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第2版)
- 梁惠娥
- 2266字
- 2021-04-03 02:28:55
第一节 古代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表现
一、古代中国面料艺术再造的表现
早在殷商早期,中国人就懂得运用刺绣装饰服装面料,这些可以说是我国早期的服装面料艺术再造。如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十二章纹就是运用刺绣手法实现的面料艺术再造(图2-1)。这个时期,无论是服装面料本身,还是在服装面料上进行艺术效果处理,都被统治者所控制,成为王权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其服装面料的装饰效果具有的社会政治含义远远在美感作用之上。
秦汉时期,各种以织、绣、绘、印等技术制成的服饰纹样,以对称均衡、动静结合的手法形成了规整、有力度的面料装饰风格。
在唐代,不仅印染和织造工艺技术发达,面料的装饰手法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采用绣、挑、补等手段在衣襟、前胸、后背、袖口等部位进行服装面料艺术再造比较常见,或采用腊缬、夹缬、绞缬、拓印等工艺产生独具特色的服装面料艺术效果,从而体现出服装不同层次的变化。这个时期的花笼裙是很有代表性的服装面料艺术再造作品,它的特点在于,裙上用细如发丝的金线绣成各种形状的花鸟,裙的腰部装饰着重重叠叠的金银线所绣的花纹,工艺十分讲究。
图2-1 运用刺绣手法得到的十二章纹是中国早期的面料艺术再造
宋代的刺绣业十分发达,宫廷设置了刺绣的专门机构——“丝绣作”,并在都城汴京(今开封)设有“文秀院”,专门为皇帝刺绣御服和装饰品,这使得利用刺绣手法进行服装面料艺术再造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源于唐代,兴于明代的水田衣在表现手法上独树一帜,它运用拼接手法将各色零碎织锦料拼合缝制在一个平面上,如图2-2所示。虽然最初的形成是由于百姓家中经济拮据,就用大小不一的碎布拼成一件衣服,但其极为丰富和强烈的视觉效果,是传统刺绣所无法实现的。水田衣的制作在初期还比较注意织锦料的匀称效果,各种锦缎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后再有规律地编排制成衣,发展到后期就不再拘泥于这种形式,织锦料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形状也各不相同。
图2-2 明代的水田衣以各色织锦料拼合缝制的方法实现了服装面料艺术的再造
二、古代西方面料艺术再造的表现
由于中西文化和审美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形成了服装的迥然不同。中国人侧重面料的质感、色彩和纹样,讲究形色的“寓意”,这从中国古代的服装形式、色彩和纹样上可以得到验证,而在西方国家,更强调面料的造型之美,强调其空间艺术效果以及通过服装显示人体的美感,因此其面料艺术再造具有更广泛的内容。
中世纪(476~1453年)的拜占庭常将复杂华丽的刺绣运用在服装面料上,并在边缘和重要部位的面料上镶嵌宝石或珍珠。罗马式服装中的女式布利奥德,其领口面料边缘用金银线缝缀凸纹装饰。
11~12世纪的罗马式时期,出现了由纵向的细褶形成的面料艺术效果,同时精美的刺绣和饰带也被运用在服装的袖口和领口。
图2-3 带有“切口”的女装
14世纪,剪切的手法被广泛运用在面料上,形成了这个时期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一大风格。立体造型的“切口”手法(也有称其为开缝装饰或剪口装饰)的具体做法是,将外衣剪成一道道有规律的口子,从开缝处露出宽大的衬里或白色内衣,通过外衣的切口体现出内衣的质地和色泽,与富丽华美的外衣形成鲜明的对比(图2-3)。由此塑造的面料与面料之间错综搭配、互为衬托的效果增添了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艺术魅力。这种手法发展至今,已成为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一种重要方法。
图2-4 丹尼尔·霍普菲尔的《三个雇佣军》,有裂缝的袖子是16世纪西方服装上最显著的特点
15世纪,画家凡·艾克(Jan Van Eysk)绘制的《阿诺芬尼的婚礼》(1434年)一画,反映出当时的服装面料艺术再造效果,毛皮镶边、抽纵和折叠的手法在面料上的运用使得服装显示出鲜明的层次感。这种设计在16世纪变得更加时髦,也成为现代服装设计大师在作品中常借用的手法之一。
16世纪最流行的时装是在面料上进行裂缝处理,如图2-4、图2-5所示。这种撕裂的服装装饰性很强,它往往是将衣服收紧的地方剪开,再用另一种色彩的面料(通常是丝绸)缝在裂缝的地方。当穿着的人走动的时候,这块丝绸就会迎风飘扬,发出瑟瑟的声音。“补丁”越大,它从外袍下扬起得越高。后来,这种“补丁”被直接织在布中。
图2-5 小汉斯·霍尔拜因的《妓院中的女人》,人物同样穿着有裂缝的衣服
17世纪巴洛克时期,根据其呈现出的服装面料艺术效果,我们可以视其为服装面料艺术再造在实现方法上大为发展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缎带、花边、纽扣、羽毛被大量运用在服装面料上,形成了更为丰富的服装面料艺术效果。这个时期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显著特点是,将各种面料(主要是绸缎)裁成窄条,打成花结或做成圆圈状,再分层次分布在服装的各个部位,形成层层叠叠的富有华丽感、立体感的服装面料艺术再造,如图2-6、图2-7所示。这个时期的服装面料艺术再造被运用在服装上,深得上流社会女性的喜爱。
图2-6 大量褶皱的应用使服装具有华丽、高贵的品质
图2-7 裙摆非常强调装饰的女服
图2-8 上流社会女性服装上凹凸感极强的褶皱装饰
18世纪罗可可时期,常在面料上装饰花边、花结,或将面料进行多层细褶的处理,这些都体现了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在画家布歇为篷巴杜夫人画的肖像中(图2-8),清晰地再现了当时上流社会女性服装上凹凸感极强的褶皱装饰。在袖口的褶边上镶有金属边和五彩的透孔丝边,还镶有类似于现代蕾丝的饰边。罗可可时期喜用反光性很强的面料制成装饰。18世纪末,花边、缨穗、皱褶、蕾丝边饰、毛皮镶边和金属亮片等在服装上的运用更加频繁,展现出了服装面料艺术再造新的艺术魅力。1870年以后,皱褶不再局限于竖向,还有横向、斜向的和多层的,如图2-9所示。百褶裙便在此时期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服装面料艺术再造推动了服装工艺和服装形式的发展与演变。