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定制:工匠精神回归
- 朱伟明
- 3325字
- 2021-04-02 10:39:05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基本思路
国内传统服装供需链沿着“生产商—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分销模式,这类“推”(PUSH)的供给模式价值体系以商品为构建基础,相互之间的协调是单向的、线性的、紧耦合的控制关系,供需信息扭曲,需求变异放大,无法有效实现信息共享。供给短板表现在起订量高、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等方面,是一种基于牛鞭效应的传统服装供给侧结构性模式。新时代消费结构的升级导致个性化、碎片化,订单越来越小,需求曲线从长尾的“头部”转移到“尾部”,促使服装企业的供给模式从“大规模粗放式生产”改造为“小批量柔性化快速反应”。这类“拉”(PULL)的模式以用户为构建基础,实现了精准对接、快速响应、信息共享和柔性供给,可以灵活应对需求侧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基于个性化离散需求的服装供给侧改革模式。研究表明,服装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个性化、多样化和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即服装供给侧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无法满足消费升级拉动的美好需求。服装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表现在:一方面中低端服装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另一方面符合消费升级需求的个性化中高端服装供应不足,抑制了消费潜能释放,消费外流现象严重(图1-1)。
图1-1 个性化定制服装的供给侧结构性适配
我国主流消费群体正在发生迁移,人口结构、城市化进程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正在影响中产阶层崛起的数量和质量,导致消费渗透率持续上升,供需不平衡、不协调、不匹配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服装从早期的量体裁衣、批量生产到大规模个性定制,再到迄今的“一人一板”高级定制变迁,具体表现在高级定制、半定制、成衣定制、互联网定制、网红IP定制、原创设计师定制等多种需求上。定制化是服装产业积极适应越发多元化的消费新需求,并以更具前瞻性的目光探索中国服装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表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品”战略等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引导下,大规模个性定制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之一,使消费者和生产者直接对接,提供了全新的商业理念、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是提高服装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在碎片化的时代,由于长尾效应,消费者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和平台建立自身的社交关系网络,将原先规模巨大但相互割裂、分散、不连续、差异和分布不均的消费需求整合在一起,以整体、规律、可操作的形式将需求提供给供应商,从而将“零售”转化为“集采”,能够大幅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资产、资金周转,价格因而又有了一个巨大的下调空间。
二、主要内容
传统服装定制是以手工艺为特色,个性化定制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效率低下却有情怀、有温度。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服装演变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效率提升,但也面临产品同质化、库存高企以及品质不稳定的突出问题。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消费升级驱动消费者观念发生变化,消费整体趋于时尚化、个性化,传统定制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多数客户的定制需求。通过对大规模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以工业智能化的手段,结合手工私人定制和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通过数据化、部件化、模块化进行智能生产,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大规模定制发展趋势体现为定制流程模块化、定制场景虚拟化、全品类定制平台化、“互联网+”智能制造一体化。本书主要内容是基于工匠精神回归的视角研究全球服装定制产业,剖析中国服装定制行业市场格局,对高级定制西装的面辅料进行比较,重点研究中国传统服装定制品牌、互联网服装定制品牌、数字化智能化服装定制运营模式、基于价值链衍生的服装定制品牌以及全球高级定制发展,对中国服装产业转型个性化、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具有指导价值,全书内容共分为九章(图1-2)。
主要系统分析了消费升级对服装产业的影响,剖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服装柔性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如何成为传统服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对香港定制市场、上海定制市场、北京定制市场以及其他地区定制市场进行了梳理,对中国服装定制产业匠心缺失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对中国服装定制品牌竞争格局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将定制产业划分为传统高级定制、“互联网+”O2O定制、代工企业升级定制、成衣品牌衍生定制、设计师原创定制、全球高级定制六种类型。
图1-2 研究内容
分析了各高级定制西装的著名面料品牌,对意大利、英国、瑞士的定制西装、衬衫面料进行了研究,并与国产定制面料从历史传承、技术创新、工艺制作、风格肌理等方面作了分析比较。另外,还对体现定制品质的纽扣、缝纫线、衬布等辅料进行了深度探究。
高级定制整个价值链环节均在细微之处体现工匠精神,服装定制在量体、工艺、板型、工艺、生产制造等环节体现匠心,定制不仅展现了独一无二的个性化产品,而且也展示了从无到有,成为一件有“生命”、有“温度”的个性化定制服装是如何炼成的。
主要对国内传统高级定制市场、上海高级定制品牌、香港高级定制品牌、北京高级定制品牌以及其他地区定制品牌进行了分类研究。梳理了各区域服装定制产业的演变历程、典型品牌、定制方式、运营模式等,对不同层级服装企业转型定制提供实践参考。
首先,基于政府、技术、消费和市场层面分析了互联网定制爆发的原因,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海量化信息的穿透性,打破了企业组织边界,使得长尾理论的实现成为可能;其次,分析了互联网定制国内外市场竞争格局、融资情况,以及对如何构建“互联网+”定制平台作了深入探讨;最后,对互联网定制领导者埃沃、颠覆者衣邦人和创新者量品等品牌的起源、商业模式、推广运营和定制特色进行了深度解读。
首先,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生产通过围绕信息物理系统(CPS),传统服装企业提升改造成为智能化工厂,更好地满足了碎片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其次,分析了新工业革命下服装数字化、智能化趋势的特点以及运营模式,以“北红领南报喜鸟”为例,研究了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最后,基于三维测量、三维人体转换、复原雕刻制作人台、智能纸样生成、假缝修正、模型试衣等男西服个性定制的系列步骤,分析了量身定制男西服的数字化个性定制流程,设计了定制纸样智能自动生成系统,并运用三维测量技术生成定制人体模型,设计开发了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传统服装产业发展受阻的背景下,终端零售行业整体情况堪忧,休闲男装品牌开始转战定制业务。首先,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下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以及定制的发展趋势;其次,以大杨创世、雅派朗迪、雅楚等服装代加工企业为例,剖析了代加工企业转型定制品牌的演变路径;再次,研究了成衣产业消费需求及发展趋势,以卡尔丹顿、博斯绅威、威可多等中高端商务男装为例,阐述了高端商务男装如何进行定制;最后,以国内休闲品牌领导者雅戈尔旗下的MAYOR为例,分析了休闲男装品牌转型定制的衍生转变。
首先,探索法国“古老的传承”高级服装定制行业规则,挖掘高级定制的前生今世,对法国高级定制的起源、工艺和文化进行梳理;其次,对全球著名的男装定制圣地萨维尔街(Savile Row)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高冷的英伦绅士文化,剖析萨维尔街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特点,对代表性定制男装品牌亨利·普尔(Henry Poole)作深入的解剖;最后,对那不勒斯西服与萨维尔街西服差异进行了比较,从绅士文化分析了裁缝师的匠心精神。
三、基本步骤
本书主要采用扎根理论、史料考证、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分析中国服装定制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挖掘高级定制面辅料、工艺、板型的内核,提炼贯穿工匠精神的定制理论,研究传统高级定制的失落困境与重塑机遇;运用史料考证梳理各类定制产业的演变发展历程,对重点定制品牌案例进行专家和企业访谈,提出国内服装定制应该实现匠意、匠心、匠作、匠艺、匠人等工匠精神回归的创新机制(图1-3)。
图1-3 研究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