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筱语看着李晓俊,说:
“你再不让我走,我就给叔叔阿姨碰上面了。
等你腿好了,我就送你一个真正的吻,好吗?
这个病房里面是有监控的,我不能也不想……”
“你说话算数?”李晓俊问。
“嗯。”龙筱语点了点头。
李晓俊这才松开她的手。
龙筱语走出医院的大门,漫无目的地沿着马路走着。
走着走着,走到一家大型西餐店的门口,龙筱语走进来,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想静一下心。
坐下来后,龙筱语在脑子里复盘着今天发生的事情,想到那两个给她“惊喜”的陌生同学的话时,才发觉她们语言逻辑中的漏洞。
龙筱语反问自己:
“她们为什么要告诉我她们是余黎的同学?
她们还说余黎今天没有过来?
余黎后来又接的谁的电话?那个电话就是给我的“惊喜”?
……”
李霞的电话打断了龙筱语的思路:
“筱语,考完试了吧?感觉怎么样?”
“我,我前三场考完了,最后一场没去考。”
“为什么?”李霞大惊。
龙筱语就把自己今天上午出考场到现在的大致经历,给李霞说了一下。
李霞听后,用果然不出所料,却没有一点玩笑的口气说:
“我就知道你一直有个中意的男孩在北华,否则,你毕业后去北华的心意也不至于那么坚决。”
因为现在没有两个人互相逗趣的主客观“条件”,龙筱语给李霞说:
“我倒不是,真的,不是冲着他来的,我是冲着自己梦想来的。
只是凑巧,他也在这里罢了。
我倒希望他不是北华的人或者不在北华,那就不会发生今天的事情了。”
“没关系,一个小小的骨折,即使老人有个三俩月的,也能愈合呢。
何况年轻人。”李霞安慰着龙筱语说,
“你真的不用太担心。
只是,可惜,你这次考试没有考那最后一场。”
“现在想想,也没有什么可惜的了,人总要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些代价。”龙筱语不想给李霞解释“惊喜”的前因后果,转了话题说,
“我工作的这几个月,感觉还不错。
领导王总说,过完年之后,另一个编辑部门的主管要辞职,他准备先让我顶上去。”
“哦,是吗?那样真是太好了。”李霞为了让龙筱语高兴起来,高兴的语气也传了过来。
龙筱语却继续转移话题:
“好了,不说我了,说说你吧,你在那边怎么样?适应的挺好的吧?”
“还好,山里中学真像它的名字一样,彻底让我钻到山里来了。”
李霞跟龙筱语两个人,因为李晓俊摔伤这件事,用“平平淡淡”的语气交流着彼此之间内心的感受。
李霞慢慢地给龙筱语接着说:
“在这里,我碰上了一个特别特别聪明的孩子——小彬,为了让他好好学习,我都去他家,嗯,家访过了。
可是他父母那种对孩子学习极其不重视的态度,让我心里没了底儿。”
“哦,孩子是个学习的材料,父母还不重视?”
李霞叹了口气,说道:
“是的,这山里人的思想还活在山里。
虽然通往外面的道路现在已经修好了,但这山里人的思想却没有通过这条路,和外面的城市思想接轨。
他们的思想还像曹永刚说的那样,活在'生了娃放牛,放了牛卖钱,卖了钱娶媳妇,媳妇再生娃'的循环里。
所以,我想说动小彬的父母,让他们重视起孩子的学习来。
否则,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将留下终身的遗憾。”
“是吗?到底怎么回事?”龙晓筱语问。
这件事还要从半个月前李霞的一节音乐课说起,当李霞用小提琴,弹奏着音乐,让孩子们跟着她唱歌时,六年级的一位男生引起了她的注意:
这个男孩完全沉浸在乐曲里,他张嘴的口型和李霞弹奏出的乐谱,可以说是达到了完美的“配合”。
一曲过后,李霞让这个叫小彬的男孩儿上台,给大家示范一遍他唱歌的节奏。
让李霞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小彬直接把乐谱唱了出来,而且乐谱的高低音没有一丝一毫的错误。
李霞接着在黑板上又写了几个乐谱,一些自己没有教过的乐谱,让小彬唱。
不管是四二拍、四四拍,还是四三拍的节奏,小彬都能用手打着拍子,准确无误的唱出来。
当李霞对小彬给予最大的关注后,他却接连两周没有来上课。
李霞不忍心一个人才就这样流失,就打听到了小彬的家。
小彬朴素的父母对李霞的到来也是格外的欢迎,做了热情的招待:
把李霞请到了不富裕的屋子里,让李霞坐了下来,沏了一杯茶水。
小彬父母他们喝的都是白开水,甚至直接喝冷水。
当小彬父母明白李霞的来意后,给李霞说:
“我们山里,我们家还能出什么音乐的人才?
