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灿烂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服装及配件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从原始人用最简陋的工具将石块和贝壳打磨成一定的形状,并钻上孔,再将其精心排列、用野兽皮条或植物纤维穿起来佩戴在身上开始,人类的原始审美观和装饰观就已经初步形成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服饰配件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它不但真实地记录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人们的审美喜好与工艺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民族习俗和文化内涵。在封建社会中,服饰配件常被统治阶级作为“辨尊卑,别贵贱”的标志,借以区别等级和地位;而在民间,则多被百姓用作祈福、避邪、追求平安的精神寄托。

在现今社会,服饰配件已成为广大民众修饰、美化自身不可或缺的装饰品,起着塑造人的整体形象、烘托个性和气质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人们除了通过穿着服装来美化自己外,还想方设法用饰物和化妆来装扮自己,使自己的外观和精神面貌更加完美地显现出来。

服饰配件与服装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有经验的服装设计师往往会统一考虑,对其进行配套设计。所谓服与饰的配套设计,是指服装与饰物的整体系列设计,也就是说在设计服装的同时,还要设计与其相配套的巾、帽、领带、手套、鞋袜、皮带、包袋、首饰、香水等装饰、化妆品。现代饰物还包括时尚手表、笔、打火机、眼镜等。有时根据人们的需要,化妆和发型也在设计之列。配套设计的目的在于展现人们整体完美的形象。但这种设计并不是将各种服装和饰物盲目地进行堆砌,而是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装饰,使服与饰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艺术的完美,这种设计理念已在国际上许多成功的服装设计师那里得到了印证。

我们所熟悉的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都呈现出这个特征。如经典的意大利服装品牌古驰(Gucci),每次推出的服装都尽显豪华性感和新颖美观,头饰、箱包和带扣等饰品的搭配也不同凡响,每一组服装及饰物上都印有同类型的花纹或字样,以表现不同系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品位。

现代人对服饰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服与饰的搭配也更讲究。设计师可以为同一服装设计多系列饰品,而饰品同时又可以单独出售。如套装裙可有五六个搭配方案,灵活变化,供购买者选择。化妆品中的口红、香水等可有针对性地搭配某一服装款式,也可以相应地配套于多个款式。系列饰品可分可合,给消费者一个完全自由的选择搭配空间。

本人长期从事服装及服饰配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来搜集、整理了大量有关的资料,于1999年撰写出版了《服饰配件艺术》一书。短短几年中,该书已经重印了四次,被国内众多服装院校用作专业教材或参考书,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2003年,经纺织总会教材专业委员会建议,《服饰配件艺术》被列入“十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在修订的基础上于次年出版。2006年,该书被中国纺织总会评为部委级“十五”规划优秀教材。2007年,该书又被定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010年,《服饰配件艺术》(第3版)被评为“纺织服装教育部委级优秀教材”,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为此,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在第4版中,我对书稿又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删减和修改,一些部分增加了新的内容,更新了大量的图片。我邀请了兄弟院校几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参与此项工作。其中,南京农业大学的廖晨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欣进行了文字、图片和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的修订、增补等工作;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张茵撰写和修改了本书的附录1“著名服饰配件品牌介绍”,并搜集整理了相关的图片资料;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黄燕敏补充了包袋设计方面的内容;惠州学院服装系的吴晓菁修改和补充了部分设计作品;武汉科技学院服装系的张文辉撰写了第四章“手工编结饰品设计”的部分内容。另外,浙江理工大学服装系的胡蕾、江南大学服装学院的张露和佛山大学艺术学院的刘艺艺等也都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各个章的知识点、思考题和练习题。本书还选用了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广东惠州学院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的作业。另外,在本书的撰写、修订过程中,从编写提纲、细节到插图设计都得到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廖军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向所有参与本书工作的老师一并表示感谢。

在此书的编写过程中,我深感服饰文化犹如浩瀚之海洋,博大而精深。相对而言,个人的学识显得十分有限。因此,书中的疏漏和不足一定在所难免,所以恳请专家同仁不吝赐教。

许星

2014年8月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