻岭、湍急的菲沙河和汤普森河的河谷中穿行,修建难度极大。来自美国的铁路承包商安德鲁·翁德唐克(Andrew Onderdonk)深知华工吃苦耐劳,且佣金要比雇佣白人便宜,力主雇佣华工修建铁路。为了安抚当地的排华情绪,他承诺在雇不到白人工人时,才雇佣印第安人和华人。
在翁德唐克的招募下,约有1500名来自美国、有铁路修筑经验的熟练华工在1880—1881年来到加拿大。铁路总监亨利·坎比称,他们是“我见到的一帮最好的劈石老手”。[76]他还委托像联昌公司这样的华商到广东、香港等地区招工。1881年春天,2000名华工由两艘包船从中国香港运往维多利亚市,然后送往耶鲁工地。[77]1882年,8000名华工在维多利亚登岸。[78]从1881—1884年,修筑铁路的华工总数超过17000名,其中约有10000名直接来自中国。[79]由于铁路通过的高山河谷地势险峻,事故频发,共有4000多名华工丧生,草草就地掩埋。[80]加拿大老华侨说:太平洋铁路西段的每一根枕木下都有一个中国劳工的亡魂。
1885年11月7日,在加拿大西海岸老鹰山口的克莱格拉奇(Craige-llachie),一名白人绅士将最后一颗道钉敲入铁轨,凝聚着千万华工血汗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竣工。原先,从东部蒙特利尔到西部温哥华需要五六十天,铁路贯通后,仅需5天17个小时。[81]
第三,除了淘金、修建铁路外,加拿大亦给华人提供了其他多种就业机会。在穷苦华工看来,尽管薪酬微薄,但能维持温饱,若能省吃俭用,还有余钱寄往家中——这多少强于在兵荒马乱的家乡忍饥挨饿。由于加拿大殖民地的发展,各种基础产业都需要人手,包括采矿、修路、伐木、农业、制造业、鱼类加工等。根据当时清朝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领事黄锡铨向加拿大《皇家华人移民事务委员会》提供的报告,华工被雇佣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以1884年为例,制鱼罐头工业雇佣华工1157人,制钉、印刷、木器、火柴、车衣等制造业雇佣华工948人,农业和矿业的流动工人876人,菜农和花农858人,锯木、烧砖、烧炭、劈柴508人,伐木工230人。[82]另外,由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当时男多女少,西人家庭的仆役也往往由勤劳而恭顺的华人男子充当。到19世纪70年代末,维多利亚市有400多名华人仆役和厨师。[83]
因为华工不怕脏累,踏实肯干,且比白人工人更乐意接受较低的工钱,雇主们乐意雇佣华工,尤其在伐木、采煤、制鱼罐头等行业。据记载,1906年,几乎每期《伐木人》杂志上都有急需廉价劳力的广告,白人的工资为每天2.25元,华工是1.5元,白人不愿干的木材分类、堆积、装车等重活都由华工承担。《伐木人》称“中国人是锯木厂的活机器”。[84]采煤业也有较多华工,白人矿工甚至雇佣廉价华工替自己干危重的苦活。白人工钱每天至少2.5元,华工仅1—1.5元。[85]曾经雇过七八百名华工的煤矿主罗伯·邓斯米尔认为,华工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唯一的缺点是酷爱赌博。他在接受《皇家华人移民事务委员会》的调查时说,“他们(指华工)在煤矿中充任按先行工资其他人不愿干的劳动。没有他们,本省煤矿业的发展将缓慢或减少其重要性,煤出口将锐减,因为劳动资本不可能和外国煤矿竞争。”[86]制鱼罐头是不列颠哥伦比亚重要的加工业,季节性强,每年开工4个月,脏累苦乏,工资低廉,主要劳力都为华工。
有些华人还自发创业,经营商行、开餐馆、洗衣、开杂货铺、种植蔬菜等,凭着勤劳的双手和隐忍的精神实现“金山梦”。
加拿大华人女作家葛逸凡的中长篇小说《金山华工沧桑梦》,就反映了加拿大为早期华工提供的典型的就业渠道。书里的四位主人公,张志信、郑鸿祥、陈永富和李志诚,为从广东农村来加的赊单华工,即“猪仔”,在中国香港坐船,在温哥华登陆,先是一起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铁路修好后,张病死荒野;郑开洗衣店,孤寒而死;陈在白人家当仆人,后开餐馆,年过半百才回乡娶妻;李种菜买地,接来妻儿团聚,孙辈上大学学习医学和法律。加拿大其他华人作家的诸多代表作,如张翎的中文长篇小说《金山》、李群英的英文长篇小说《残月楼》、弗莱德·华的英文自传《钻石烧烤店》、崔维新的英文小说《玉牡丹》、余兆昌的英文小说《君子》和戏剧《金山惊魂》、陈泽桓的英文戏剧《紫禁凤凰》等,都描写了加拿大对早年华人的诱引,以及他们来加后的艰辛谋生。
然而,中国给予国人外移的“推力”和北美对华人的“拉力”,还不足以保证华人能抵达加拿大,它们仅是华人迁移加拿大的必要条件,而非全部条件。还有一些外界因素,如清政府签约、开放海禁、商家组织、海运能力等,合力促成了跨洋迁移行为的发生。