如果说小彬语文、数学好的话,我们也值得他身上费点心思。
至于学个什么没用的音乐,又有什么用呢?
还有啊,我们家里新买了一块宅基地,最近在打地基,打地基不找施工队,都是我们自家人在干。
小彬这小子,现在身上也有点力气了,所以这两天就没有让他去上学。”
李霞扭头问站在她身旁的小彬:
“小彬,你想学音乐吗?”
“老师,我想学,但是我更想玩,我感觉在家打地基也挺好玩的。”小彬的态度认真,回答的也是心里话。
“你觉得打地基好玩,那是你一直没有干过体力活。
如果让你天天干的话,你就不会感觉它好玩了。
你想长大后走出这山里,去……”
小彬妈妈打断了李霞要对小彬未来的“畅想”,说道:
“这样的,李老师,这小彬啊,以前没干过活,这不是因为他年纪小嘛。
你看,现在,他都长成了大小伙子了,这家里的活他也不能不干,要不将来怎么给他娶媳妇啊?
李老师,你这刚毕业,年龄还小,你都不知道过日子的艰辛呢。”
李霞给龙筱语大致复述了这些后,龙筱语缓缓问道:
“那你以后怎么想的?如果这个叫小彬的孩子三天两头的逃课,你还要继续家访去吗?
他的音乐之路,能继续吗?”
“是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李霞无奈地说,
“这件事我和别的老师也聊过,别的老师说这山里中学聪明的孩子多着呢,可不止小彬一个。
可是,这里的家长不重视孩子们的学习。”
“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这样的父母和这样落后的教育观念?”龙筱语纳闷地说。
“这你就不了解了。”李霞给龙筱语说:
“其实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父母或者再早一些的爷爷奶奶们,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观念都是不太重视的。
也就是七零后末尾,八零后和九零后刚当父母的这些人,对孩子的教育才开始重视起来。
我看这里的孩子父母,基本上是六零后,七零后的也有少部分,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的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嗯,我想你说的是对的。”龙筱语听着李霞的话,想到了自己的爸妈,就说:
“我一直以为我爸妈对孩子的教育是想让孩子自由发展。
当然,这点是肯定的。
可听你这么一说,我想,或许我爸妈骨子深处也有那么一点点:
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没有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嗯。”李霞说,
“你知道吗,作为一个老师,不光是教给孩子们知识,还有比教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有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如果我做不到这一点的话,那我在这里待几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你现在怎么计划的?你本来就是去那里过渡的吗?你不是为了你的音乐梦想吗?”龙筱语试探性地问着。
“是,我是想来这过渡的。
但是,当我真正坐在这里,看着那一个个需要被改造的灵魂时,我感觉我不能只是上上音乐课而已,我必须做些我该做的事情。
这种责任虽说是我自己加给自己的,但这是作为一个老师最基本的素质,要不怎么叫“为人师”呢。
你说对吗?”
李霞的这些话让龙筱语想到了前两天和李晓俊讨论过的蜡烛和春蚕精神,她慢慢的跟李霞说:
“看来把老师比作春蚕和蜡烛不是一句夸张和赞美,而是对事实的一种描写。
你已经做到了我心中最佩服的那类人。”
“你来了,你也会这样做的。”李霞回答的平平常常。
“或许是吧。”龙筱语想着自己过往的老师们,体会着李霞的心境,说,
“那你现在准备怎么改变小彬父母和小彬的心思?”
“慢慢改变吧,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我想我过两天再去见见小彬的父母。
然后,我让小彬学出成绩后,去参加怡黎的音乐比赛去。
你说,当他父母看到他成绩以后,我不信他们的观念,还不能做出一点点的改变。”
“好,如果小彬能走出山里,我相信他最该感谢的那个人就是你。”龙筱语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了曹永刚,就问李霞,
“最近有和曹永刚联系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