首先,清朝对外条约的签订为中国人大规模外迁奠定了合法基础。鸦片战争后,中国香港被割让给英国,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口通商。中国人出洋,就是通过最早的通商口岸,以及时属英国的中国香港和时属葡萄牙的中国澳门。在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的条约中,苦力贸易合法化,为洋人到中国招工大开方便之门。如1860年10月的中英《北京条约》第五款即明文规定:“戊午年(1858年)定约互换以后,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该省大吏亦宜时与大英钦差大臣查照各口地方情形,会定章程,为保全前项华工之意。”[87]同月签订的中法《北京条约》第九款与上引文字几乎完全相同,仅有“英”“法”之别。1866年,清政府又被迫同英法签订《招工章程条约》,允许英法在中国任何地方招募劳工。1868年,清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即《蒲安臣条约》),其第五款规定“两国均不得禁阻人民互相往来,贸易游历,久居入籍”。[88]这些条约在国家法律层面上保障了华人可以到美国和加拿大谋生,而对方可以到中国招工。
其次,清政府海禁的松弛和废止为华人外迁创造了有利条件。鸦片战争前,清朝延续着天朝帝国的理念,不鼓励海外冒险。同时为防海上反清势力,实行海禁。雍正皇帝曾曰,“朕思此等贸易外洋者多系不安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不论年月之久远,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愈众矣。嗣后应定限期,若逾限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意不许令其复回内地。”[89]1740年,荷兰人在爪哇屠杀华侨1万多人,乾隆皇帝不加保护,还以其弃置祖庐、背叛祖国而大加斥责。光绪年间的法律也规定,“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居海岛居住耕种者,均以通贼论,处斩。”[90]但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如上所示,允许华洋自由出入国境。1893年,清政府完全废止了海禁,便利了华人迁移东南亚、北美、南美等地。
再者,中外商家的游说和组织为华人外迁提供了有效的路径。他们与华工签约,为其垫付船费等款项,华工到了国外则为雇主干活,直至还清债款。这些赊单工、契约华工被剥夺人身自由,境遇悲惨,也被称为“猪仔”。大华商抓住商机募运华工,如当时加拿大最大的华人商行广利行、香港巨商泰巽公司、旧金山的源和盛公司,都安排过华工到加拿大。广利行总部在维多利亚,是该市仅次于哈德森海湾公司的第二大商行。泰巽公司在维多利亚设有分号,有海轮运行在中国香港、旧金山和维多利亚之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所需的大量华工,则由铁路承包人翁德唐克委托旧金山的台山籍华商李天沛办理,他曾为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招募过华工。李天沛联合维多利亚的李氏商人成立联昌公司,到香港地区招来上万名筑路华工。除联昌公司外,加拿大还有一些华人和非华人的商行和运输公司参与募运华工。如1882年,8000名华工在维多利亚登陆,由施麦与锅公司(Stahlschmidt&Ward)负责运送了5000多人。[91]
最后,航海技术的改进为移民漂洋过海提供了交通上的可能。19世纪30年代前,中国人出洋乘坐木帆船,速度慢,载客少,受季风等自然因素影响大。19世纪50年代后,外国轮船航行于中国沿海港口,搭载华工出国。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地之间有海轮定期往来,航程从两个月缩短到一个来月,载客量增多。一艘海轮可搭载数百名华人。1858年6月,刘雅伦船运公司从旧金山运送300名华人到维多利亚。1860年3月,从中国香港来维多利亚的“劳森号”载有筑路华工280人。[92]1860年4月,一艘挪威船经过62天航行后,从香港地区载了265名华人到达维多利亚。[93]1881年4月,美国三桅帆船“布莱克号”从香港地区运来300名华工,不久“巴克号”又运来250名华工,5月,中国轮船“尼福号”运来600名华工,6月“重恩号”载来500名。然后,“昆达号”于7月,“西尼亚号”于9月又分别载来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94]这样,据1885年《皇家华人移民事务委员会报告》统计,从1881年1月到1884年6月期间,共有15701华人进入加拿大,其中半数以上是在1882年和1883年入境的,当时正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需要劳工的高潮期。[95]正是因为有了海洋运输能力的提高,大量华工才能在熬过凶险的远航后抵达加拿大,凭着辛勤的双手,筑梦“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